本页主题: 许可昕读书报告(更新至2022.5.25)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许可昕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2
威望: 2 点
金钱: 20 RMB
注册时间:2021-06-24
最后登录:2022-05-27

 许可昕读书报告(更新至2022.5.25)

【书单】
《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在导言中先提到了劳动分工,进而引出分工的现状,即分工现象已经家喻户晓、备受瞩目,在现代工业中十分常见。并且分工也并不是经济生活特有的情况,其在政治、行政和司法领域的只能也越来越突出。他在导言中提到了他研究的三个部分。一是劳动分工的功能和与之相应的社会需要;二是分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三是要把分工主要的反常形式划分开来,避免与正常形式相互混淆。
在第一章中,涂尔干首先提出了功能的定义,然后提出了“要想了解劳动分工的功能,就必须去考察与其相应的需要”这一观点。进而讨论了文明的道德属性,并且探讨了分工的作用与社会意义。
第二章中,作者借助归纳方法,首先说明了犯罪在本质上是由对立于强烈而又明确的共同意识的行为构成的,其次又证明了惩罚的一切都是从犯罪性质中产生的。说明了刑法所代表的就是机械团结,或者叫相似性团结。我认为实行分工合作,安排得好确实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比如在工序方面进行分工,那工匠们就越会退步,他们只精通某一步骤的工序,丧失了其它可能,损害了人的天性。
在第三章中,涂尔干讲了恢复性制裁,这种制裁的标志是它并不具有抵偿性,违反这种法律也不会遭受与其罪行相对应的痛苦。而且恢复法的范围已经远远扩张到了集体意识之外,他自身越是完善,它离集体意识就会越远。恢复性法律需要有与此相关的人有求于它。
第四章讲到了社会越是原始,其个体之间就越具有相似性。而如果一个种族的文明发展越先进,其个体之间的差异就越大。并且肌体的相似性与心理的相似性是相应的。但后面又提到一个观点,“文明的结果是社会相似性的增加。”但作者认为,社会不断趋于相似,并不等于说个人也是如此。社会上仍旧有无数个个人类型在不断涌现,但与此同时,各大区域的差别也在不断缩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们越上溯历史,社会就会有越多的同质性,我们越是接近高等社会形态,劳动分工就越是发达。
涂尔干认为就算社会在趋同,但个体的差异也是一直在加大的,这个观点我是比较赞同的。我觉得社会的趋同,应该是因为人们对于社会的一般规范越来越认同,在行事时有了道德的约束。但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受遗传和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个体在身心特征上显示出的彼此各不相同的现象。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所以差异当然会很大,而且因为我们所处的地域不同,地域差异也是很明显的。就比如在我国,东西部的差异就很大,这种差异表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但是一个社会整体的趋同,应该是整个社会的一般规范的趋同和人们对于社会秩序的认可和遵守。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也可是说是文明的进步,人们当然会越来越有思想,也越来越懂得遵守规则,这个规则是人们慢慢摸索和潜移默化制定的,每一个社会人都在不断学习它并且遵守它。
在第六章中,涂尔干还提到了一个历史规律,即有机团结取代机械团结达到一个显著位置,并且与之相对的有两种不同的社会类型。
第七章中提到了契约关系,介绍了很多不同的契约关系,并着重强调了收养契约。在契约关系中我们还感受到了社会作用的存在,而且就关系本身,也具有这样的社会作用。社会作用还体现在拒绝承认违法缔结的契约,还在于更为积极的干预。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仅仅有契约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来源于社会的契约规定,比如道德规范一类。
