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张艺轲读书报告 v2.0⁶𓅓(更新至2021年10月17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张艺轲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20-06-06
最后登录:2024-03-12

 张艺轲读书报告 v2.0⁶𓅓(更新至2021年10月17日)

更新至2021.10.16
阅读书目:
《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
《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
《民族国家与暴力》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现代性的后果》现代社会中的信任——读吉登斯作品有感
这个月一直在读吉登斯的相关作品,这位作家关于社会信任的讨论引起了我的思考。在读的时候我将吉登斯的作品与曾经读过的贝克的风险社会相关的作品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下面就将这种思考分享出来。
在吉登斯的作品中,我们很明显的可以读到一个主题,那就是“现代性”。甚至这种主题鲜明的特点可以从吉登斯的书名中得到证实,在《自反性现代化》《现代性的后果》等等书中吉登斯都针对社会的现代性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在吉登斯看来,今天的社会中,现代性以及现代性的表现无处不在。现代性主要是指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对于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所持有的态度,以及人类对改变世界导致周围生存环境发生改变的想法。这种想法和态度往往是多方面,包含许多内容的。大到对于宏观万物的看法,小到对于自己身边事情的态度都可以表达一种社会现代性。吉登斯对于现代性的讨论比较具体的集中在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社会政治制度的变化和改革之上。在这里,我要将现代性和现代化进行一个区分,因为在之前论坛的时候我就对这个问题产生疑惑。现代性与现代化并不是同一个概念,甚至两者在概念的表现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同。虽然说现代性是伴随着现代化而展开的,但是两者不能画上等于号。现代化更多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并且这种现象更多的是一种正向的,有利于人类科技进步以及改善人生活的现象。而现代性在吉登斯看来更多的是给人带来矛盾与冲突的本源。现代性本身是一种断裂,真种断裂指的是现代社会的社会秩序与政治经济因素与过去任何时间的社会秩序都有所不同。提出这种“断裂”吉登斯并不是想贬低或者痛斥现代性,而是提出了现代性给整个社会和在社会中每个人的具体影响。其中比较突出的,也是吉登斯讨论比较多的是有关“信任”相关的问题。科技在发展,按照道理来说人们的生活环境在不断改善,同时人们自身的安全是得到更加妥善的保护。但是事实却是人们每天并不是活在一个完全无忧无虑的社会之中。人们总是担心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人们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吉登斯多次在作品中提及的“核战争”,虽然至今为止人类还没有爆发过核战争,并且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人类会爆发核战争,但是仍然会有人不断担心着核战争会爆发。吉登斯引用了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甚至会有人在宴会中开始担心核战争会爆发与周围人开始讨论相关的话题。相对于这种信任的缺乏,人们同时也会选择信任。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坐飞机。我们在选择坐飞机的时候同时就代表着我们选择信任飞机的安全性,虽然我们明知道飞机是可能失事,并且飞机失事所带来的后果是我们个人无法承担的。这种信任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除了相信飞机的安全性以外没有别的方法,同时也是因为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现代性的社会中,这个社会将我们塑造成这种适应社会生存的模样。比如各种各样的航空公司和专家也会极力论证飞机的安全性,强调飞机失事可能性有多低等等。
吉登斯认为我们所处的现代整体来说是一个具有反射性现代化的时代,这种反射体现通过不断的改造,人类生活的周围环境也在不断的变成我们自身活动的产物。虽然世界不断的在被我们向适应生存的发展方向改造,但是我们在活动时反而越来越注重自己活动所带来的各种机会和风险。我们也越来越缺乏对与整个社会的信任。吉登斯认为这种现象产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那就是“脱域”。在过往的社会中,人们总是将时间和地点联系起来,无论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现在正在发生的以及未来将要发生的。人们都会将时间和发生这件事的地点联系在一起。但是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发明了钟表这种极其精密的计时机器,甚至发明了时区。吉登斯也在不断强调,现代性的根本性的后果之一是全球化。它不仅仅是将技术向全世界蔓延同时也导致了人们时空发生分离,这就导致了脱域现象的产生。具体来说就是将社会关系从发生的地点中分离出来。用吉登斯的话说就是指的是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
脱域现象就会导致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出现,那就是信息缺乏的问题。比如接着用上一个例子,人们在坐飞机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架飞机是什么时候生产的,是由谁来保修的甚至对于各项检查流程也一无所知。生活中这种随处可见的信息匮乏就会导致人们出现信任的危机。在传统社会中,知识对于人们来说就意味着确定和安全。因为那时的知识大部分还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掌握的知识越多,人就会在生活中越安全。但是在现在社会,在现代性不断作用的情况下,知识也变得不那么可靠,甚至有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因为传统社会中的风险往往是由于环境所导致的,而现代社会中的风险大多是人自己导致的,往往都是人为制造的风险。这种风险和知识的不断进步有关,而知识的进步需要依靠专家学者,从而促使人们不断加深对于各种专家的信任。科技越发达,知识越普及人们对于专家越信任。与此同时,我们在生活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生活知识。在这种程度上说,普通人也是专家。普通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自己生活产生冲突知识时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同时会更加不信任其他因素。
阅读书目:
《反杜林论》
《政治学,社会学与社会理论——经典理论与当代思潮的碰撞》
《社会学的想象力》
《街角社会》
《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
《大断裂 人类本性与秩序的重建》
读书报告
《政治学,社会学与社会理论——经典理论与当代思潮的碰撞》这本著作是吉登斯针对之前的社会学家的作品展开的论述和评价,其中不乏对于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的表达。虽然总的来说是一本二手文献,但是可以认为是一部非常高质量的二手文献。书中内容涵盖了韦伯、马克思、涂尔干、帕森斯、加芬克尔、哈贝马斯,福柯等等大家的一系列作品。但是由于我还没有读到帕森斯以后的大家所以仅仅只是阅读就不做评述,希望我在将近代各位大家读完之后可以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再和这本书中的内容做一个对比。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更加透彻的了解了韦伯作为一位政治学和社会学以及管理学大师的深刻思想。下面我会重点将韦伯与马克思对比起来论述。韦伯早期的论述内容为从广泛的层面来阐释表达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但又基本的维度。韦伯从德国的实际出发,指出德国在进入工业革命后面对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能否在政治上形成统一的认识,他们是否能统一形成领导国家的认识以及是否可以承担领导整个国家的任务。在之后的岁月中,资产阶级成功证明了自己具有这样的实力和意识。但是资产阶级所宣扬的“民主”和整个社会的官僚制体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冲突。而官僚制与民主共同作用下就产生了社会秩序这种维系社会运行的重要条件。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韦伯在这里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同民主所建立起来,有了民主以后才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秩序。但是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秩序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民主是需要工人阶级来争取的。这种资产阶级所谓民主是一种“假民主”,所以在这个基本点上,韦伯和马克思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同时,韦伯很大程度上是站在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的角度出发来论证自己的内容,他认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未来是可以相容的。那么资本主义就是社会发展的形态,两者利益达到一定调和时,工人阶级就不再通过各种暴和极端的手段来追求自身的权力。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情况可能正如韦伯所论述的,随着国民收入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工人阶级在一定程度上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政治权力。但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差距并没有呈现缩小的态势甚至越拉越大。同时,韦伯还表示德国的劳工运动需要在资本主义的国家内完成才有未来。他认为通过一系列的暴力战争推翻政府以后,工人阶级所组成的政府一定会背负巨额外债,而只有资本主义可以偿还贷款。一旦这种外债不能得到及时偿还,那么其他国家的政府就会联合起来推翻革命政府。所以工人阶级在获得政权之后,国家的领导权最终仍然会回到资本主义手中。这里我们需要辩驳韦伯的这一观点是否具有普适性。韦伯所说的情况是从欧洲国家的角度来进行阐述的,但不在欧洲的国家所面临的情况可能会大不相同,比如中国。中国共产党在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后,就宣布不承认所有民国以及国民党时期的外债合同。同时,那时已经拥有强大军队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领导的政权不可能轻易的被其他外国的军队进行推翻。一旦工人阶级在中国建立自己的政权,那么其他国家再进行干涉就是发一场战争。而发起战争并没有像欧洲国家那样出逃资产阶级政权勾搭外国军队进入本国那么简单。所以韦伯的这一观点只能适用于当时的欧洲。
韦伯直接对一些马克思探讨过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马克思进行对话。韦伯在方法论上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他对德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具体特征进行了评估。韦伯在一些方面同意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宗教意识分析一些元素的看法。但是他认为唯物主义是具有单面性的。这样的单面性不允许认为宗教信仰和宗教团体对社会产生正向的影响。所以说在韦伯的观点看来,马克思主义是只从一个角度来看待宗教问题的。韦伯认为马克思主义将宗教视为阻挡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更多的看到的只是加尔文教主义,而并没有看到路德教对于加尔文派的超越。他认为路德的教派并没有和传统主义决裂,但是在另一方面来看也引出了社会伦理发展上的动力。成为了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从这一点以及他的著作《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中我们都能看出韦伯对于宗教是持有一定积极态度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
政治经济学批判
哲学的贫困
神圣家族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自然辩证法

