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叶子龙读书报告 Ⅱ贴(更新至2021.11.30)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叶子龙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2
威望: 2 点
金钱: 20 RMB
注册时间:2020-06-06
最后登录:2021-12-02

 叶子龙读书报告 Ⅱ贴(更新至2021.11.30)

浅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个人及其生产活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作用、“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展望”等方面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巨大的理论魅力。
1马克思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唯心史观的批判继承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马克思正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了其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德国古典哲学强调思辨过程,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德国古典哲学流派分为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他们各自都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试图以论战形式胜过对方并超越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局限性。
在黑格尔哲学中,绝对精神是客观独立存在的某种宇宙精神,这种精神实为一种逻辑思维,是脱离了人并与客观世界相分离的,只以概念形式表现出来。换言之,“绝对精神”是世界万物的本源,这样也就不难理解脱胎于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也都认为以宗教、观念、思想为代表的绝对精神统治着现实世界。只不过区别在于老年黑格尔派认同、理解并支持这种统治,而青年黑格尔派则大力反对这种带有严重束缚性质的统治,尤其通过掀起宗教领域的批判过程,认为这种统治会极大地束缚个人自由的享有和潜能的发挥,进而影响个人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合理形成。但是青年黑格尔派通过提出自我意识取代所谓绝对意识将人类自身从宗教枷锁下解放出来、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倾向等观点又不可避免地陷入到用意识来取代意识的唯心主义陷阱中了。
马克思早年也参加过青年黑格尔派活动,但后来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不是绝对精神,也不是主观意识,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的、从事生产劳动的具体的人”。意识是脱胎于人的生产活动并对其具有反作用,而人类历史也正是具体的、客观的、物质的、人的活动所形成和发展的。也就是说,历史是由现实生产活动及其物质资料创造而成,而非意识活动。
2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原理的阐述
2.1“现实的个人及其生产活动”是整个历史的出发点
古今内外,中西方思想大家对有关人的本质的争论和探讨从未有过中断。比如早在先秦的“百家争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以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为代表的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几乎在同时期的古希腊哲学家们也对此问题有了自己的理解,代表人物比如有普罗泰戈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人是理性动物”。自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以来,先后涌现了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思想大家,他们的主张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黑格尔认为“人是绝对精神的客观外化”;而费尔巴哈则主张“人是感性的自然存在”。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无论是所处原始社会还是现代工业社会,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等一系列生命历程阶段各任务的实现首先要基于自然界现实的物质生产资料,具体而言,即就是人类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得、改造并利用自然界的物质生产资料,在满足自身衣食住用行的基本需要的基础上,不断寻求诸如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突破。就像在原始社会,人类按照刀耕火种的生产生活方式,单纯的依靠自然界并直接从中获取和利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存需求。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靠天吃饭”所获得的生产资料愈发不足,因此人们不断改进生产方式,提升生产能力,以获得能够维持整个群体生存的物质资料。于是伴随着之后铁犁牛耕、大机器生产等生产方式的改进,人类先后从奴隶社会依次过渡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同时这一过程也使得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度降低,并具备了改造自然甚至一定程度上征服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提升,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伴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日趋广泛和紧密,人类的历史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展。因此,可以认为“现实的个人及其生产活动”是整个人类历史的出发点。
2.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础上,认为人类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生产活动”创造的。基于这一前提,马克思给出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作为社会存在的具体表现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也在不断调整适应中反生变化。总的来讲要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维持一个动态平衡过程,这也必定会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化。就拿人类的生产关系来说,马克思总览古今内外历史,认为人类生产关系从低级到高级将依次经历原始共产主义、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5种生产关系,每一种生产关系都与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时代背景相契合或是失调。而且,由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方面,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举个例子来讲,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之路漫长而曲折,其中几个重要的阻碍因素在于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体制、封建制的中央集权思想深入人心、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等等,不正体现了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阻碍作用吗?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又要尊重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我们经常容易混淆的一点是,马克思虽然强调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但并不能直接片面认定经济基础对历史具有决定性作用。换言之,经济基础从来都不是历史发展进步的本质的、唯一的或者说决定性的动力。这时候我们又需要回到前一部分,因为“现实的个人及其生产活动”才是整个历史的出发点。