涂尔干提到了环节组织要想生存下去,各个环节之间就要具有相似性,我认为如果异质性太强,这个组织可能就无法正常运作下去,无法做到一环套一环。 另外在氏族社会中,宗教对社会的影响很大,因为宗教信仰本来就是很强大的影响因素,如果人们之间有了相同的信仰,那么就会有一种不可描述的亲密感产生,从而让社会成员之间更加团结,也更好相处。相似性会增加人们的共同意识,所以社会中成员的相似性越强,这个社会就更加团结。然而却并不是宗教使得人们聚在一起,而是因为人们聚在一起,集体类型相当发达,个人类型又相对弱小,才让人们所处的社会带上了宗教色彩。
第二卷第一章讲的是分工的进步与幸福的进步。作者先探讨了分工形成的原因,过程中提到了分工的作用和来源,作者提出了是人们对幸福的需要趋势人们走上专业化的道路这一观点,而且社会并不是形成分工的决定性原因,它仅仅是手段。然后作者对幸福进行了探讨,人们都认为如果人的需求越得到了满足,就越感到幸福,但是作者提出自杀论观点,这一观点表明当代社会中的高自杀率现象,在不怎么发达的社会中几乎不存在,而当代社会却大量存在这种情况,这表明社会分工的增强并不一定就会提高幸福的水平。
  在第二章原因中,作者提出了社会密度的不断增加主要表现的三个方面,作者认为社会分工的直接原因是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这是因为外界环境中人类的生存竞争更加激烈,就像达尔文所说的:两个有机体越是相似,就越容易产生激烈的竞争,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需要、目标,所以它们要通过手段来互相侵犯,否则他们将会被淘汰。所以人口的增多也会使社会竞争加大,从而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因为如果不分工,在相似性高的社会中,人们就越容易被淘汰。
  第二卷的第三章讲的是集体意识逐渐形成的非确定性因素及其原因,它讲了正是因为集体意识逐渐产生了非确定性,分工变成了团结的主导因素,而且集体意识状态的绝大多数都是前几代人的遗产。共同意识几乎完全是过去时代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完善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当环节社会逐渐消亡的时候”,赋予集体意识权威的传统权威日益没落,集体意识“朝着更理性的方向发展,它的强制性色彩也就会越来越少,也不再阻碍个人的自由变化和自由发展了”,即集体的监控能力削弱,个人自由度增加。
  第四章次要因素讲的是遗传性。遗传性在最原始的人类那里并没有产生多大的作用,因为在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专门的功能是选择而成的,他们还没有被完整的构建出来。遗传性的作用越大,工作的分配越是固定不变,分工的发展也越来越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遗传渐趋衰落。遗传性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力量,一是“因为当时有许多新的行为方式已经形成了,而且这些方式已经不再受它的影响了”劳动分工形塑的能力越特殊,就越不可传授;二是因为遗传“能够传递的各种事物也越来越难以限制个人的变化了”。
  在第五章中,作者认为,社会分工和生理分工是有本质区别的。人类的进步过程就是功能不断脱离器官的过程。文明是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不断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是分工的副产品。同时,文明也是“一种理想”,而且我们通向这个目标的道路是可以缩短的。而且人与动物相互区别的真正原因就是人类能够强迫自己去超越自己。
分工在人与人之间构建了一个能够永久把人们联系起来的权利和责任体系。分工也产生了各种规范,可以保证相互分化的各种功能进行稳定和正常的协作。劳动分工越发展,规范就会变得越来越多——倘若没有规范,有机团结就是不可能的,或不完善的。
只有规范还不够,还必须要有公平,要想有公平,竞争的各种外部条件就应该是平等的。要想建立一个社会,使每个人获得应有的地位,获得与其付出相应的报酬,使所有人都能自然而然地进行合作,造福于社会也造福于个人,这是一件异常艰苦的工作。
涂尔干指出当前首要的任务是为我们自己确立一种道德。原因在于社会变化,使得环节社会的道德逐渐失去了影响力,新的道德还没有迅速成长起来,我们的意识里留下了一篇空白。这里的道德可能是一种学说,一种意识形态,或者一种社会生活的规则,还是其他的什么东西,这一点还是可以继续讨论的。




2021.9.13-2021.10.16
【书单】
《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马克思