前一个月的读书报告主要针对的是《资本论》卷一和卷二的总结。这个月的读书报告将会对资本论第三卷进行总结。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重点陈述了货币,剩余价值等等内容。但是这种探讨是脱离了生产过程这个大前提以外的情况而展开的,所以说第一卷的关于剩余价值的内容并不是完备具体的。而第二卷主要讨论的内容是商品的流通过程中资本的种种形态和具体表现。到了第三卷马克思将重点放在了讨论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以及资本是如何影响剩余价值的分配的层面上。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有所论述,剩余价值可以区分为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是延长工作时间而产生的,这种剩余价值来源于资本家对工人赤裸裸的剥削,无情的增加工作时长来达到资本积累的目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就产生了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得缩短了必要的劳动时间从而使得生产一个商品所需要的时间大大缩短而产生的。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相对来说更加隐蔽,同时对于资本家来说剥削相对剩余价值已经成为获取剩余价值的主要手段。无论是哪种剩余价值,资本家剥削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狡猾的资本家创造了利润的概念。资本家普遍认为商品生产所带来的增值全部来自于自己资本的投入,即商品生产所产生的增值额都是全部的预付资本的作用结果。他们认为利润是这种生产所赋予自己的后果。但是马克思犀利的指出,利润就是剩余价值。无论资本家有怎样的解释手段和掩盖事实的学说。其剥削劳动者所产生的剩余价值是不会改变的。剩余价值是本质和内容而利润的概念只是外在的空壳罢了。利润概念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掩盖了资本家剥削的实质。
在资本家追逐利润的过程中,有些生产企业因为生产效率更高,资本周转更快,管理更合理等等因素所获得的利润更多。那么相对与其他企业以及背后的资本家来说就产生了利润率的差距。这种利润率的产生是有一定条件和内容作为前提的。首先,资本追求增值是其天性,资本一定会选择最为快速的方式来达到自身增值的目的,这种增值发生后各个部门由于资本的有机构成之间的差别,以及不变资本的使用方式导致其损耗的不同等等情况就会产生一种现象:资本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利润率的差别。但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为了争夺市场的利润往往就会展开市场利润的争夺,这种争夺是处在变化之中的。那么资本的转移也就是处在随时变化之中的。这种市场主体的内部转移会导致资本从利润率高的部门不断流向利润率低的部门,也就是资本的利润率平均化。利润率的不断平均最后的结果是会产生一个平均利润。也就是说市场上的企业在生产商品时会产生一个平均的利润。商品的价格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商品成本和平均利润的叠加。但是也会产生一些特殊情况,在这些特殊情况下,商品的利润并不受平均利润率的影响。比如说一些垄断企业,这些企业在进行商品的销售和生产时其自身就带有一定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垄断的企业并不会很受其他企业的影响,这种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可以采用自身的定价,从而获得远高于其他商品生产时的利润,这种利润就是超额利润。
资本按其构成的不同区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有机构成的资本时可变资本也就是劳动力等因素,而不变资本就是生产机器等等不改变的资本。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资本的不断发展,商品的生产产生了这样的规律,也就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可变资本没有改变,但是不变资本不断上升,最终导致资本利润率的不断下降。但是这种资本利润率的下降并不意味这商品利润的减少,商品利润率的下降和商品利润的增加是同时产生的。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有其背后多重原因的,社会上的很多因素都在阻碍着商品利润率的降低,比如随着剥削的不断深入,剥削手段的不断演化,劳动力的价格已经低到劳动正常价格之下。以及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增加,生产所需材料的成本不断下降,这就导致了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下降会导致社会生产的利润率下降,但是虽然利润率下降了但是成本降低的更多,所以生产利润反而在上升。让我们换一种思考,也就是说这种生产利润率的下降是一种长期的过程,而不是短期的,是资本不断发展的产物。资本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消灭不利于自身增值的因素而促使利于自身积累的内容的产生,所以说资本是不允许生产利润不断下降这种情况不断产生的。但是归根到底这也是一种矛盾。这种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产生与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所以一定会产生严重的社会矛盾。一种表现就是相对剩余资本和相对剩余人口的出现,这种矛盾是非常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所以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说到底也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是一种历史的发展方式最终是要被社会所淘汰的,而资本主义对于这种矛盾的处理方式也就是暴力镇压而已,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处理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
马克思在第三卷中还具体论述了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权在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并不只是在生产之前对生产产生影响,一定程度上来说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还对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削有着深刻的影响。土地所有权根据马克思的解释就是土地的所有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土地所有者在法律的规定下拥有土地的使用权等等,并且根据这种所有权对使用该土地的人强制收取地租。而地租就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经济上的这种收入使得土地所有权也参与到生产的过程中来。土地所有权在一定程度上和生产过程中的不变资本类似,土地根据自身肥沃程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区别,相对肥沃的土地就会产生更加多的收入,对于资本家来说就是更高的利润。这种肥沃土地所带来的高于其他生产者的利润同样也是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同样可以回归到之前所说的资本利润率的平均中去。结合现在社会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想到这种土地所有权同样也会有垄断。比如某块土地上可以种植其他土地无法种植的作物,那么这块土地就会产生其他土地不可企及的总体价值。再比如说某块土地下有其他土地所没有的珍惜金属,那么拥有这块土地所有权的人就有这块土地下珍贵金属的开采权与所有权。
这个月算是结束了关于马克思的阅读,在这里我想总结一下所读到的几大家,同样也是为了更好的开启剩下作家的阅读。首先我读到的是涂尔干,对于这个社会学家我是怀有一种亲切的感觉来读的,涂尔干也被读书会的同学多次提及为自己的“白月光”,我想这一定是有其原因的,涂尔干作为较早时期的学者,其研究还没有那么深入。并且其研究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比起其他作家来说还是较为贴近我们的生活的 。所以我们对于涂尔干的作品的了解可能是较为深入的。其社会事实的研究也是我们不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就能了解的。涂尔干对于宗教和乱伦等社会现象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也开阔了我的视野,社会学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我们所能经历所能见识到的社会现象上,而是可以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的。重点比较一下韦伯和马克思这两位学者,韦伯是一位充满了悲情研究色彩的学者。读韦伯的作品不禁感叹其扎实的历史学功底和出色的叙述能力。韦伯的作品相对于马克思来说晦涩的多,那是因为马克思的作品重点在于阶级斗争和解放无产阶级上。马克思需要无情并且犀利的揭穿资本家的丑恶嘴脸,同时要让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所受的剥削。只有让工人意识到自身所受的剥削才能让他们站起来反抗资本家们。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两个社会学家也不是完全的冷血与无情,韦伯虽然认为社会理性的发展最终会导致反过来钳制人们的发展,但是在很多书中也能看到他对于社会底层民众的关怀。而马克思则表现的更加明显与真实,他在资本论中多次提及被资本家剥削的底层工人的悲惨境遇。这种更倾向于人文关怀的情怀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在做学问甚至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有一定的人文情结,尤其是我们社会科学说白了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而产生的。我们作为三农问题研究的第一线更不能只做一个做学问的机器。要深入田野,了解农民的真正问题和想法,不能做只高高在上的研究者。山东的农民上楼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不是对于农民自身的考虑,我想武汉大学的教授也不会来了解千里之外山东农民的想法。
说回马克思,虽然其在书中有人文关怀,但是其作品的主要内容也不是同情被压迫者,而更多的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所以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更多程度上是批判主义的代表。而韦伯研究的更多视角放在了具体的个人身上,研究的是人这种本体,所以韦伯很大程度上是人主义的代表。而涂尔干,我们都知道“实证主义在孔德那里开花但是在涂尔干那里结果。”所以涂尔干本人就深刻代表了实证主义。