2.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像我们上边提到的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从低级到高级将依次经历原始共产主义、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5种生产关系,每一次生产关系的发展变革都离不开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升。原始社会阶段,人类只是被动地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料,所从事的生产活动还是简单的狩猎采集,收获为整个部落所有并统一进行分配。原始的、低水平的生产力决定了这种原始的、简单的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相对比较简单。而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伴随着生产力的初步提升,原有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于生产力的发展。尤其后来人类开始选择在固定地域定居生活,于是单从农业领域来讲就出现了农林牧副渔等分工的扩大现象。这种情况下的生产力获得了提升,生产方式也逐渐有所转变,生活资料逐渐有了盈余,私有制也开始出现,于是阶级也就应运而生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常常是以阶级斗争形式表现出来的。在奴隶社会,形成了以奴隶对奴隶主依附关系为代表的的生产关系。当进入封建社会,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和使用,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开垦和解放出来,显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比如奴隶对奴隶主人身依附而无法获得充足劳动力的原有生产关系出现了明显矛盾。为了解放生产力,减轻束缚,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地主阶级逐渐取代奴隶主阶级,逐渐形成了以农民对土地依附关系为特点的生产关系,而人类历史也逐渐从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随着商业市场的不断开拓以及贸易领域的不断拓展,产业分工日益细化。尤其随着两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以工人为代表的大量廉价劳动力依附于工业大生产为特点的新型生产关系逐渐出现。这种情况下自然与原有的农民依附土地的生产关系发生了矛盾,后来资产阶级逐渐取代了地主阶级,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各方障碍,人类社会也水到渠成地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由此可见,一定历史阶段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往往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生产关系或许超前于一定的生产力,也或许滞后于一定的生产力,但都会对生产力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2.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它们二者的基本概念。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交换形式和分配关系等三个方面,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由该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个部分组成。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政治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构和政党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
其次,之所以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因为无论观念的还是政治的上层建筑都是应经济基础需要应运而生的,且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便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比如在原始氏族社会,由于各个部落形成了生产资料公有化并按需分配的经济基础,所以就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偏向于观念上层建筑的习俗民约来调整和约束个人,缺乏如暴力机关这种政治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私有制开始出现,进而出现了与之相伴相生的阶级。为了维护私有制的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除了出现以私有制为核心的观念上层建筑外,也出现了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具有强制手段的政治上层建筑。另外,不同的经济基础会导致不同的上层建筑出现。比如在奴隶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就是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和以奴隶主阶级思想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封建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就是封建阶级专政的国家和以地主阶级思想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以资产阶级思想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中自然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形成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
最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基础一方面会受到生产力的制约,但另一方面也制约着生产力。一定历史阶段下,当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后,会受到旧有的生产关系的制约,所以为了推动生产力的向前发展,摆脱这种落后的生产关系束缚,就需要调整观念上层建筑或是政治上层建筑,使之为新的生产力服务和发挥作用。通常调整方式包括两种,即改革或是革命。同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下往往通过改革调整,不同社会意识形态进行调整则往往借助于革命手段。
2.5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展望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历史运动,实现的话需要基于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世界历史两个必要条件才行。不同于资本主义下的异化劳动,随着分工的高度发达和细化,劳动者劳动仅为了获取维持其生存所需的基本生活资料,而且只能按照分工所划分的职业方向劳动,无法自由、全面地发展自己,就比如猎人、渔夫只能在职业分工领域内劳动而无法做到打猎或者打鱼的同时,兼顾其它职业。而共产主义则是要实现人的自由性和全面性发展,主张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克服民族的、地域的限制。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不被局限在某个职业领域内,从而能够按照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全方位自由发展。
3小结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了以社会生产为基础的历史生成理论,揭示了历史生成的前提、过程、前进方向,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本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意识决定论的唯心史观,提出了从社会生产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去探究历史生成的根源,从而为阶级斗争学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另外,马克思、恩格斯在本书中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同样对于当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指导和把握历史基本走向的基础上,才能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取得更大的进步和突破。






