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叶子龙读书报告(更新至2021.5.13)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叶子龙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2
威望: 2 点
金钱: 20 RMB
注册时间:2020-06-06
最后登录:2021-12-02

 叶子龙读书报告(更新至2021.5.13)

第三组:叶子龙 (2021.4.1—2021.5.13)
【阅读书单】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法兰西内战》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
《反杜林论》(在读)
【读书感想】
本月在读完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一书后,对其中探讨的关于韦伯和涂尔干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认识,本篇读书报告旨在结合其中的启发重新梳理一遍有关涂尔干社会学理论的知识脉络。
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可以按照时间轴划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 早期形成阶段:《社会分工论》;
2. 早期综合阶段:《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
3. 过渡阶段:《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演进》、《道德教育》;
4. 新的总立场:《乱伦禁忌及其起源》、《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基于以上著作的理解和思考,我个人认为贯穿涂尔干思想脉络的核心在于——道德。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从《社会分工论》开始,先后在包括《自杀论》、《道德教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等著作中,道德均在其中占有相当的篇幅。在涂尔干看来,道德规范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构成框架,之所以目前社会上出现种种失范行为,是因为原有(主要是基督教文化下形成的道德框架)道德规范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分崩离析,但却没有能够取而代之的新的、科学的道德框架建立起来支撑起现代工业社会的运行,由此产生了只需一定程度上的混乱进而引发的社会失范现象。基于此,涂尔干认为重建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道德框架才是应对社会失范行为的根本措施,而非片面依靠以惩罚性措施为代表的法律规范。
在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早期形成阶段,比如在《社会分工论》中,他首先敏锐地把握到社会上出现的种种失范问题源于社会分工过程的不合理和不协调,但究其根本,从中可以窥出19世纪中叶以来,突飞猛进的科技驱动力极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解放,尤其基督教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地位愈加衰落,这也造成了传统的道德规范和现有社会秩序的不协调和不适应,由此也就不难理解社会失范现象的大量出现了。另外,在《自杀论》中,涂尔干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出自杀的四种类型:(利己型、利他性、失范型和宿命型)自杀,而失范性自杀属于典型的社会失范现象,这种自杀类型正是在当时社会急剧转型阶段大量出现的社会失范行为,与道德失范现状密切相关。基于此,要减少自杀就必须尽快构建新的道德框架,再辅之以惩罚等性质的法律规范。那该如何构建新的道德框架呢?新的社会分工形成了不同于传统的职业团体,以此重新组成社会单元,那么在每个职业团体中通过形成集体意识的职业伦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重建道德框架并深入每位公民内心深处(理论上讲,社会上的每一位公民都有其对应和属于的一个职业)。具体来讲,每个人既要服从国家要求的公民道德,同时又要服从其职业伦理,不同职业团体伦理内容有所差别。就比如教师和医生两类职业团体,都作为同一个国家的社会组织,其成员作为国家公民需要遵从国家道德标准和要求,毕竟这是其公民道德义务。但我们也都知道这两类职业标准和伦理要求自有其相当大的差别。最简单的,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医生则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显而易见社会分工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团体伦理标准。结合《社会分工论》的相关内容,通过建立一个能将个人与国家连接起来的次级组织——即法团,在其中既有政治性的约束作用,同时也包括了道德上的规范作用。
在《教育思想的演进》中,涂尔干认为对教育理念、理论、方法、组织框架等的变更也应当依托于其发展史。就像《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所提到的,要想得到事物的本质属性,需要对其原始形态进行研究。基于法国教育的演进史来推进教育变革,这也符合涂尔干一贯“追本溯源”的主张。当然在整个教育演进过程中,道德教育从来都是重中之重,贯穿始终,直到当下。《道德教育》一书中,涂尔干更是投入大量精力来研究说明道德的基本构成要素、如何培养等问题。
总而言之,涂尔干认为道德是维持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基础,而目前只有形成职业团体为纽带的法团组织才能有效连接个人和社会,减少社会失范现象。
基于以上探讨,我有几方面关于涂尔干社会整合思想的思考和补充说明:
首先,社会整合指的是社会不同要素、部分结合为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的过程和结果。
其次,社会整合的类型——即机械整合以及有机整合。
机械整合——基于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惩罚措施在于维护集体感情,即为了惩罚而惩罚——社会稳定——典型例子:古代中国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小农经济框架下的乡土社会;
有机整合——社会容量的增大——基于反传统的个人意识和日趋细化的专业化分工——惩罚旨在恢复正常社会秩序——社会稳定——典型例子:近现代西方工业社会。
最后,简要探讨社会整合思想对当前我国社会现状的启示。
一、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道德建设,落实以德治国各项举措。(发挥社会整合过程中的道德驱动力)
二、坚持思想政治领域的一元化以及社会文化领域的多元化相统一。(社会的同质性发展与个体的差异性相结合,协调社会和个人之间的矛盾)
三、现阶段社会各阶层整合过程中要强调宏观调控和统筹兼顾的重要性。(缺少以上两大措施,很容易造成社会矛盾尖锐,阶级分化严重,与社会整合过程背道而驰。我国的脱贫攻坚战正是以上举措的重要落实)






第三组:叶子龙 (2021.1.30—2021.3.30)
【阅读书单】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雇佣劳动与资本》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哥达纲领批判》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在读)
【理解与思考】
概述马克思唯物史观

1 马克思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唯心史观的批判继承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马克思正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了其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德国古典哲学以重思辨著称,强调对于思想的“再思想”。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德国古典哲学流派分为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他们各自都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试图以论战形式胜过对方并超越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局限性。