《社会科学方法论》韦伯
《货币哲学》齐美尔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韦伯
【读书感想】
这个月读书选择的书目没有系统性,下个月应该注意这个问题,还是需要主要阅读一个大家的作品。本月先读的齐美尔的《货币哲学》,虽然这本书是从货币说起但读起来感觉经济学体现的并不太明显,但还是感觉比之前读的书要难一些,里面有一些语句会有共鸣然后也产生一些思考。
齐美尔货币文化现代性理论的要旨是认为货币对人的内在生活和精神品格产生了影响。齐美尔认为金钱和时间的意义都是人为去赋予的,但是人在赋予了这些意义之后又反过来被这些意义所影响。这其实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我还联想到人类制造出了机器人,所以很多工人可以去干的操作很机械的工作都被机器人所取代了,这些人失去了自己的工作却又没有其他能力去获得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资料。所以有时候我总觉得科技进步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过了人类自身进步发展的速度,所以其实很多困难和挑战是人为强加到自身的。但是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我们就应该认清现实,脚踏实地,努力重新去培养自己的能力,不光是要从成年人自身出发,我们更应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能力,这个能力不仅仅指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更多的是让他们走出校园时就可以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去创造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发现自己的所学派不上用场,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些能力不应该是可以被时代发展就轻易取代的。虽然我们并不能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但是在当下去努力总是没错的。因此可以指出一点,我们想要获得价值,就要付出与之匹配的价值,或者说是代价。就比如得到了报酬的医生开出的药方才有效,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自身欲望无法得到满足的痛苦就出现了。最开始,相等仅仅是一个被用于可交换性的术语,一个对象在经济上有价值就证明它对我是有价值的,那么我就愿意付出某些东西去得到它,但反过来想,没有我们付出的这个代价,其实事物本身的价值也就不成立了,因为没有付出就去得到的东西本身对于我们也就不具有价值了。一个东西只有难于获得才是罕物,而人们往往愿意为了得到罕物而付出更高的代价。此处可以举例:我们爱某人,很多时候是因为他有那些吸引我们的品质,而我们往往想当然的认为他有那些品质是因为我们爱他。然后看了本书的序言之后打算下个月读一下《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比较重要的是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通过这一理论揭示了劳动与资本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劳动异化有四种具体表现,第一是指劳动产品与人相异化,因为劳动这个行为虽然是人去进行的,但是产生出的劳动成果却不归属于劳动者本身。第二是劳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因为这个劳动并不是工人主动去进行的,劳动具有一种压迫性和被迫性。第三是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点指的是人的自由的活动变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第四是人与人相异化,这一点是前三种异化关系所导致的直接结果,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对立的关系,因为当人与自身相对立时,与他人也就相对立。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的主要对象就是人,这显示出马克思对人本身价值的重视,也表明他有着人道主义的关怀。



2022.4.23.