对异化理论的理解及我国现阶段异化现象的几点思考


一、异化的内涵
“异化”一词的英文为alienation,有疏远、离间、远离之意。18世纪,卢梭以“异化”一词来表示人们权力的转移,即人们把自己的权力转让给某政府机构,接受该政府机构的管理。而在黑格尔那里,则表示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分裂,但黑格尔的“异化”概念是指“绝对精神”的外化,即“绝对精神”外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为《手稿》)中所用的“异化”,其含义包含着: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和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成一种“外在”的、“异己”的、“敌对”的、“非人”的力量,反过来与主体相对立,表现为对主体的统治、支配、压迫、奴役,甚至“折磨”和“摧残”。
二、劳动异化的四个规定
第一,劳动产品与人相异化。
“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
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化的存在物同劳动者相对立。劳动产品虽由劳动者创造,不但不为劳动者所拥有反而成为支配劳动者的一个异己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与劳动者相对立,其结果是导致工人的赤贫,并且工人生产劳动越多,他就被剥削得越多,就越是贫穷。
以厨师为例,按照马克思所言,如果劳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的话,那么,厨师做菜,理应有权力支配他的菜品。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则不然,他们无时无刻不受到菜品的制约。一方面,他们在制作菜品的过程中,需保证工序的顺利完成,一旦制作过程中出现差错,例如造成大量浪费,则会被克扣工资,严重者甚至会被雇主开除。另一方面,他们制作的菜品不仅要受雇主的监督,更要接受消费者的检验以及市场的检验。如果菜品口味、外观、营养成分等方面不能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就不能发生交换,那样厨师就不可能得到工资。制作的菜品越多越精致,越成为自己生产的菜品的奴隶。
第二,劳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
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即“自我异化”。劳动是人的本质性的活动,劳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也就意味着劳动是压迫性的,奴役性的,而不是人的自身需要。这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不属于自己,而属于资本家,即在生产中,工人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劳动成了人谋生的外在手段。劳动对工人来讲是谋生的而不是乐生的,是手段性的而不是目的性的。
体现在生活上的便是人们对工作持无可奈何的态度。并且,“吃”“喝”“居住”“工具”等,本是人们(动物)本能的运用,但在异化劳动条件下,这些动物的本能成为了奢求的东西,成为了使人愉悦舒畅的东西。于是乎,“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
第三,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这是从第一、第二规定中抽象出来的。正是因为劳动产品、劳动活动都异化了,所以人的类本质也异化了。人的类本质就是指一切人所共同具有的本质,这个类本质在马克思看来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目的。而在异化劳动中,人的活动不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它在异化劳动中成为了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这就把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人的类本质消失了,人成为一种经济动物。工人的劳动仅仅成为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和动物的生命活动没什么区别。这些关于人的劳动本质内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都遭到异化。
例如,对于职业画家来说,按照常理来说,他在绘画作品的创作中不仅实现着符合自身的类本质,而且他还能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劳动。可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他的绘画作品即劳动产品不是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愿意购买作品的人,他的创作过程,即劳动过程,对他来说仅是为了维持其生存的需要,这样一来,职业画家便与属于他的类本质相分离。
第四,人与人相异化。
这是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以及人的类本质相异化所造成的必然结果。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异化——是对前三重规定的概括,它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对立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如果工人的劳动产品不属于自己,那么它就属于另一个异己对象,这个异己对象就是资本家。工人同自身相对立的实质就是同资本家相对立,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阶级对立。另一方面,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异化。在资本的驱逐之下,人们追求利润最大化、利益最大化,人与周围其他人互相都把对方当成工具,经济上的联系取代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工人与工人仅由于在同一生产部门工作而相识,当他们需要对方帮忙做某事的时候才会想起对方。
三、我国现阶段存在异化现象原因的探讨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异化不是人的自我异化,而是根源于旧式的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确立。换言之,异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产物,消除异化的途径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从此出发,是否可以认为当今社会主义社会完全不存在“劳动异化”?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地运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分析探讨。
首先,我国当前生产力水平还不够平衡,不够充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而随着社会形态的更替,作为组成社会的人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自由个性”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人类还处在原始社会,这个时期的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劳动产品没有剩余,也就没有交换,劳动也不会异化。到了第二个阶段,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获得的劳动产品也丰富了起来,便有了用于交换的剩余产品,产生了商品经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类需求膨胀,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异化现象。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类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获得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就消灭了异化。
我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从理论上来说已经消除了异化的存在条件,但由于我国历史上并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物质产品还不够丰富,因此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发展生产力,那么现阶段出现人的异化现象也就不可避免了。
其次,自发的旧式分工的残余。