在黑格尔哲学中,绝对精神是客观独立存在的某种宇宙精神,这种精神实为一种逻辑思维,是脱离了人并与客观世界相分离的,只以概念形式表现出来。换言之,“绝对精神”是世界万物的本源,这样也就不难理解脱胎于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也都认为以宗教、观念、思想为代表的绝对精神统治着现实世界。只不过区别在于老年黑格尔派认同、理解并支持这种统治,而青年黑格尔派则大力反对这种带有严重束缚性质的统治,尤其通过掀起宗教领域的批判过程,认为这种统治会极大地束缚个人自由的享有和潜能的发挥,进而影响个人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合理形成。但是青年黑格尔派通过提出自我意识取代所谓绝对意识将人类自身从宗教枷锁下解放出来、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倾向等观点又不可避免地陷入到用意识来取代意识的唯心主义陷阱中了。
马克思早年也参加过青年黑格尔派活动,但后来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不是绝对精神,也不是主观意识,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的、从事生产劳动的具体的人”。意识是脱胎于人的生产活动并对其具有反作用,而人类历史也正是具体的、客观的、物质的、人的活动所形成和发展的。换言之,历史立足于物质和现实,而非意识。
2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原理的阐述
2.1 “现实的个人及其生产活动”是整个历史的出发点
古今内外,中西方思想大家对有关人的本质的争论和探讨从未有过中断。比如早在先秦的“百家争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以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为代表的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几乎在同时期的古希腊哲学家们也对此问题有了自己的理解,代表人物比如有普罗泰戈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人是理性动物”;柏拉图认为“人是长着两条腿的没有羽毛的动物”;亚里士多德主张“人天生是个政治动物”。自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以来,先后涌现了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思想大家,他们的主张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黑格尔认为“人是绝对精神的客观外化”;而费尔巴哈则主张“人是感性的自然存在”。那么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思考人的问题的呢?这就引出了唯物史观的全新出发点——现实的个人。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无论是所处原始社会还是现代工业社会,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等一系列生命历程阶段各任务的实现首先要基于自然界现实的物质生产资料,具体而言,即就是人类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得、改造并利用自然界的物质生产资料,在满足自身衣食住用行的基本需要的基础上,不断寻求诸如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突破。就像在原始社会,人类按照刀耕火种的生产生活方式,单纯的依靠自然界并直接从中获取和利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存需求。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靠天吃饭”所获得的生产资料愈发不足,因此人们不断改进生产方式,提升生产能力,以获得能够维持整个群体生存的物质资料。于是伴随着之后铁犁牛耕、大机器生产等生产方式的改进,人类先后从奴隶社会依次过渡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同时这一过程也使得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度降低,并具备了改造自然甚至一定程度上征服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提升,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伴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日趋广泛和紧密,人类的历史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展。因此讲,“现实的个人及其生产活动”是整个人类历史的出发点。
2.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础上,认为人类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生产活动”创造的。基于这一前提,马克思给出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其中,社会存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是第二位的。历史唯物主义既反驳了拒绝承认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也反驳了过度夸大社会意识能动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作为社会存在的具体表现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也在不断调整适应中反生变化。总的来讲要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维持一个动态平衡过程,这也必定会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化。就拿人类的生产关系来说,马克思总览古今内外历史,认为人类生产关系从低级到高级将依次经历原始共产主义、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5种生产关系,每一种生产关系都与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时代背景相契合或是失调。由此可见,社会存在会导致新的社会意识产生,新的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另外,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方面,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举个例子来讲,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之路漫长而曲折,其中几个重要的阻碍因素在于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体制、封建制的中央集权思想深入人心、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等等,不正体现了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阻碍作用吗?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又要尊重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反对割裂二者关系,从而避免陷入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我们经常容易混淆的一点是,马克思虽然强调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但并不能直接片面认定经济基础对历史具有决定性作用。换言之,经济基础从来都不是历史发展进步的本质的、唯一的或者说决定性的动力。这时候我们又需要回到前一部分,因为“现实的个人及其生产活动”才是整个历史的出发点。