阅读书目:
《资本论(第三卷)》
《共产党宣言》
《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不得不承认,在读资本论之前就已经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过多多少少的一些了解。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经典中的经典是我们经典阅读一定绕不开的一个阅读环节。远到初中小学的政治课,近到考研政治我们都在对资本论中的内容进行着或多或少的学习。在读以前我就对资本论中的内容有所预期,我认为商品与劳动的属性,阶级斗争,两种制度的斗争会成为书中的主要内容。甚至我认为书中最为重要的篇幅会停留在两种政治形态的斗争,以共产主义的完全胜利作为结尾这个层面上。但是在阅读完成后,我还是不出意外的发现自己还是多少有些单纯和天真了。我错误的估计了这本攻篇巨制的内容丰富程度,其关于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与交换的理论是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
马克思是从商品与货币的角度来出发阐述自己的理论的。具体包括了资本,价值与使用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等等内容所展开马克思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唯心史观的批判继承。我们都知道,马克思的思想来源很大一部分是对德国黑格尔思想的批判。马克思对于黑格尔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批判的继承,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德国的哲学体系大部分都是在黑格尔的框架下进行改革,而很少有跳出这个框架的学术存在。马克思敏锐的观察到了黑格尔学术的局限,他意识到如果不将黑格尔的学术格局打破,那么就很难形成有效的突破。更加难以彻底克服黑格尔学术所带来的局限性。我们都知道,黑格尔是“历史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唯心主义在黑格尔处达到了顶峰。在黑格尔的学说中,解释一切的关键是所谓的“绝对精神”。解决社会问题的终极问题都可以在这个“绝对精神”中找到答案。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一客观存在于世界中的独立的精神,究其本质,绝对精神是一种思维逻辑。虽然这种思维逻辑是从人脑之中产生的,但是产生以后就脱离了人的控制,形成了一种客观存在。其实这种客观存在让我不由得想起了韦伯关于人的理性的描述,韦伯同样认为人的理性因素自从人的脑中产生后就脱离了人脑而自己存在并发展着。可以看到黑格尔对于整个德国哲学界的深刻影响。唯心主义的本质是认为世界在人的心中,没有人心就没有世界。那么就不难理解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源是这种绝对精神。马克思注意到这种说法的错误,才提出了自己的学说来针对黑格尔学术的错误之处。马克思从最基本的概念,也就是商品和货币出发,将劳动和商品总结在一起进行分析,分析出了商品与劳动的二重属性。马克思对于商品的定义是:依靠与自身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求的物。这种物不仅可以作为生活资料来直接满足人的生活需要,同时作为生产资料也可以间接满足人的生产需要。这就为资本的积累打了基础。即: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有用性,也就是商品可以使人的某种需求满足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取决于商品本身的属性,所以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有其质的区别的。而价值也就是交换价值,这种价值只有在交换中得到体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被同一个人所使用。人们在交换的过程中就已经使用了商品的价值,所以不能将商品的价值留存下来。人们在进行商品的交换的时候看的是商品的价值,而不是其使用价值。也就是在交换过程中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成价值,这种价值并没有质的区别只有量的区别。也就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时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分别对应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这是整个资本论形成的基础概念。资本论其实还解答了一个我的疑问,如果说只有劳动才能产生商品和价值,那么资本的加入或者资本的运转所产生的利益是什么呢?我认为马克思也看到了这点,他认为劳动并不是其所生产的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尤其是当今社会,资本的运作可以呈现出摧枯拉朽的趋势碾过一切,同时产生出大出无产阶级的劳动数百倍数千倍的财富。马克思认为这种非劳动而产生的财富都说不是“新的创造”,而只是物质形态的变化而已。确实,金融公司等非实体经济并没有生产出促进我们生活改变的生活资料和成产资料,而只是将利用资本产生出更新的资本而已。
资本论还探究到原始时期,人类还没有产生出货币而只是简单的物物交换。这种物物交换是不充分非常原始的交换。这种交换并不能完全实现商品的价值,而只是被人们利用而完成自己最初级的交换的内容。但是随着生产活动的不断发展,交换活动也在扩大,这种原始的物物交换并不能再满足人们的交换需求,于是一般等价物应运而生。一开始的一般等价物并不是贵重金属,但是一般等价物要求自己所表达的价值高于自己的使用价值,于是贵重金属逐渐成为一般等价物的核心和代表。而金银作为产出量极少的贵重金属生来就是为交换和充当一般等价物做准备的。一般等价物作为商品所交换的中介物最为基础的职能就是价值尺度的功能,当然还有流通,贮藏,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等功能。同时,可以注意到,马克思在这里对所之前就提出的“商品拜物教”提出了深入的分析。这对于之后韦伯和齐美尔的分析都是影响非常大的。当然,马克思提出商品拜物教也是在自己的分析框架之内。他指出让人们对与商品所痴迷并且甚至崇拜的并不是源自于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在于交换价值。进一步说是来源于商品的劳动特别的社会的性质,也就是这种社会的性质才是真正影响到人们对与商品价值进行判断并过分追求的原因。
资本论在进行了关于商品等概念等内容进行描述并解释之后,转入到了对资本的阐述环节,整个关于对资本的阐述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公式和模型,对我来说理解还是有一些吃力的。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够整理下来,对自己的思维也是一种锻炼。w-g-w是马克思来表达商品交换的最简单的过程,也即从卖出开始,从买入结束。劳动者在劳动之后生产出产品并出售来换得劳动报酬,而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来获得所需要的生活生产资料。很大程度上的买卖双方是互相满足互相依存的,购买与卖出双方只是利用商品的价值进行交换,并不能使货币转化为资本。但是随着交换的再次不断扩大,交换形式的复杂多样化,原始积累中获得较多的财富的这一部分人利用各种手段低价收入原始生产资料等等而高价再卖出。通过这种手段进一步进行财富积累,并且所获的利益会再次进入下一次的交换之中,这样以来这种不断增加的财富就成了资本。马克思指出资本不管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形式是怎样的,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必须是周而复始的不停的经历这这些相同的阶段。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也学习过这部分内容,社会不会停止生产活动,同时,资本也不会停止自己的增值。这也就是说资本的直接生产的过程,就是资本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的过程。而随后马克思就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可以说是马克思的学说的精华部分。剩余价值首先是商品价值超过了成本价格的部分,商品的成本不仅仅是商品所生产出来所需要生产资料还包括了人们在商品中所凝结的无差别的劳动。剩余价值对于投入到生产中的资本来说是价值的增加值,是资本的一部分所产生的。但是狡诈的资本家认为这部分增值的内容是由于自己资本所投入的来的,但是其实这是资本家剥削了无产阶级的劳动成果。马克思在进行剩余价值的描述的时候特别描写了欧洲工人所面临的困境与情况。甚至很多工人阶级的家人包括妇女和儿童都受到了可以说是非人的待遇。很多工人都是从工业革命与圈地运动以后无田可种的人被逼无奈只能选择进城工作。他们虽然自由,但是同时也自由的一无所有,他们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生活的必要资料。关于资本的论述进一步深入,马克思将资本进一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部分内容是有关资本的构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的同时,生产方式也在不断进步,生产力也会随之越来越发达,那么就会导致资本的有机构成的提高的同时可变资本相对减少。那么这样以来资本的增值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资本家对于工人的剥削就会越来越严重。资本积累最初只是不断加大对量的投入,后来则是进化到通过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不断增加资本的不变部分来实现。机器等生产工具的出现使得生产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对于之前需要但是由于机器出现代替人力这部分马克思称为相对过剩人口。这部分人虽然没有丧失劳动能力但是他们的工作被机器所取代,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就会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出现。