马克思明确指出,正是处于一定生产力水平的分工与私有制产生了异化。“分工给我们提供了第一个例证,说明只要人们还处在自发地形成的社会中,也就是说,只要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分工使得人们在不同的领域从事劳动,不仅容易造成劳动资料和劳动产品的集中,还会把人们禁锢在一种职业上,其他方面的能力难以提升,必然产生异化现象。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必须加快发展商品经济,所以目前自发的旧式分工在我国仍然存在,人们在一定程度上终生只从事一种职业,负担过重,压力巨大,没有时间去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被束缚在自己的工作中,工作成了与人们相对立并控制人们的异己力量。
最后,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
私有制的存在是产生异化的根本原因。在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但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决定了我国在现阶段必须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保证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为消除人的异化创造了条件。而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在我国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些经济形式的普遍存在,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为异化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劳动者为了生存不得不把劳动当作谋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接受劳动的支配、劳动产品的支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支配以及他人的支配。因此,我国在现阶段出现异化现象就在所难免了。
四、我国现阶段异化现象的表现
1、经济领域
一方面,对劳动者来说,劳动是谋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应该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但是在现阶段,尤其是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生产,他们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劳动产品也不是完全属于自己,而是被他人占有。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不能感到幸福和满足,相反,他们承受着巨大压力,一生都在为工作劳碌,得不到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注重物质利益,对金钱盲目崇拜。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人们对金钱顶礼膜拜,沦为金钱的奴隶。在这里,人和人的关系表现为物的关系,物统治着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很多人并不满足于现有物质条件,整天为了金钱而奔波,讲究穿名牌、用名牌、吃名牌,国人的奢侈品消费数量高到惊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常常为了物质利益而忽视了伦理道德,做出一些背信弃义、令人唾弃的事情,人被严重物化、资本化,马克思把这种现象叫做“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
以异化消费为例
从马克思的异化观点出发,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异化消费:异化消费是指人作为消费的主体,在消费过程中被盲目性、从众性、攀比性等非理性心理控制,丧失了消费的主动性,使消费不再是单纯满足主体需要的活动。异化消费有三种具体表现:
(一)消费需求的异化
消费需求的异化是指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不是为满足自身的物质、精神需求而进行消费,而是为满足攀比欲、囤积欲、虚荣心等非理性需求进行消费。
(二)消费原因的异化
消费原因的异化具体体现在:人们受广告的操控而进行消费;受影视作品、小说等文化产品中宣扬的“拜物”“拜金”价值观影响,追求品牌效应而进行的消费;盲目追求流行元素而进行的消费;受商城巨大折扣优惠诱惑进行的盲目从众消费以及受网络带货主播煽动性话语而进行消费活动等非理性消费。
(三)消费结果的异化
消费结果的异化是消费原因异化和消费需求异化后的必然结果。由于消费原因、消费需求的异化,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大多是非理性的,因此他们购买的商品往往不是能满足自己真正需求的,且很多情况下是十分昂贵的产品。消费主体受到外界信息的诱导而进行盲目的消费行为是对资源的极度浪费,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背离了消费者的消费初衷,消费主体反而被消费品所操控,在一些极端情况下甚至给消费者带来债务压力。

2、政治领域
“异化”一词运用于政治领域,则多从权力出发,强调偏离其来源的权力转换。比如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是其具体表现。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已经消灭了私有制,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代表着人民的利益,理应为人民服务。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只能通过选举人民代表来参与国家政治事务,加上改革开放的冲击,民主政治的不完善,使一些自制能力比较弱的领导干部经受不住利益的考验,忘记了革命的艰辛,忘记了自己的宗旨,不仅不为人民谋福祉,还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贪赃枉法,任意践踏人民赋予自己的政治权力,使广大群众敢怒不敢言,只能服从他们的管理,党群关系岌岌可危。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人想要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这种“权力”(比如花钱买官的例子),掌握更多的“资源”。在这种条件下,人成了权力的附属品,对权力俯首称臣,这样,政治异化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以公权力的异化为例
公权力,与私权利相对,意指人类共同体(国家、社团、国际组织等)为生产、分配和供给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制度、安全、秩序、社会基础设施等),促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而对共同体成员进行组织、指挥、管理,对共同体事务进行决策、立法和执行的权力。公权力设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是为了保障其赖以产生的私权利,使私权利能够顺利得以实现。然而,如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就属于典型的公权力异化表现。
3.科技领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给人类带来福祉;反之,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在当今中国,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首先,人类的活动有了科技力量的支撑,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威胁人类的生存。其次,由于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人们开始产生了对科技的盲目崇拜,忽视了人文社科素质的培养,做事更带有功利性色彩,沦为了科技的奴隶。再次,科技的高度发展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变成了数字与符号的交往,减少了情感的交流,人与人开始变得冷漠、疏远,亲情和友情也要被贴上是否有价值的标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被严重异化。
以手机异化现象为例
手机异化是异化劳动的现代化产物,同样也具有相似的表现。
1.人和人的关系相异化——交往异化
“世界上最遥远的近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
众所周知,手机的发明本意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和效率,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但事实证明,手机的出现不但没有缩短人们的距离,反而减少了人们面对面的交流,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生疏,群体性交流减少,再也没有手机产生之前那样深厚的感情,导致人和人的关系异化,即交往异化。