2.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像我们上边提到的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从低级到高级将依次经历原始共产主义、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5种生产关系,每一次生产关系的发展变革都离不开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升。原始社会阶段,人类只是被动地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料,所从事的生产活动还是简单的狩猎采集,收获为整个部落所有并统一进行分配。原始的、低水平的生产力决定了这种原始的、简单的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相对比较简单。而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伴随着生产力的初步提升,原有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于生产力的发展。尤其后来人类开始选择在固定地域定居生活,于是单从农业领域来讲就出现了农林牧副渔等分工的扩大现象。这种情况下的生产力获得了提升,生产方式也逐渐有所转变,生活资料逐渐有了盈余,私有制也开始出现,于是阶级也就应运而生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常常是以阶级斗争形式表现出来的。在奴隶社会,形成了以奴隶对奴隶主依附关系为代表的的生产关系。当进入封建社会,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和使用,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开垦和解放出来,显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比如奴隶对奴隶主人身依附而无法获得充足劳动力的原有生产关系出现了明显矛盾。为了解放生产力,减轻束缚,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地主阶级逐渐取代奴隶主阶级,逐渐形成了以农民对土地依附关系为特点的生产关系,而人类历史也逐渐从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随着商业市场的不断开拓以及贸易领域的不断拓展,产业分工日益细化。尤其随着两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以工人为代表的大量廉价劳动力依附于工业大生产为特点的新型生产关系逐渐出现。这种情况下自然与原有的农民依附土地的生产关系发生了矛盾,后来资产阶级逐渐取代了地主阶级,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各方障碍,人类社会也水到渠成地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由此可见,一定历史阶段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往往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生产关系或许超前于一定的生产力,也或许滞后于一定的生产力,但都会对生产力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2.4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它们二者的基本概念。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交换形式和分配关系等三个方面,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由该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个部分组成。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政治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构和政党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
其次,之所以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因为无论观念的还是政治的上层建筑都是应经济基础需要应运而生的,且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便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比如在原始氏族社会,由于各个部落形成了生产资料公有化并按需分配的经济基础,所以就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偏向于观念上层建筑的习俗民约来调整和约束个人,缺乏如暴力机关这种政治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私有制开始出现,进而出现了与之相伴相生的阶级。为了维护私有制的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除了出现以私有制为核心的观念上层建筑外,也出现了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具有强制手段的政治上层建筑。另外,不同的经济基础会导致不同的上层建筑出现。比如在奴隶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就是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和以奴隶主阶级思想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封建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就是封建阶级专政的国家和以地主阶级思想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以资产阶级思想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中自然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形成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
最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基础一方面会受到生产力的制约,但另一方面也制约着生产力。一定历史阶段下,当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后,会受到旧有的生产关系的制约,所以为了推动生产力的向前发展,摆脱这种落后的生产关系束缚,就需要调整观念上层建筑或是政治上层建筑,使之为新的生产力服务和发挥作用。通常调整方式包括两种,即改革或是革命。同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下往往通过改革调整,不同社会意识形态进行调整则往往借助于革命手段。
2.5 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展望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历史运动,实现的话需要基于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世界历史两个必要条件才行。不同于资本主义下的异化劳动,随着分工的高度发达和细化,劳动者劳动仅为了获取维持其生存所需的基本生活资料,而且只能按照分工所划分的职业方向劳动,无法自由、全面地发展自己,就比如猎人、渔夫只能在职业分工领域内劳动而无法做到打猎或者打鱼的同时,兼顾其它职业。而共产主义则是要实现人的自由性和全面性发展,主张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克服民族的、地域的限制。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不被局限在某个职业领域内,从而能够按照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全方位自由发展。