齐美尔是最著名的德国古典社会学家之一,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成为与斯宾塞、孔德等人齐名的欧陆思想型学者。提到齐美尔人们总会想到《货币哲学》,这本书主要阐释了自近代以来的货币经济现象以及与它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这本书的涉及面极广,包括社会、经济、心理和宗教等层面。而在《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一书中,齐美尔又分析了玫瑰、竞争、女性文化、时尚心理和性别问题等,可见齐美尔思想之广泛。在本文中我想从货币、性别问题和宗教三方面谈谈齐美尔的社会学思想。
《货币哲学》全书分为“综合卷”和“分析卷”两部分,第一部分从那些承载货币存在实质和意义的条件从发阐释货币,第二部分是从货币对内在世界的影响的角度来叙述,主要是货币对个体的生命情感,对个体命运的连结和对一般文化的影响。齐美尔货币文化现代性理论的要旨是认为货币对人的内在生活和精神品格产生了影响。齐美尔指出,人无法居住在“纯粹手段”的桥上。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无法栖居在桥上。在最开始,金钱只是人们达到某个目的的手段,但是最后金钱却成了人们的最终追求,由此可见,齐美尔关心的是人的精神内核问题,而非仅仅是经济学问题。
齐美尔认为金钱和时间的意义都是人为去赋予的,但是人在赋予了这些意义之后又反过来被这些意义所影响。人们通过创造事物,从而创造了价值,但是这一创造过程又使自己与事物产生距离。然后我们又在寻求克服这一距离的手段。因此可以指出一点,我们想要获得价值,就要使用手段,付出与之匹配的代价。就比如得到了报酬的医生开出的药方才有效,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自身欲望无法得到满足的痛苦就出现了。最开始,相等仅仅是一个被用于可交换性的术语,一个对象在经济上有价值就证明它对我是有价值的,那么我就愿意付出某些东西去得到它,但反过来想,没有我们付出的这个代价,其实事物本身的价值也就不成立了,因为没有付出就去得到的东西本身对于我们也就不具有价值。而在追求价值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困难越大,付出的代价越多,手段就越有价值,一个东西只有难于获得才是罕物,而人们往往愿意为了得到罕物而付出更高的代价。金钱只是我们达到目的的手段,但是因为这个手段过于完美,似乎可以帮助我们达成任何目的,于是金钱变成了和价值和目的一样的地位,从手段一跃成为了目的。此处可以举例,我们爱某人,很多时候是因为他有那些吸引我们的品质,而我们往往想当然的认为他有那些品质是因为我们爱他。
金钱除了在经济学领域发挥作用,也为人带来了另一个文化向度。货币也对个体自身产生了影响,人身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实现都和货币有关。齐美尔提到“个体自由是随着经济世界的客观化和去人格化才提高的”。首先,货币形式的财产最大程度地赋予了人们自由,货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客观化,很多东西是可以以金钱来交换的,这是保证个体自由的前提。其次,货币也使人们可以拥有多种多样的人际关系,个体可以通过付出金钱而与不同的人保持接触,参加各种活动,从而扩展自己交往的范围,延伸自己生活的广度。在很大程度上我们都可以说金钱确实带给了人自由,但是很多情况中金钱带来的自由却变成了一种消极的自由,这种自由的状态是空虚的,是变化无常的。货币本身就代表了无数种可能性,人们可以用货币来交换几乎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但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当人们获得了某种东西,另一个更深层次的欲望就又出现了,个体一生为了满足欲望而奔波,反而使个人的价值越发没有着落,生命的意义更加浅薄。齐美尔希望人能够享受自己的内在,用精神内在来生存,而不是让感觉超越了精神本身也就是灵魂的界限。金钱本身是一种中性的、无感情的,与人格相去最远的东西,在现代生活中,金钱成了个体和自己愿望之间的中介,一个人为了一种完全非人个性的、纯粹外在事实性的回报而献出自己最隐秘最个人性的东西时,就说明人类尊严被降至了最低点。金钱本来是实现手段的桥梁,但最后却成了我们的目的。唯有出于一种完全个体性的冲动,个体最隐秘最个人性的东西才应该奉献出来。