2.人和手机的关系相异化
智能手机被制造出来是作为人类的所属物存在的。但是,在当前社会,人类反而被手机“绑架”,变成了手机的奴隶。智能手机日益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见缝插针地侵入我们的碎片化闲暇时间,主宰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变成了人类的主人。正如人们会对酒精、毒品上瘾一样,我们也会对手机产生依赖心理,变成手机的“奴隶”。
3.新生生理疾病——“手机病”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手机越来越依赖,随之而来的就是新生的“手机病”。这使得手机不但没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而变成了人们生活的痛苦根源。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模糊和干眼症;驾驶过程中因为手机问题而出现的交通事故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长时间低头看手机还会引发颈椎病变等等。
4.文化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外国文化的涌入与本土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与冲突,人们的价值观念开始急剧发生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变成了一种市场的需要,有需求就有生产,因此,文化变成了商品,开始面向市场,被人们用来消费。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文化产品的生产逐渐失去了其固有的追求创造、富有内涵的品质,标准化的批量生产、跟风、模仿,使同类型的文化产品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一些文化产品还带有低俗化倾向,严重违背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初衷。
以网络文化异化现象为例
所谓网络文化异化,指的是主体过度利用自身创造的网络文化,导致对网络文化的高度依赖。这种高度依赖使网络文化原有的内涵、目的与功能发生扭曲和颠覆,演化成为与主体相背离的异己力量,导致主体沉迷于网络文化的束缚而难以解脱,甚至受到伤害而缺乏理性自觉,最终反而使主体成为受制于网络文化的工具,沦为被网络文化主宰的客体。网络文化异化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对网络文化符号怪异化和个性化的追求,造成了网络语言和文字的异化。
在一些网络论坛上,粗言秽语随处可见,一些新式粗口与传统脏话交互泛滥。但凡涉及有关公平正义与合理性的议题或涉及个人利益的话题,都容易引发指责、不满与愤怒,这时经常见到一些网民使用粗鄙性、暴力性的语言来表达其非理性主义情绪。网络语言的异化,反映了网络文化异化正日趋严重。比如,同学变成童鞋,喜欢变成稀饭,帅哥变成帅锅,人变成淫的时候,你还觉得这“好玩”吗?
其二,从内容上看,对网络文化商业价值的过度追求,使网络文化成为一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庸俗文化”。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迎合是商业化的逐利本性使然,而超过极值的迎合,必然导致对精英文化所秉承的那种高贵气质的最致命的背弃,它使网络文化从本应在崇高而神圣的精神圣殿里构筑着对文化之美的奇想,而沦入思维贫困、创造力缺乏的肤浅和媚俗的表达之中。于是,粗制滥造代替了精心创作,而想象的腾飞与灵感的激发也被拙劣的摹仿与大量的复制所代替。网络文化的创作不再考虑主体的内心渴望和灵感闪现,而是出于赚钱的需要,在营利目的驱使下,网络文化成为缺乏自主原创力的赝品。
其三,网络文化接受主体用虚拟的文化娱乐和社会交往的满足取代现实的文化娱乐与交往的满足,消退了主体在现实中进行社会交往的欲望和能力。
在一些人看来,游戏中用手指敲击键盘所虚拟地获得的感官享受,超过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与周围的人直接交流所带来的满足感。然而,由虚拟满足所带来的惬意性与现实生活交往欲望的惰性,使他们的孤独感益发凸显。久而久之,他们总感到在现实中与人交往有很多困惑与障碍,只有在网络世界里,才是他们找到真正的自由的自我活动空间,实际上已经退化了在现实中进行社会交往的欲望和能力。
其四,从主体接受网络文化的后果来看,表现为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努力的躲避。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来看,网络文化正是满足了人们的感官需要,激发了人最浅层次的本我欲求。不少人对于正统的说教性观念易显出不耐烦的心态,而网络文化所创造的宽松环境使长期处于压制状态的那个潜意识里的“自我”得到尽情的释放,促使人们沉醉于虚拟的享乐,丧失了对未来和事业的执着追求。
其五,网络文化异化,还表现为主体原本价值观的迷茫和丧失。
在网络文化潜移默化的改造下,主体丧失了对自身命运的深切体察,满足于生理需要的娱乐,追求感官的紧张刺激和浅层次的身体愉悦,变得越来越肤浅庸俗。而对现实中的一切都无动于衷,正义感道德感逐渐麻木,思想幼稚,精神低迷,人的生活也变得毫无追求。

5、教育领域
教育,简言之,就是培养人的活动。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的活动,亦即教育者传承知识、经验、技能、礼仪、习俗等,为受教育者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提高个体实践能力,塑造个体独立、完整的人格,使之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从而营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然而,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社会分工分化日益细密复杂。教育逐渐背离其初衷而愈益功利化,以至于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负担,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教育异化。
教育异化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育功能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教育是为了人的自由与解放,最终谋求人的全面发展。毛泽东同志也说过:“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让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个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育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和培养人的活动,在促进个体在脑力、心智、体力、修养等方面得到快速提高的同时,又促进了个体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然而,在现代教育中,教育受到了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教育功能的部分异化。教育功能的部分异化阻碍了社会的良性发展,影响了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教育政策的异化
现在国家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希望学生们可以在一个舒适的没有负担和压力的环境中快乐的成长,并极力通过实施各种政策规定努力为学生减负,但是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课上学生确实是作业少了,但是课下他们的压力却变得更大。家长们害怕孩子的学业成绩会受到影响,不断地给他们报课后补习班,生怕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差,因此学校在减负的同时,家长们就在不断地施加压力,最后孩子们仍然还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去学习,教育异化不是孤立的而是涉及世界各个国家的、整个人类的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教育异化这个现实问题。
(三)教育目的的异化
我国是教育大国,历经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传承和洗礼,在文化继承和创新的道路上教育的目的也逐渐地发生了异化。原始时期,人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递生存的经验,告诫自己的孩子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下求得生存;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地位,大力开设私塾、学堂,学子们只知道一心读得圣贤书,以便于更好地效忠和臣服于君主;工业与科技时期,学校、老师、家长都以分数而论高下,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教育的目的已经背离了原本的轨道,教育目的的本质是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能力的劳动者,而不是让他们成为唯分数论的应试者。教育目的的异化不仅阻碍了国家创新的动力源泉,限制了个人的自发能动性,造成了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