阅读书目:
《资本论》
这个月我在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资本论》,但是并没有读完。我想等到将资本论整体完成之后再写读书报告,这个月的读书报告我想回过头来总结一下齐美尔所带给我的思考和想法。我想适当的回头也是为了更好的继续出发。
                                                                        
阅读书目:
韦伯:《古犹太教》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宗教社会学》
《国家的兴衰》
《法律社会学》在读
这个月算是初步结束了关于韦伯的著作的阅读。读完之后感触很深,后面我会对韦伯的作品进行一个梳理和总结。但是这次读书报告,我想主要围绕韦伯宗教这一部分展开。因为宗教是韦伯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韦伯是想通过宗教研究来深度表达经济与宗教之间的关系。看完韦伯的多本宗教方面的著作之后,我能明显的注意到韦伯写作的套路,下面我以《古犹太教》为例子来进行分析。总的来说,贯穿着这本书的两个重要概念是“贱民”和“怨恨”。这两个概念在犹太教的信条中尤为明显。犹太人所信奉的神灵是无所不能的万能神,这种神明是没有自己的人格的。  但是只要信仰这种神明就可以给人带来好运与帮助。这点就和后面要提到的古埃及的神明有着很大的不同。犹太教的信徒认为自己有能力去帮助那些没有信教的人进入到这种信仰之中,那么不仅会帮助别人从苦海中脱离,同样也会增加自身收到神明保佑的概率。并且这种对于绝对万能的非人格化的神的信仰是异常坚定的。这种信仰使得他们相信自己最终可以从这种苦难的人生中解脱出来最终成为一个没有悲痛的个体。古犹太教一书韦伯总共分为三个篇幅,分别是以色列誓约共同体与耶和华,犹太贱民民族的形成以及法利赛人。可以看到韦伯把书按照三种不同的人的类型来进行。书的一开篇和其他书目一样是在陈述一般历史条件与气候条件,这属于宗教的背景。这种研究方法可以追溯到涂尔干在自杀论的论证方法。首先从自然条件开始自己的论述,然后再到人文环境。这种论述的方式应该在社会学家中达成了一种共识。开篇韦伯就指出埃及王朝与美索不达米亚这两个政治势力都没有长期和稳定的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起政权,所以这个地区的人民并没有深受这两种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埃及地区,埃及虽然作为一个古国但是并没有长期输出一种宗教。之前我也会对这个问题产生疑惑,韦伯在书中解释是因为埃及文化的内在特质,即埃及的宗教承担者是神庙和官员,这两种人是没有义务和责任来劝别人改变宗教信仰的。所以他们的任务可能只是维持当地的宗教秩序,而不是再向外传教。后面的第一章的其他部分也是在论述有关以色利这个国家和社会的种种社会因素。比如贸易,阶级等等,在介绍完这样的种种情况以后韦伯才进入到正文,也就是关于宗教和宗教形式的分析之中。
          