齐美尔很关注性别问题。马克思关注人本身,对性别似乎没有区分,但是齐美尔对两性关系着墨颇多,而且齐美尔的叙述更加偏向经验化和感觉性。齐美尔似乎是走在时代的前沿,因为即使到了现在,两性关系、性别平等等问题都是很让人关注的议题。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一种文化可以完全忽视性别,绝对不存在超越男人和女人的纯粹客观性文化。所以在当下,女性文化运动绝对不是推翻千百年来由男性已经创建出来的文化和形式,由女性去创建一个新的历史,而是探索女性身上的被男性文化压制的特性,并把这些发现嵌入到现在的文化和制度中,发挥女性的作用和价值。
性别形而上学来自这样的哲学命题:人就是“二元性的生物”,其生命本身呈现为二元对立的形式运动。性别形而上学就基于这种在体论的二元性别,每一属性的人都需要自己的对立面,从属性的对方来规定自己、找到自己。“人类这一物种的要素永远相互寻找,相互补充,绝不会克服它们的对立面”。男女在生理特征上存在质上的不同,但是很多曾经被认为是男女的特质其实是两性都可能会拥有的,就像我们总称男性是男子汉,这就对男性有一种定义,好像男性就是应该勇敢坚强不会被打倒,但是这些特质女性也会拥有,而没有完全拥有这些特质的男性也不能被定义为奇怪。“从性别形而上学的意义上看,两性关系是人的二元性生命本身无法拒绝的,异性关系是生命中必然要发生的关系,但由于个体生命在性别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孤独,生命中又没有这种必然要发生的关系的确定位置”。男人很少意识到自己的男性存在,而女人很少会意识不到自己是女性的存在。女人沉浸在其特有的存在中,这是一种纯粹、绝对的女人存在,更少的受性的相对性定义的影响。因为男性掌控话语体系,作为弱势的女性反而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人”和“女人”的内在统一,但是男性反而需要在二元对立中寻找自己,因此男人越来越成为绝对意义上的完全来自男性特有成果上的男性。
齐美尔在《宗教社会学》中提到,人们把信仰看作宗教的本质和核心。齐美尔认为人们因为对宗教的认可而汇聚在一起,因为相信所以愿意认可。这一点和涂尔干对于宗教的理解是不同的,涂尔干对宗教下了明确的定义,并且分析了影响宗教的因素,比如圣物、仪式和道德等。但齐美尔认为人的内在本身就包含着一种“宗教性”,宗教和宗教性是不同的,宗教性更多的是一种群体情绪和精神结构,并没有像宗教一样产生一种客观的形式。我认为人性中本来就包含着宗教的色彩,当这些情绪被放大到群体中并且被利用就可以形成客观的团体也就是宗教。人的信仰首先来自于一种相信的信念,因为有了这种信念,慢慢我们在生活中会不断的去强调生活里发生的事情就是有着宗教信仰的牵引,我们会把生活中出现的或许是巧合或许是通过自己能力所做到的事情归结于宗教的庇护。信仰就是在信念的更上一层的深化。社会是因为有信念,所以没有变成一盘散沙。信念是基于事实以及自己的能力而定的,是符合现实原则的,是让我们变得更好的一种力量。但是信仰包含了很多虚幻的期待,是人们希望自己完不成的事情,可以通过信仰而完成。我们信仰某人,虽然有悖于一切理性论证,而且种种现象看上去又是如此矛盾,可我们仍然矢志不移。这种信仰构成了宗教的基本特征。书中提到,我们相信某人,这里不是说我们相信他一定存在,也不必去确定我们究竟相信的是什么,这一切表现的其实都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心理事实。我们信仰上帝或者信仰自我都可以给我们力量。宗教领域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个人的潜能都可以充分发挥,但又不会相互倾轧。但是宗教团体还是会利用嫉妒性情绪,这种激情可以使遵守戒律、行善、虔诚、苦行、祈祷和捐赠的活动大大增加。
在阅读齐美尔的作品时,我可以明显感觉到齐美尔看到问题的细腻与独特,他的文风与韦伯、涂尔干和马克思全然不同,之后还会进行进一步的对比和梳理。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欧文·戈夫曼是加拿大裔美国的社会学家和作家。他对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的影响非常大,被称为他那个时代“社会思想家中的巨人”。在社会学经典理论中,《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算是非常通俗易懂的。在关于社会学的问题中,其实总结起来,人们无非是在研究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比如个人和社会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社会通过什么方法来塑造一个人,个人又是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创造、维持和改变社会。在社会学初创阶段,社会学家们更加重视社会的性质、社会是如何进化的等宏观问题,后来渐渐社会学家才转而研究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的之间的关系。在本书中,戈夫曼将戏剧比拟用于社会学现象的研究,用戏剧舞台中独特的语言来描述和解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和活动,他将形象互动论推向了更为微观的研究领域。