小结
如今,异化问题仍然无法回避地影响着中国诸多方面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发展异化”问题;这就是指发展的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手段相互对立,无法形成统一协调的局面。这种“异化”倒置了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并歪曲了其内涵,导致其主次颠倒、价值错位,最后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退变成为无发展的增长或恶性循环。由于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观的存在,使得人们在意识形态构建方面产生了些许不良熏陶。这使得我们认识到,异化现象在我国是无法忽视的,我们需要消弭发展异化现象以及其形成的思想渊源,巩固自己的理论基础,掌握其积极因素和作用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当代中国,由于迅速崛起的科学技术创造出崭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人们物质生活基础得到了极大改善,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进行着变化,人们对于自身生活的各方各面都有着更高的追求。但是,社会中诸多异化现象也不应被忽视,异化现象不仅生根于资本主义国家中,也不仅局限在物质生产领域,在科技、消费、精神领域中也有许多的异化表现。诸如,科技的进步使得产品的种类和功能更加丰富,但是这种丰富却使得人的生活更加离不开这些产品;手机、汽车等物件本应为人们生活提供便捷的服务,但是当代人在生活中一旦离开了这种服务,就会变的不安、感到无所适从,快乐的感觉越来越难以获得,逐渐形成了新的异化形式。这就需要我们摒弃狭隘的思想局限性,缕清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历史演变逻辑,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深刻认识其当代价值。



叶子龙(2021.8)
【阅读书单】
《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

浅谈两性亲密关系
——基于《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

几乎我们每个正常人都渴望拥有一段非常成功的两性亲密关系,于是很多人终其一生花费大量时间在其成长历程中不断经历寻找、相伴、失去或是离开、再寻找……如此循环往复。也许某一刻总算得偿所愿寻觅并建立起内心中最合适的两性亲密关系,也许一直以来都在沉重的负担和复杂的情绪中挣扎着,却又无可奈何。两性亲密关系是复杂的,更是难以琢磨的。也许我们不少人都在思考和琢磨这么一个问题:为何我们在经历两性亲密关系最初的美好之后最终却要面对一段令人痛苦的关系呢?而且事实上,为何相比起亲密关系对象给我们带来的攻击和伤害而言,陌生人反而不容易影响到我们呢?既然两性亲密关系如此重要而又复杂,我们是否有办法能够趋利避害呢?通过《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一书的阅读,我们或许可以将两性亲密关系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月晕现象阶段、幻灭阶段、内省阶段以及启示阶段四部分来加以讨论和理解。
一、月晕现象阶段
谈及月晕这个词,顾名思义,即由于光的折射原理所形成的对月球表面的一种视觉错觉,常常用来指代一些神秘而又不实的事物。而我们将两性亲密关系的第一个阶段理解为月晕现象阶段,也是从一开始就将两性亲密关系当做一段神秘而又复杂的关系来认识和处理。具体而言,我们不必否认这一点,即与伴侣建立亲密关系的本质动机在于需求,而且通常是为了情感需求的满足。而这些需求很多都来自于儿童成长阶段未被满足的需求,其中两大主要需求在于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而基于以上两大主要需求,我们也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亲密关系伴侣的一个理想印象,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梦中情人”,并将其所具有的特质作为我们选择伴侣的条件。既然是理想化的条件,那也就很容易理解我们会乐观地把理想化的伴侣满足我们几乎所有需求的美好期望投射到现实的伴侣身上,并且随着我们年龄、阅历的增加,理想中的伴侣所具备的特质也越来越美好而复杂,也造成了我们对现实中伴侣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于是,我们潜意识中会将理想中的伴侣投射到现实中的伴侣身上。当我们终于发现期望与现实不相符甚至出现的巨大落差时,我们先是会感到失望,然后或明或暗地提出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力图将现实中的伴侣一步步按照理想中那个完美无缺并且能完全满足自己需求的伴侣形象进行改造。我们理想化地认为假如他或者她是我真正的另一半,那一定就会服从我。事实上,现实是残酷的,于是我们更加失望甚至感到愤恨,由此进入了亲密关系的第二阶段——幻灭阶段。
二、幻灭阶段
从上段讨论中我们已经知道,很多时候我们所受到的痛苦都源于需求不足,当然也包括了两性亲密关系。由于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时会感到自己受到较大伤害,于是为了保护自己,我们不得不采取一些手段,比如将“伤害”我们的人拒之门外。在相当一部分人看来,麻醉自己和遗忘伤痛似乎是我们人类百试不厌的两大自我保护法宝。虽然说我们可以选择将亲密关系对象拒之门外或是保持距离,然而我们仍然需要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于是很多人逐渐认为需求的满足不可避免地需要基于一定的强迫关系或者说支配关系。换言之,这种关系不再是一种充满爱和平等性的关系,而是充斥着斗争和支配性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行为已经属于偏差行为,哪怕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为了追求爱。在两性亲密关系中常见到的四种偏差类型有:引起注意、权力斗争、报复心理、自我放弃。除了权力斗争之外,其它三种类型都比较容易理解,比如引起注意,不外乎通过突然大声说话或者奇怪的动作来引起关注;报复心理,即以牙还牙,以怨报怨;自我放弃,即将一副无欲无求的姿态表现出来,没有自我价值感和认同感。所以,我们在此着重探讨一下两性亲密关系发展过程中的权力斗争问题。
权力,可以理解为一方对另一方的支配关系。进行权力斗争,自然是为了实现一方对另一方的支配和控制。在两性亲密关系中很容易出现权力斗争,原因在于:首先,通过权力斗争来支配对方的行为,以使得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其次,因为觉得自己是站在真理一方,所以理应掌握主动权并令对方服从;最后,通过权力斗争来令双方之间产生对立和冲突,进而一定程度上分散双方的注意力,使其不再纠结于痛苦背后的真正原因。关于最后一点,或许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会更恰当和容易理解一些。就比如七夕节这天,男生没有给女友送礼物。客观来说男生这一行为并不像做慈善或是打架斗殴一样具备行为好坏的标准,换言之,从性质界定上来理解,这就是个不好不坏的行为。但问题接着来了,女生会直接或者间接向男生表达没有礼物,显得男生缺乏关心和诚意导致自己很生气的意思。然而真正的问题,其实是女生觉得自己条件一般或者不够,认为配不上男生,所以安全感不足。这么讲的话,真正的问题其实源于女生的“旧痛复发”。而旧痛的原因呢,或许与女孩成长过程中长期缺乏关爱和陪伴或者是不良的家庭氛围有关。由于旧痛的复杂性和伤害性,因此女生在平时有意无意会避免面对这个问题,所以对于她会借着“过节没有礼物生气”这一理由发起权力斗争来掩饰背后真正的原因的这一行为也就容易理解了。
总之,随着失望和愤怒的到来,往往也意味着亲密关系进入了幻灭阶段。而幻灭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一些偏差行为的出现,而且这一过程或许会持续很久甚至直到关系破裂。那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幻灭阶段的种种挑战呢?这就得求助于内省阶段了。
三、内省阶段
当从幻灭阶段过渡到内省阶段之后,我们有必要先检验一下自己的内心,包括对待亲密关系的态度、对出现问题的认识、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等。内省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个人问题及亲密关系问题的本质,内省过后我们或许可以有以下选择:果断放弃这段亲密关系,并重新开启一段新的关系;我行我素,顺其自然;维持幻灭阶段的关系现状;重回幻灭阶段,开启更激烈的权力斗争……显然,内省的不同发现和收获也会导致截然不同的选择。