       下面,我想就韦伯的宗教这条线来进行一下整理和分析。宗教的本质是教会人们怎样来面对人生中众多的困扰和苦难。但是各种宗教的信条和方法并不一样。在韦伯看来,世界上纷繁复杂的大宗教总的来说按照出入世和禁欲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入世的同时还在禁欲的宗教,比如新教,印度教和古犹太教。我们作为中国人都应知道,儒教是一个非常强调入世有所作为的宗教,但是儒教也在提倡着人们要相夫教子,要对自己和家人负责,所以儒教是一个入世的同时不禁欲的宗教。那么相对的,佛教提倡人们出世,同时也提倡人们冥想。我们也知道,佛教的虔诚信教徒是不能够产生欲望的。所以佛教是集合出世与禁欲为一体的。韦伯其实写这些宗教方面的书籍的目的非常明确,这个目的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就是想要论述为什么资本主义只有在西方国家才会发生。他在论述了一圈之后发现尽管很多地区和很多宗教都曾经出现过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但是并没有随之诞生资本主义是有其背后的原因的。下面我就举几个例子来具体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乾隆康熙时期也出现过很繁荣的经济景象,而且年代也和工业革命相差不是很多。并且中国也存在过贸易的自由,贵重金属的大量增加等等,但是 并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旧势力对于资本主义势力的打压和控制。皇帝和地方官员们都在严格控制着社会的发展方向,手工业和商业作为行会的形式也在中国大量存在,但是这种行会的形式并不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内在所需求的形式,而是一种通过简单的人际交往所拼凑起来的关系形式。对于印度而言,虽然印度也有着较为开放的商业和较为发达的手工业。但是印度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种姓制度的存在。并且,这种种姓制度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是非常大的。这种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大的方向与思想上,更具体的体现在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招聘工人时的条件,工资的发放问题等等。所以在这些国家中并没有出现真正的资本主义萌芽。而新教则不一样,其提倡的种种教条与内容都是符合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和走向的。这种优势被资产阶级所利用成功让资本主义生根发芽。说到这里,就要提到韦伯所看到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一个宗教总是代表了一个阶级的阶级利益。这种利益代表的方式也决定了只有新教才能催生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反观其他宗教而言并不是这样。再举出刚才的例子,中国的儒教,其所代表的阶级是封建统治阶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很明显相对于资本主义来说,这是不利于其发展的。并且儒教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官方思想,这对于资本主义来说无疑是不可能翻越的高山。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资本主义到最后也没能在中国取得统一,取得根本性的胜利。
   读完了韦伯关于宗教的著作我不禁想把韦伯关于宗教的论述与原来看过的涂尔干拉出来进行一下对比。这是我第一次进行这种对比,还很是生疏,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也算正常。首先回头再看涂尔干关于宗教的论述我发现涂尔干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进行论述与解释的,而韦伯则更多是从微观具体的角度来进行阐述的。涂尔干多从社会结构,社会整体来解释宗教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在涂尔干的宗教理论中,我已经可以隐隐约约看到部分有关社会功能论的影子。涂尔干认为宗教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社会各结构之间的和谐相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韦伯则更多从个人与细微的方面来说。举个例子,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多次引用一位商人富兰克林的话,这就说明他是在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来对整个经济社会来进行解释。这两种不同的宗教问题的视野取决于他们两个研究的方法。涂尔干强调研究的是宏观层面的内容,而韦伯则强调的是微观。在通读两位大师的著作之后越发能感受到两位截然不同的风格。第二点我想说的是,读完韦伯的宗教研究之后,我总能感受到韦伯对于宗教对于社会的作用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持一种悲观的态度。他似乎一直带有一种人文情怀似得悲悯,这具体不光体现在宗教方面也体现在其他著作的方面。在经济与社会中韦伯就表示理性的种种制度最终会将人们和整个人类社会所钳制,形成一种铁的牢笼。然而涂尔干则不同,涂尔干总是持一种社会有利论的思维来看待宗教对于社会的发展情况。这种“乐观”可以解释为功能论对于整个社会各个结构的功能的解释。涂尔干认为宗教总的来说是对社会有益的,是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他往往都会用一种乐观的心态来解释问题。涂尔干的思想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乐天,虽然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合理的现象,但是通过社会结构的调节和发展,总是可以得到解决的。只要是不合理的现象得到改善,混杂的社会组织与问题得到解决,那么社会就是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去改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韦伯则认为理性最终的发展会给人带来“铁一样的牢笼”,这种牢笼最终会站在人类的对立面,即使社会如何前进与发展都是不可逆的。所以我们最终会受到自己的抛弃。