在书中,戈夫曼主要想探讨的问题是:人们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是如何去创造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究竟运用了哪些技巧来达成自己希望在他人心目中建立出的形象的目的。从戏剧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一场表演,所以我们可以感受到莎士比亚所说的:全社会是一个舞台,人人皆演员,他们有各自的进口与出口,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许多角色。人们需要“表演”来创造自己的印象,所以戈夫曼的理论被称为“戏剧论”,也称为“印象管理”。
在第一章中,戈夫曼主要是介绍了各种概念,比如表演者、观众、前台等。表演者和观众较好理解,前台则指的是在个体表演中以固定的方式有规则的发生作用,为那些观察表演者表演的观众限定情景。前台是个体的表演期间有意无意地使用的标准类型的表达装备。这些概念都较为抽象,虽然通俗,但是还是需要读者自己在脑海中形成结构化的体系,将这些概念与生活中的事例结合起来后会更好理解。在本章中戈夫曼提到了个体投射,意思是当个体如果被投射一种情景定义并且暗示自己属于某种人时,个体就会不自觉地遵守这种类型的人需要秉持的道德要求,也希望别人可以以这种人有权利期望得到的方式来评价和对待他。同时,他也就摒弃了所有不像是这种人应该有的模样的各种要求。当个体呈现一种表演时,他掩盖的不止是不一致的享受和经济事务,他们还希望可以制造出一种印象,比如他们现在的一切熟练的能力是他们一直具有的,他们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从未有过不得不胡乱摸索的经历。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人们所表演出来的、建立起来的印象其实非常脆弱,很容易因为很小的错误就被摧毁。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我们所表现出来的所有一切行为,其实就是我们太人性且本性的自我与社会化之后的自我之间的一个差异,我由此想到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自我与超我,我认为人们的一切表演行为就是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个体在处理着心灵中的思想与环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想的关系,调节完毕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符合我们应该建立的形象的行为。
剧班表示任何一组在上演单一常规程序中协作配合的个体,可以想成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表演者所进行的表演。不管剧班是在进行同样的个体表演还是上演可配合为整体的不同表演,都会产生一种普遍的剧班印象。当一个人处于一种表演的地位,那么他必然要向处于观众地位的他自己隐瞒他所知道的涉及表演的有失名誉的事情,这种复杂的自我欺骗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经常发生。在此处很可能会发生“自我疏离”,即一个人逐渐感到与自己疏远。这种情况的来源可能就是在表演过程中不得不发生的隐瞒。当表演者在进行表演活动时,他的种种行为都会受到已经内化的道德标准的引导,所以他在行动中会为自己创造一种不在场的观众,在此刻,个体就像是自己的观众,个体会出于某种信念来维持可能自己都不相信的行为准则,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剧班本身就可以为没有亲眼目睹演出的不在场观众上演一种表演。就像是美国的一些精神病医院会为一些没有家属的死亡病人举行有仪式感的葬礼。同时,身处在同一个剧班中的成员,他们彼此也处于一种相互依赖的状态中,因为在一个剧班中任何一个成员都有可能因为自己不恰当的举动破坏剧班的整体形象。