内省阶段的一个主要发现在于,幻灭阶段的许多偏差行为不是基于爱的心理,而更多是一种牺牲心理。就一段亲密关系而言,假如我们认为自己付出的多而收获的少,就可以理解为自己在牺牲。很多时候,亲密关系的双方都会认为自己是在牺牲,而对方只会一昧索取,造成矛盾更加激化。内省阶段另一个重要发现在于,有时候亲密关系双方之间会相互较劲,以证明自己比对方更特别。这点也类似于权力斗争在内省阶段的延续,为了获取更多权力来彰显自己的特别,不可避免地与伴侣产生冲突,造成双方之间的矛盾愈发不可调和。
事实上,成功的内省背后,我们会意识到当前亲密关系陷入窘境是由于我们陷入了“受害者监牢”之中。“受害者监牢”形象地描述了亲密关系在陷入陷阱时,我们经常在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三个角色之间来回转换。就比如之前我们讨论的那个例子,女生借着“过节没有礼物生气”这一理由对男友发起了权力斗争,其中女生就扮演了迫害者角色,而男生扮演着受害者角色。男生在苦恼无助之下,向他很要好的朋友我来求助,诉苦之余并请我帮他指导一下,这时候我就扮演着拯救者的角色。而如果我这朋友因为对我的中肯建议很不满意并与我发生口角的时候,我就扮演着受害者角色,而他就扮演着迫害者角色,而女生居中调解我两之间的冲突则扮演着拯救者的角色。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在这三种角色之间来回转换不仅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进一步恶化。这种时候,或许唯有以自己真诚的心跟随真理的步伐来探求解决之道,摆脱固有的偏见和旧识,才可能成长并跳脱出问题框架,战胜恐惧、诱惑、怀疑等拦路虎,推进亲密关系迈出一大步。
四、启示阶段
到了最后的启示阶段,实际上也是我们收获和成长的阶段。生活带给每个人的启示是不一样的,哪怕双方经历相似。就比如恋爱中的伴侣,每天即便生活在一起,共同处理生活中的难题,同样的生活经历却也带给了他们各自的启示。不过只要我们意识到自己掌握或者理解了真正重要的事物,就可以认为自己得到了启示。启示让我们直达心灵深处,见到真实的自己,获得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也许经历之前三大阶段,我们得到了启示,比如由于学历、性格、身高等方面的差异,事实上他或她并不适合我,因此决定放弃这段亲密关系。也许我们意识到了自己与伴侣陷入权力斗争背后的真正原因,并直面和克服它,从而维持并推进亲密关系更上一次楼。也许我们认识到了亲密关系的另一半并非我心目中最理想的选择,却是现实中最好的选择,于是得过且过,尽力维持关系正常化。
而在我看来,很多时候启示本身就带给我们一个道理:重要的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而是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就比如在我之前的一段亲密关系中,我为了维持亲密关系的稳定而费心费力。我想着只要证明我有用,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来,这段关系就不会破裂。于是我不断忙碌,参与各种学生工作、志愿服务活动、各类竞赛,当捧着一张张荣誉证书的时候,我不认为自己会是个没有丝毫价值的人,更不会觉得亲密关系会出现问题,直到关系破裂,我也一度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总算意识到,似乎我将亲密关系的维系也当成了生活中许多琐事中的一件来做,很多时候为了做事而做事。可问题是,当初建立亲密关系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做事吗?何况亲密关系过程的沟通、牺牲、奉献、斗争、怀疑等等是仅仅依靠“做”就能做好的吗?实际上比起做事而言,我认为“理解”更关键一些。当心之所向与现实中的重要事务能保持一致的话,我们自然会有更多快乐,而维系二者间的纽带就当在于——理解。理解的过程,其实就是“先他人后小我”的过程。尤其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将伴侣的利益优先考虑,将个人利益摆在次要位置,自然更容易化解矛盾,维系亲密关系的发展。当然,不是任何时候都高喊“理解万岁”,我们也需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永远站在真理的一边。
五、小结
亲密关系当然包括但不仅限于男女之间,还有像亲人、朋友之间也会存在,但男女之间的两性亲密关系往往最具张力。从开始的相互吸引,激发情感火花;再到过高期望,以致落差较大陷入幻灭;接着展开内省,获得启示。细细想来这也符合大多数家庭的发展规律,从开始的温馨甜蜜,再到久了之后的摩擦不断,最后到不断内省和反思寻求突破和解决之道。其实很多时候,诱发事件并非直接导致行为结果,恰恰是对诱发事件的评价和解释才会导致直接的行为结果。在亲密关系的维系中,有很多方法和技巧可供选择,但核心万变不离其中,那就是——爱。




第三组
叶子龙 (2021.5.12—2021.6.21)
【阅读书单】
《反杜林论》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理想国》
《菊与刀》
《权力精英》
《为权利而斗争》
《社会学的想象力》
【理解与思考】
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脉络梳理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在摩尔根《古代社会》基础上,以及马克思生前对摩尔根著作相关批注的基础上,补充大量新出现的历史考察发现及相关研究资料最终创作而成的。其主要内容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内涵的进一步丰富,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证和回答了家庭、私有制以及国家的起源过程,可以认为本书对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具有深远的意义。
贯穿《起源一书》的三条脉络:
一、生产力不断发展所造成的氏族解体的脉络;
二、原始社会公有制被生活资料私有制取代的脉络;
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阶级及其统治意志的体现——国家的诞生和消亡的脉络;
首先,随着家庭结构的日益完善,带来的氏族的兴起与消亡过程。
在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亲属关系是形成氏族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有效推动了生产资料以及财产私有制的出现,进而促进了家庭的发展,而若干个家庭的组合就逐渐成为了氏族。后来随着生活经验的进一步总结,人们意识到了近亲繁殖总体上不利于自然生存条件的满足,于是开始以氏族习俗的形式来约束成员,禁止近亲繁殖的氏族一定要比那些允许近期繁殖的氏族发展的更好,更完善。于是,逐渐产生了以血缘为纽带的血缘家庭,原始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母系氏族社会开始渐渐兴起。当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原有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于发展的生产力需要,表现为生产资料技术的改进、更多人员参与等所带来的盈余。由于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男性凭借着其天生的体能优势理所当然地获得了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料,久而久之,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日益提升,逐渐形成了以男性私人占有为基础的专偶制家庭,也标志着氏族社会迈入了父系氏族社会阶段。而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渐取代了生产资料原始公有制,这使得依托于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氏族社会进一步趋于衰落,直至瓦解。
其次,伴随私有制的发展,人的奴役与解放。
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导致了个体婚制的出现,在家庭中也就出现了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女性在家庭中就如同男性的私人财产一般被剥削,从而引发了对解放妇女问题的关注。无论是在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只要存在私有制,就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妇女的解放。于是,对妇女的解放又上升到了阶级解放乃至人的解放更高的层面。事实上,早在古希腊雅典时代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时代,民众就被依据私有财产的多寡划分为奴隶主、奴隶两个阶级,不同的阶级自然享有不同的权利并且履行不同的义务。后来人类历史迈入封建时代,原有的奴隶主与奴隶两大阶级对抗格局瓦解,转而形成以占有土地的地主阶级与被迫形成土地依附关系的农民阶级的阶级对抗格局。而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如此,封建时代的阶级关系又一次被以资本家与工人两大阶级对抗形成的阶级对抗格局所取代。事实上,很多时候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只是对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对受压迫阶级的剥削关系的掩饰。而如果要实现彻底摆脱奴役,实现人的解放和平等,就需要实现自由联合体基础上,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来组织生产,从而彻底打破阶级对立和冲突格局。