《国家的兴衰 经济增长、滞涨和社会僵化》读书报告
最近读了国家的兴衰这本著作,虽然不是读书会的要求书目,但是读了以后感触挺多。还是想发到论坛上和大家分享一下。
《国家的兴衰 经济增长、滞涨和社会僵化》是美国作家曼森 奥尔森在1982的著作。其实从书名中我们就可以明白作者是想通过这本著作来阐述关于国家经济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于国家兴衰的影响。在读完这本书之后,
本书一开篇作者就陈述了自己写这本书的目的,本书要表明的是简略的历史参考书对国家或民族的兴衰原因解释的是多么的少。纵观整本书作者都是在围绕着国家与国家之中的各类经济组织与行为所展开的。第一章“问题的提出与满意答案必须满足的标准”就是在陈述这本书所围绕展开的问题,以及怎样的答案才能满足于这个问题。作者还指出,资本的积累,尽管远不如知识进步重要,但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根源。所以作者在这里想要说的是这本书作者立足于经济,从经济这个方面来解释有关国家兴衰的种种问题与现象。紧接着,作者就提出了一个论断,这个论断在本书后面的很多部分都得到了重现。这个重要的论断就是政治上不稳定或者经常遭受外敌入侵的社会,将会比那些政治稳定或者很少遭受外部敌人入侵的社会,有耕地的生产性投资或者更迭增长率,在那些只有在长期才能够得到回报的工厂和设备上,将会有更多的资本外流和更少的投资。这个论断我认为是作者论证的主要主题与内容。正如第一章的题目,作者在这一章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按照前面所说的论断成立。那么在1957年时,未遭受战火侵袭的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应该快过法国,意大利等战争经历者。但是事实相反,这六个欧洲国家共同组成了欧洲共同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本书试图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这六个国家为什么可以经历如此快速的增长。紧接着作者列举了美国,德国与日本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从落后与封闭经历一段时间的变化之后顺利跃升为世界大国,而且都发生在19世纪。那么作者就怀疑为什么这三个国家在19世纪取得的经济增长如此突出。作者也列举了一些对于西方崛起的历史原因前人作出的解释,但是作者认为这种解释并不完整与全面,在传统解释中一定有什么因素被遗漏了,导致没有得出所谓的令人信服的“满意答案”。
作者在随后提出的问题与经济增长和衰退的反例关系不大,但是作者认为同样可以采用解释经济增长与衰退的逻辑进行解释。比如,威慑呢们非自愿失业会发生,并且有时会波及大部分的劳动力。在看到一这部分时,我脑海中所能联想到的第一反应是美国的经济危机与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采用凯恩斯主义成功挽救了岌岌可危的美国经济与美国政府,创造了大量就业。这是历史上挽救失业现场较为成功的案例。但是当时我就在想,失业现象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失业所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学方面的,更会引发一些列的社会问题。失业人数过多会导致社会治安不稳定等等社会问题的出现。当时我就带着这个问题来接着往下读这本书。作者在书中也表示,当经济中的每个决策者都按照他的最大化利益行事时,非自愿失业或大危机如何发生。当今社会经济总是处于“滞涨”甚至“失控”的状态之中,“失控”是指当局无法获得权力或者权威自己计划所遭受的失利困境。我们的经济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我们的社会也已经经历了这么久的磨合,但是为什么某些现代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仍是失控的呢?作者还提出了最后两个需要大部分分析完成之后才能得出答案的问题,什么样的社会可以被称为“头重脚轻”即顶尖的一群人的企业和家庭能对社会产生异乎寻常的影响。即在政治极端不稳定,经济非常不发达的社会中导致收入分配的极度不平等。这部分内容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因为收入不均的问题在中国一直存在,并且如何解决收入不均的讨论也一直在进行。清华大学的李强教授就曾经指出中国的社会结构是一种“倒钉子”结构,虽然这种理论引起了很多的讨论与批评,但是可以看出社会对于社会收入分配关注度之高。我想在这本书中作者也会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与归纳总结。
在提出问题后,作者开始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所需要的合理答案进行解释。作者强调以往关于国家经济的发展通常都是特定的解释,但是这种特定的解释是有缺陷的。因为对于更广泛的数据和经验,它们通常是不可检验的,以至于让我们无法判断他们是否正确。每个国家,地区,历史时期,甚至每个种族,在很多方面的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对于特定解释我们必须要非常谨慎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当结果已知,若果某人能够使用任意数量或者类型的信息来构筑解释的话,它总可能得出某种不可反驳的解释。这一点我认为是当我们“从结果反推原因的时候”原因很有可能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从一个原因的角度出发进行解释的时候难以保障另一种原因久不能进行更为详细和准确的解释。正是由于依赖于单一特征或者模糊的特征系列来表明任何人或者社会现象的特征是如此容易,以至于任何解释都适用于某些数据或观察,而这些超出了它从中得出解释的那些解释。尤其是在历史事件方面,作者在本书后还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特定的解释方法的局限性有助于人们理解为什么国家或者时代的历史过一段时间后就要重写,并且每次都能够编写出不同的故事。当有很多特定的解释的时候,这些特定的解释就形成了竞争性的解释。几乎所有的竞争性解释都是独立的,都是对所考虑的每一个现象的特定解释,都是对集中于某些第一无二的所谓的每个国家、地区或者历史时期的文化或种族的的特征的解释。
第二章的题目是《集体行动的逻辑》,作者认为这是本书最为关键的一章,起到脉络掌握的作用。这一章一开始作者提出了一个悖论。在集体中,若果每个人或每个企业拥有某种共同利益的话,那么整个集团就有寻求或扩大这种利益的倾向。那么就引出了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这个悖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当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与无产阶级到达一定极限的时候,工人阶级就会联合起来反抗这种剥削。但是作者指出,工人阶级如果进行罢工或者其他抗议活动时,自己投入的时间成本和其他成本并没有从集体活动中所得到的多。因为一次集体活动一个人的情况只会有细微的改进。如果一个人投入的成本很高,但是他只能获得这种集体行动收益的非常微小的一部分。事实上,这些集体获得的利益是和集体所有成员所共享的。没有任何贡献的人也会得到利益,这就会导致人们都不愿意奉献自己,会产生“让别人去做吧”的想法,都会不愿意办事甚至推脱自己的责任。这个悖论就是:由理性的个体组成的大集团,就不会为集体利益行事。这是这本书所论述的基本理论,随后作者把这个悖论映射到政府组织方面,如果政府一方面与联合组织共同运用其政治和市场权力,另一方面又生产不可避免地属于某个集团或者阶层所有成员的公共或者集体物品,那么二者就会造成前面提出的那种悖论。一般情况下它们服务的个人或者企业没有任何动机自愿地对其支持作出贡献。这个说法使我条件反射似的想起了中国在人民公社时期的例子。大锅饭,生产队集体劳动等等政策并没有真正实现政策制定者所预期的那样的高生产力,提高人们劳动激情,反而由于没有奖惩机制导致人们磨洋工,只上工不出力,大家都在混时间的做法。人民公社的例子正是对这种理论较好的解释与说明。这种所必须的“奖惩机制”作者总结为“选择性奖励”。选择性奖励有选择地适用于个体成员,依赖于它们是否对集体物品做出了贡献。选择性奖励可以是消极惩罚,也可以是积极奖励。这种选择性奖励被广泛运用在不仅仅是经济的各个方面。对于高中初中生来说,每次考试的成绩对于自身就是一种选择性奖励。考的高或者低直接影响着父母对于自己的态度以及自身认知。作者后面将论述重点转移到了组织与小团体中的选择性奖励这方面。作者指出选择性奖励仅对小团体和小型组织有影响,但是对于大集团就不适用。社会选择性激励的有效性还受集团或者从集体物品中受益的成员社会异质性的限制。同样也很难对集体物品的价值达成一致,尤其是集体物品方面。因为无论是否付出,都会从集体物品中取得收益。所以没有付出的成员自然认为这种集体物品并没有那么重要,价值没有那么高。所以一致性高的企业与组织取得成功的可能会大一些,企业负责人与组织领导都会将关注点放在组织一致性方面。作者随后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关于选举时人们对于政策以及参选人的了解越充分就越会投出越有利于自身的选票。但是人都是理性人,在考虑参选人与自己利益符合程度的同时也会考虑自己的时间投入与影响实际大小的关系。尽管自己投入了大量时间与精力,但是这一票对于整个大选来说可以说是无足轻重的。所以人们往往都只会从大概上来了解参选人,于是这时候宣传与媒体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贡献与获得收益明显没有较大的数值关系时,这种奉献越大就越不可能发生。当集体成员够少的时候,对集体而言集体而言集体行动的成本收益足够划算的时候,即使没有选择性奖励,符合集体利益的行为就有可能发生。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在寡头经济中,如果只有两大寡头时,那么这两大寡头投入资本来影响政策时,所获的利益就会被这两大寡头平分。所以双方都会为这种行为付出资本与利益。并且寡头之间会进行讨价还价来达到双方的都能接受的获益程度。这种讨价还价的成本在巨大经济利益面前基本可以算的上是不值一提。但是当有第三方增加的时候,情况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集体活动中所获的的利益并不是平分,而是会形成比例上的不同。那么讨价还价就会成为一种成本较高的行为。在这一章的最后,作者做出了总结,可以获得选择性激励的那些集团比不能够获得的那些集团更可能达成集体行动,小集团将比大集团更可能参加集体行动。我觉得这里就为以后作者论述埋下了伏笔。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不可能脱离组织而运行,而且很大一部分组织是成员人数众多的,体系庞大的。所以这种组织并不会有很高的效益与收益,甚至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障碍。这就触及这本书的核心内容,社会组织对于国家经济的影响。