所以在剧班成员中会形成一种亲密的关系,就算在一开始不接受彼此,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一种团体的形式,即哪怕从友谊的角度讲,双方都是彼此可以忽视的对象,但在一个剧班中,他们也会达成一种重要的合作关系。我们也可以注意到,个体的身份是会在不同的场景中发生变化的,表演者与观众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一场表演中的观众可能会在下一场表演中变成剧班的同伴。所以在一个剧班中如果成员不知道自己的立场,那么可能他就不能对观众正确的表现自我。在表演过程中也分前台与后台,整个西方社会目前似乎都朝着一种非正规的后台行为语言发展,相互直呼教名、使用亵渎的语言、满腹怨言等等都属于后台语言,前台行为语言则可以视为无上述表现。后台行为具有在心理学上可能称为“回归”的特点,如果人们形成了一种后台风气,那么人们就可以把任何区域变成后台,在后台人们可能就会摒弃自己身份所要求履行的义务。
“不协调角色”指的是各种冒充的表演者。剧班为了表演好一场戏,通常会有一定的秘密,而不协调角色可能知道这类秘密,但是他既不属于表演者也不是观众。例如某人似乎是剧班成员但是他却把剧班内部的秘密告发给他人。告密者、同谋者、职业探情者和中介人都属于不协调角色。这些人都有一种始料未及的隐秘性,他们掌握信息,可以轻易进入区域内,具有不确定性。“角色外的沟通”是指,当两个剧班进行互动时,剧班成员在他们分担的正式角色之外所进行的私下的沟通与表演,包括“缺席对待”、“上演闲谈”、“剧班共谋”和“再合作行为”。最后,在“印象控制的艺术”这章中,戈夫曼强调表演者如果想要成功塑造形象,就需要具备忠实、素养与缜密品性。因为许多无意的动作、不合时宜的闯入和失礼的吵闹都可能会破坏形象。因此,在家庭内年长者必须要避免孩子听到他们议论长短是非和他们的自我供认。因为人们不能保证孩子不会泄露秘密,所以只有到了孩子长大一些父母的说话声才不会在孩子走进房间时降下来,且孩子必须被“训练”到一定程度,才能被当做剧班新的年轻成员被带入到很多公共的礼仪性场合,而且人们必须要注意控制剧班的人数。
戈夫曼在书中其实描述的就是“人格——互动——社会”的一个互动框架。当个体出现在他人面前时,他就成为了一个表演者,他开始投射一种情景定义,而个体本身就成为了观念中的重要环节,必须表现出与定义相符的行为。如果表演崩溃,那么个体在人格、社会互动和社会三个方面都会造成不好的后果。社会互动可以被看作是两个剧班之间的对话,如果表演出现失误,那么参与者可能会产生尴尬等情绪,而本来有序的小社会内部也可能重新陷入无序状态。如果从整个社会这一大方面来看,表演崩溃还会有更加严重的后果,因为当这些表演者在进行表演时,其实背后是表演者所属的社会单位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了表演者,如果表演者失误,这些单位的形象也会受损。另外,个体也会对自我产生怀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破坏了社会互动,辜负了社会单位期望的人,因此一旦表演崩溃会在三个层面上产生后果,所以我们就获得了一种明确表达三种抽象水平与三种研究社会生活的视点的简单方法。
[ 此贴被许可昕在2022-05-27 08:48重新编辑 ]
Posted: 2021-06-29 17:09 | [楼 主]
许可昕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2
威望: 2 点
金钱: 20 RMB
注册时间:2021-06-24
最后登录:2022-05-27

 Re:许可昕读书报告(更新至2021.11.21)

书单10.17-11.21
《宗教社会学》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时尚的哲学》
《现代性的诊断》
《桥与门——现代性的诊断》
【感想】
本月主要阅读的是齐美尔的作品。
读《货币哲学》的时候,前言是刘小枫的《金钱、性别、生活感觉——纪念西美尔<货币哲学>问世一百周年》,读完这篇文章就对《金钱》这本书产生了兴趣。在《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中,齐美尔有三个主要观点,第一个是人无法居住在“纯粹手段”的桥上。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无法栖居在桥上。最开始金钱只是人们达到某个目的的手段,但是最后金钱却成了人们的最终追求,齐美尔关心的是人的精神内核问题,而非仅仅是经济学问题。