最后,随着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探讨国家的起源并预测其消亡趋势。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导致了私有制的崛起,这是阶级产生的经济根源;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导致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比如表现为农业与手工业相分离。而进入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时代以来,社会分工更趋于细化,阶级划分的标准不再是基于血缘纽带,而是基于职业身份。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国家都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统治基础上产生的。但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未来被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基于私有制基础上的阶级统治经济基础被打破,阶级的消亡必然会造成基于阶级统治基础上的国家的消亡。从而再次从唯物史观出发,论证了阶级统治的必然消亡以及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而代之的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关于《理想国》中教育思想的理解与思考
《理想国》一书作为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其中详细勾画了一副关于公平、正义、安全、和谐、幸福、完美的国家宏伟蓝图。书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现状仍有不小的启发。关于《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脉络梳理如下:
( 一 ) 学前教育与终身教育
柏拉图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学前教育思想并且倡导终身教育的哲学家、教育家。一方面,他指出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因为在人的成长发展历程中,年龄越小,社会阅历越少,越具有较大程度上的可塑性。在柏拉图看来,科学、客观、真实、合理的游戏、故事或者音乐很容易塑造孩子正直、善良、勇敢、坚强的意志和品质,使他们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获益终生,更容易成为一个成功者。另一方面,柏拉图认为教育不仅要趁早,更要终生坚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哪怕那些目前已经接近或者成为智者的人,也绝不能停下学习的步伐,正如“吾生而有涯,而学无涯也。”的道理一样,一个真正优秀的成功者任何时候都需要不断接受教育,学习新的知识,这样才能一方面完善自己的人生,塑造自己高尚的灵魂;另一方面,才能肩负起国家的重任,更好地管理国家。
( 二 ) 音乐与体育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认为,音乐和体育在个人成长道路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尤其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始的时候,通过结合音乐和体育训练,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健康的体格,使其奠定好成长的身体基础;另一方面塑造孩子高尚的情怀和善良的品质,培养健康的心理。在柏拉图看来,音乐和体育对人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他认为,教育是体育和音乐的结合形式。通过体育训练可以塑造一个孩子健康、强壮的体格,这是个人成长的基础。而通过音乐训练可以塑造孩子善良、高尚的品格和情操,使其能够在未来保持本心,负责任地肩负起国家的重托。
(三)男女平等的教育思想
在古今中外历史上,男尊女卑现象一直持久存在。由于私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导致了女性作为另类的“商品”附属于男性,因而女性一度很少比拟男性的权利,其中就包括了受教育权。但在柏拉图看来,单纯从个人天赋上来讲,男性与女性并无显著差距,差别只在于其生理结构、社会制度化认知等方面上。但从保卫城邦和国家这一层面来讲,男性与女性作为城邦的一员都具有同等的使命。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既然教育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培养这个国家的保卫者,那么拥有保卫者使命的女性就可以和男性一样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另外,女性受教育形式也不必与男性差别开来,这样的话才能保证同一教育塑造下的女性同男性一样具备保卫国家和城邦的潜质和能力。
(四)教育关系国家命运的思想
柏拉图从来都不是一个脱离社会实际,一昧空谈知识和思想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相反他非常务实,强调教育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只有接受了良好教育的人成为统治者,一个国家才能积极向上地向前发展。因为只有按照柏拉图上边所述教育出来的人,他才可能具备健康的体格,健全的心理,善良的品格,治国的能力,从而被推选为国家的执政者时才能够人尽其才,学以致用,不至于出现德不配位或者能不配位的可怕情况。
另外,基于《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结合我国当前教育现状,可以简要探讨一些启示和感想。
首先,我国强制推行的九年乃至十二年义务教育一定程度上即可以看作是是对柏拉图学前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通过早期的教育和培养,塑造孩子良好的三观,并形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更有助于终身教育理念的贯彻。
其次,体育和音乐的教育思想可以体现在——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政策。现代社会很容易看到一种现象,即唯分数论。衡量一个孩子受教育水平程度的标准仿佛成了分数,长此以往,教育出的孩子或许有不少都是身体素质不达标或者心智不健全的人,又或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以这就提醒我们教育者们要注重对孩子尤其是青春期前后的孩子思想道德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先教会做人再教做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的人。
然后,关于男女同享教育权体现出了教育公平理念。在我国,女性早已实现了接受教育权利。但延伸一下,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情况复杂,如城乡二元制就导致一定程度上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这样自然不利于教育机会的平等。这点仍需要国家不断完善教育体系,统筹规划和分配教育资源,尽可能营造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
最后一点,任何时候国家都需要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人才就是科技发展的源泉、载体、传播者、运用者。只有一个依靠人才和精英引领的国家才是积极的、健康的国家,因此需要国家一如既往地重视人才、重视科技、重视教育,培养切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共筑中国梦。
总而言之,虽然柏拉图的《理想国》与我们现代社会相隔了几个时代,其中一些教育理念也许拿到当下来说还是会显得过于理想化和不切实际,但不可否认其仍然在一些方面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 此贴被叶子龙在2021-12-02 09:19重新编辑 ]
Posted: 2021-06-24 21:25 | [楼 主]
刘海颖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2
威望: 42 点
金钱: 420 RMB
注册时间:2020-06-30
最后登录:2022-06-25

 

读书报告写的很好,很有自己的想法,总结的也有层次、有体系,优秀,向你学习
Posted: 2021-10-13 14:49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031047(s) query 5, Time now is:03-28 21:47,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