在第三章《含义》中作者针对社会组织的内部利益与分利情况进行了很多定义。第一个定义是不存在任何一个国家,所有具有共同利益的人都可以形成对等的组织,并通过广泛的讨价还价达成最优结果。第一个定义较好理解,建立在上一部分的悖论的基础之上。人们对集体的投入不可能到很高的程度,以及讨价还价不可能达到全民普及的程度。第二个观点是在边界不变的稳定社会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出现大量的集体行动组织与集团。这个观点的核心在于集体行动对于集体成员的要求。作者认为集体行动需要集体投入大量的时间与成本才能出现。在大集团中,集体行动只能通过选择性激烈来达成。但是选择性激励的出现需要强大的强制性力量出现,但是人们又都是不喜欢被强制的。这就需要强大的领导与好时机出现。吉米霍法就是这个行为的成功者,他组织工人和雇主进行对抗和讨价还价并最终取得成果,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工会的创始人。第三个假说是小集团的成员具有达成集体行动的不成比例的组织力量,但是在稳定的社会中,这种不成比例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但是不会消失。相对于大集团和大组织,小型的组织与集体更容易进行决策和行动,就会更容易产生组织力量。在论证下一个定义时作者提出了一个假说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组织可以通过将社会生产的蛋糕做大来使其成员获益,也可以在蛋糕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分享更大的份额使其成员获益。根据现实情况,第一种情况往往被采用的较少。这就和我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国家的说法不尽相同。我在新闻上多次可以听到相关领导人提出“要把蛋糕做大”的言论。我认为这从小的方面说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但是往大了说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同。作者出发角度是把组织与整个社会看部分与整体,组织是整个行业的一部分。一个企业就算拼尽全力可能也只会给整个社会和行业带来百分之一的获益,但是往往他收获的部分远远小于百分之一,所以这种行动是不理性不划算的。总而言之,就是特殊利益组织或联盟降低了社会效率或总收入,并且加剧了政治生活中的分歧。我认为这前四个含义是本书论证的基本假设,其他的部分也是从这四个假设中所推理出来的,共容性组织有动力使它们所在的社会更加繁荣,并且有动力以尽可能小的负担给其成员再分配收入,并且会禁止再分配,除非再分配的数量与再分配的社会成本相比非常大。分利联盟做出决策通常要比它们所包含的个人或企业慢得多;它们通常日程繁忙、事务众多,并且更经常采用固定价格而不是固定数量。分利联盟会减缓社会采用新技术的能力,减缓为回应不断变化的条件而对资源的再分配,并因此而降低经济增长率。分利集团,一旦大到可以成功,就会成为排他性的,并且会尽力限制分散成员的收人和价值。分利集团的增多会提高管制的复杂性、政府的作用和惯例的复杂性,并且会改变社会演进的方向。我们可以看到,这所有的含义就是在陈述一个社会事实,即社会组织与分利集团在阻碍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后面的章节作者也将这些假设与推断运用到了实例的分析中去。
第三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发达民主国家》作者在这章中列举了很多国家的例子来说明和论证自己的观点。可以说是正面来回答有关自己在第一章中所提出的问题。如果前面的论证都是正确的,即分利集团确实在阻碍经济的发展,那么在那些分利集团被极权政府或者外国入侵或废除的国家,一旦自由稳定的法律秩序建立起来,就能实现经济相对快速的增长。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二战失败后的德国与日本,战败后国内秩序与结构的大规模重组都是这些国家经济腾飞的踏板。但是书中也预言到随着这些国家逐渐稳定与发展,其国内的新的经济组织与分利集团还会继续出现,那么它们仍会对经济的增长率带来负面的影响。对于法国也是如此,但是法国的情况又较为特殊。在二战时期面对外敌的入侵,民族意识将全国人民整合为一个特殊的经济共同体。在战后这种共同体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所以法国在经济战后初步的一段时间内经济恢复速度飞快甚至在1970年就可以重新和发达国家相媲美。但是法国国内情况复杂,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以及天主教集团之间相互博弈,也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随后作者针对英国也展开了分析,英国正是因为二战的战火没有烧到本土,所以免受了战争的侵袭。但是长期稳定的政治与经济环境也促进了各类大大小小的组织与集团的出现与发展,如此众多的强大组织和联盟使得英国也得了“制度僵化症”,同时也降低了其快速适应变化的环境的能力以及采用新技术的能力。同时英国的很多强有力的特殊经济组织是非常狭隘的不是可以共容的,这种恶性的相互竞争与对抗又限制了整体经济的发展。在德国、日本和法国,极权主义、不稳定和战争大大减少了特殊利益集团,但是英国长期的稳定、没有入侵等造成了这种集团的的持续发展。
作者针对第一章提出的“特殊性解释”在后面也进行了说明,比如许多经济学家将战败国经济的恢复归因于人力资本相对于被战争破坏的物质资本更重要。但是我们也知道战争给一个民族和国家带来的伤害更大一部分是把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送上战场牺牲,这会引起劳动力的缺乏和教育事业的中断。再比如一些学者将英国的经济滞涨和过敏的经济意识于政府参与经济生活的程度来解释。作者针对这种解释也进行了批判,我们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英国政府参与经济生活程度比其他资本主义民主国家要高。并且对英国增长缓慢的一种众所周知的解释集中与阶级意识上,据说它会降低社会流动性,养成排他性和传统的观念从而打击创新,阻碍经济发展。但是英国19世纪时英国经历过将近一个世纪的繁荣和全球最快的增长的速度,其现在的增长缓慢就不能归因于英国人性格的固有特征。对于欧洲中世纪以来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结构只留下一小部分作者归因于:革命和占领两点。当我们纵观中世纪以来的欧洲确实可以发现战争与创新充斥着整个历史。拿破仑,希特勒等人物的出现将自己国家的国土不断扩张,这肯定对战领地的经济组织是种打击。并且频繁的技术革命也在打破旧的格局与面貌。
相对于欧洲,美国自独立以来从来没有遭受外来强国的侵占。但是美国不存在直接的封建继承关系以及不同寻常的公平初始条件。美国的阶级意识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更淡薄,并且不那么轻视商业活动。并且由于美国的人民是从一个时区到另一个时区的移动,所以其利益集团的建设往往是滞后的。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能迅速发展为世界性强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国内稳定社会情况以及国情都促使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利益集团的出现。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也没烧到美国本土,所以美国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最慢的发达民主国家之一。关于中国,作者主要分析的是19世纪中国经济为什么没有取得巨大的发展,作者从行会的角度对中国的国情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行会充斥着中国大大小小的各个领域,甚至很多情况下中国的行会实行的是自己的管制。行会的力量甚至能对抗政府。尽管中国表面上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然后在这个国家内部存在关税和通行费,行会的影响无疑也因此加强了。
读到这里,书的重点内容我已经大致梳理了一遍,后面是大量统计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内容,由于专业问题我有些力不从心,读完后仍感觉云里雾里。但是书中的内容让我产生了思考。那就是结合中国国情看,中国在二战以后也经历了重创和恢复。甚至可以说是国内格局彻底的变化,各种政治势力的重新洗牌。但是为什么中国的经济一直没有发展起来?还有就是明清时期的中国经济真的像作者所总结的那样行会制约了发展吗?
首先行会作为一种民间经济组织确实是存在于中国社会中的,但是以我的观察和对历史的了解,行会只存在于中国少数的几个省。比如有名的晋商和徽商,但是商人协会的力量虽然紧密并不能和国家与政府抗衡。中央的高度集权还是深刻的影响着行会的动作与发展。行会的行动很大程度上是受国家政策与皇帝的意愿进行的。所以在我看来作者所总结的行会影响中国经济到如此夸张的地步是并不存在的。下面我想重点二战时与二战后的中国经济以及经济组织。我首先想重点谈一下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政府为什么会失败?我们都知道国民党失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腐败,那么可不可以把这本书的内容与之相结合?国民政府的失败是不是因为其中有太多的经济组织?更不用说利益集团了。国民党内部的党派斗争非常严重,充斥着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并且这些利益集团也不是相互包容的,所以它们之间的斗争与对抗难免会导致国民政府内部力量的浪费,可以说曼瑟奥尔森为我们研究中国解放战争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读完这本书我注意到作者将分析的重点和观察的对象放在了所谓的“民主社会”,也即资本主义社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与国家组织形式上的不同,但是我们能不能用这种视角来分析二战后的中国经济呢?“一穷二白”是中国社会在二战后的经济状况较好的诠释。经济落后,各种经济组织也没有建立起来。按照奥尔森的观点,这个时候的中国经济是发展迅速的,事实也是如此。从解放以后到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确实在迅速发展,虽然没有具体对比的数据,但是相对于战争以及战争前中国经济可以说是实现了一个腾飞。但是随后就遇到了奥尔森无法用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的情况: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影响。由于领导人错误的估计了国内形势与人民素质,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等政策的出现彻底打断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这可能也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分析时需要分开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这时旧的经济组织与利益集团受到了剧烈的冲击。人们从原来的单位包办一切走向了市场化,社会化。这其中的经济组织与人们观念的变化不可谓是不深刻。许多旧的利益集团在市场化的冲击下消失了,而新的组织与利益集团还没建立起来。那么我们呢可不可以把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归因于经济组织和利益集团的集体消失呢?我想是有一部分原因的。但是随着经济体量的不断扩大,利益集团的出现速度也在不断提升。我们现在就可看到各种各样的商会,行会等组织不断在中国出现。这与中国经济增涨速度放缓应该有着一定的联系。以前二战前需要几十年才会形成的经济集体在中国可能需要几年就会形成。再加上中国社会是个熟人社会,中国人非常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这就会导致中国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经济组织出现更加频繁,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国如何能在各种大大小小的组织与集团中实现经济的再发展。
总结起来读完曼瑟奥尔森的这本《国家的兴衰 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后,我感觉对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一种看待经济现象的新视角:从组织与利益集团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一个国家经济的情况。
[ 此贴被张艺轲在2021-11-20 15:30重新编辑 ]
你需要每天都脚踏实地才能把梦想实现
Posted: 2020-12-11 16:16 | [楼 主]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07
威望: 707 点
金钱: 707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3-28