第二个是“形而上学孤独对男人和女人的一视同仁”。齐美尔很关注两性问题,这是我在其他社会学家身上没有看到的。马克思关注人本身,对性别似乎没有区分,但是齐美尔对两性关系着墨颇多,让我觉得齐美尔非常时髦,似乎是走在时代的前沿,因为到现在两性关系、性别平等等问题都是很让人关注的议题。性别形而上学来自这样的哲学命题:人就是“二元性的生物”,其生命本身呈现为二元对立的形式运动。性别形而上学就基于这种在体论的二元性别,每一属性的人都需要自己的对立面,从属性的对方来规定自己、找到自己。“人类这一物种的要素永远相互寻找,相互补充,绝不会克服它们的对立面”。关于这句话,我认为虽然男女在生理特征上存在质上的不同,但是很多曾经被认为是男女的特质其实是两性都可能会拥有的,就行我们总称男性是男子汉,这就对男性有一种定义,好像男性就是应该勇敢坚强不会被打倒,但是这些特质女性也会拥有,而没有完全拥有这些特质的男性也不能被定义为奇怪。“从性别形而上学的意义上看,两性关系是人的二元性生命本身无法拒绝的,异性关系是生命中必然要发生的关系,但由于个体生命在性别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孤独,生命中又没有这种必然要发生的关系的确定位置”。
第三个是“不让感觉超越灵魂的界限”。齐美尔希望人能够享受自己的内在,用精神内在来生存,而不是让感觉超越了精神本身也就是灵魂的界限。在现代生活中,金钱成了个体和自己愿望之间的中介,一个女人为了一种完全非人个性的、纯粹外在事实性的回报而献出自己最隐秘最个人性的东西时,就说明人类尊严被降至了最低点,金钱本来是实现手段的桥梁,但最后却成了我们的目的。唯有出于一种完全个体性的冲动,个体最隐秘最个人性的东西才应该奉献出来,而且男人同样应该用个人性的奉献才能取得平衡。这里我理解的个人性的奉献应该是情感的付出,因为钱是一种外物,人们获得金钱时或许都没有情感的付出,所以钱本身是一种中性的、无感情的,与人格相去最远的东西,我觉得人类应该为了“与自己付出相匹配的获得”而去努力和付出,而不是单向的付出,为了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我们不如为了有意义的事情付出精力,比如读书和思考,在文字中的付出是会回应我们的。所以人一定要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下面我在说一下我对于信仰的理解。齐美尔在《宗教社会学》中提到,人们把信仰看作宗教的本质和核心。这一点我是认同的,人们因为对宗教的认可而汇聚在一起,因为相信所以愿意认可。因为我们相信上帝会保佑我们,所以我们把上帝作为生活的准绳。所以我觉得信仰首先来自于一种相信的信念,因为有了这种信念,慢慢我们在生活中会不断的去强调生活里发生的事情就是有着宗教信仰的牵引,我们会把生活中出现的或许是巧合或许是自己的能力所做到的事情归结于宗教的庇护。我认为信仰就是在信念的更上一层的深化。社会是因为有信念,所以没有变成一盘散沙,我觉得信念是基于事实以及自己的能力而定的符合现实原则的,就比如我这个月努力学习,所以我一定会通过考试,这是一种信念,是让我们变得更好的一种力量。但是信仰可能是,我相信上帝会让我通过这次考试的,就算我没那么努力学习。信仰有很多虚幻的期待,是人们希望自己完不成的事情,可以通过信仰而完成。但是也不是全部,应该是一半一半的程度,如果一个人完全没学习,那么他应该就不会去这样祈祷,信仰给人的力量我总认为是有一点超过实际的、虚幻的、有一些超能力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生活里存在一些用科学无法解释的事件,我们信仰某人,虽然有悖于一切理性论证,而且种种现象看上去又是如此矛盾,可我们仍然矢志不移。这种信仰构成了宗教的基本特征。书中提到,我们相信某人,这里不是说我们相信他一定存在,也不必去确定我们究竟相信的是什么,这一切表现的其实都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心理事实。我们信仰上帝或者信仰自我都可以给我们力量。宗教领域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个人的潜能都可以充分发挥,但又不会相互倾轧。这一点和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完全不同,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岗位,人们都存在竞争,你在更高的位置就要承担更深的责任。
Posted: 2021-11-29 23:09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023264(s) query 4, Time now is:03-28 21:13,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