 

相当好!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20-12-19 09:21 | 1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07
威望: 707 点
金钱: 707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3-28

 

非常好。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21-01-30 10:23 | 2 楼
刘海颖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2
威望: 42 点
金钱: 420 RMB
注册时间:2020-06-30
最后登录:2022-06-25

 

对齐美尔的总结写的很好,之前读齐美尔只想到了碎片化,没有想到边缘化这个词。现在按照边缘化的议题来看,齐美尔关于女性,卖淫等问题的分析,既有对边缘群体的现实关怀,也是以边缘议题与主流议题做的碰撞
Posted: 2021-04-11 09:06 | 3 楼
杨集龙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6
威望: 6 点
金钱: 60 RMB
注册时间:2020-06-17
最后登录:2021-11-26

 

该读书报告有思想、有觉悟、有深度,堪当学习之典范!
Posted: 2021-05-17 14:46 | 4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07
威望: 707 点
金钱: 707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3-28

 

很好!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21-08-23 15:33 | 5 楼
和夏妍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1
威望: 11 点
金钱: 110 RMB
注册时间:2021-06-26
最后登录:2023-09-07

 

师兄看书思考得非常有深度,而且发散性和结合性很强,足见功底之深,是我学习的榜样
Posted: 2021-10-18 15:58 | 6 楼
王斌书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4
威望: 14 点
金钱: 140 RMB
注册时间:2019-11-18
最后登录:2021-11-26

 

很有自己的风格,为你点赞!
Posted: 2021-10-22 20:32 | 7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017982(s) query 4, Time now is:03-29 07:00,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