第三组:叶子龙 (2020.12.5—2021.1.19)
【阅读书单】
《社会学方法准则》
《教育与社会学》
《道德教育》
《爱弥儿》上卷
《爱弥儿》下卷
《教育思想的演进》(在读)
【理解与思考】
1、对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思考;
在涂尔干看来,社会事实既区别于心理学中的个体概念,也区别于生物学方面的有机体概念。但毋庸置疑地是,社会事实是一种客观的物,是一种存在于个体意识之外的、不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可以独立发挥作用的某些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判定社会事实的三方面属性:首先,社会事实具有客观性。作为独立于人的意志的自然产物,这是其基本属性。但涂尔干同时也指出了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一定误区,会简单认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事实是人类活动的产物,那么社会事实难免会带有人的主观性特征,时而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很多时候要将社会现象从大脑中形成的被意识加工过的现象本身剥离出来,从而进行考察。其次,社会事实具有强制性。由于它独立于个人意志,但却是社会成员集体意志下的产物,集体具有迫使个人服从的强制力,而这种强制力所依靠的保障性措施就在于——(社会)惩罚。最后,社会事实具有独立性。社会事实是一种客观的物,是一种存在于个体意识之外的、不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可以独立发挥作用的某些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
这也就要求研究者们在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避免自己的主观性和经验性,做到价值中立才能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这也是接下来实证主义研究的基础。
2、对卢梭《爱弥儿》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思考;
卢梭通过塑造“爱弥儿”这个他假设直接教导的对象了,将他所主张的教育理念全部融入到对爱弥儿的教育过程中,提出家长和老师们应当重视儿童教育,从孩童时期开始,并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而非待其长大之后才重视他的教育问题。另外,卢梭坚持主张教育应当顺其自然,不能与儿童本性背道而驰,要从小培养出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
卢梭也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如何生活,这是教育的重点任务,教育使人意识到,活着只是一种状态,要想活得有意义,就要用心感悟,这与后来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其拥有多少年的寿命,而在于它是否在世间留下痕迹。纵观古今中外,有人逝世后仍然被人念念不忘。而有人消极低迷,最后悄无声息地去了,几乎没有留下一点痕迹。人生要活的丰富还是无趣,这点取决于个人选择,而要想做出最科学,最客观,最实用的选择,必须依托所受教育。
卢梭通过对爱弥儿不同阶段教育的论述,将它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分为五卷内容加以论述。
第一卷强调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卢梭认为并指出,新生儿、幼儿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是最关键的。当然如果结合我国国情来看,我个人不太认同这一观点,我国当前的教育中心还是在基础教育上,要在基础教育上进一步发展继续教育是近年来学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当然幼儿教育并不是不重要,幼年期有个健全的体魄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要接受一个好的教育,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这将是一切的前提。教育能使一个人学会使用自己与生俱来的本领,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从一个一无是处的“无用之人”逐渐变为一个有用的、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有价值的人,即教育就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如若不然,摒弃教育,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毫无意义,直至死去,没有丝毫曾经生存的痕迹。而要想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的要求,即“必须言行一致,并毅然决然地坚持这个主张。”对于一个想有所成就的人的要求,体现了要提升自身素质,自律、自省,要有恒心。这种要求对于此时此刻的我们来说,仍然很适用。教育使人培养出素养,有了心理变化、内心想法,帮助我们完成个体的个性化和现代化,这对我们的生活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第二卷强调了感官教育的重要性。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尚处于理性睡眠期,此时应加强对他们心灵健康成长的教育引导。其实,人的性格、气质培养的关键期在儿童期,所以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儿童的教育上,使儿童形成健全人格,长大后也会成为一个我们所期望的人。此外,教师和家长也必须受过一定的教育,试问一个从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又怎么能够把孩子培养好呢?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使儿童得到发展的主要的教育方式,良好的环境和专业化的引导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到巨大的影响。除此之外,他主张这一时期的教育要顺其自然,家长和老师不宜过多干涉,自然而然才是最好的。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以为知。所以这时候的教育要帮助他们培养成一颗谦逊的心去待人处事,这点至关重要,哪怕他不是一个博学的人。
第三卷则围绕智育教育展开论述。卢梭认为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人潜力最大的时期,所以老师和家长应该将智育教育作为对这一阶段孩子培养的主要内容。这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要让他们自己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发现,而非单纯依靠我们的告知,即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一阶段主要是引导儿童进行发现学习、建构学习,这一思想直到今天也具有非凡的意义。只要让他们具有了好好学习的想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遇到问题时能通过自己的尝试获取经验,学以致用,从而激发自己的潜力,这样的效果岂不更好吗?要使他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就要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培养孩子进行有价值的知识迁移。我们要看他所学习和接受的内容能否为他所用,对这一阶段的孩子进行教育,要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第四卷中,卢梭指出了这样一阶段是十五到二十岁的青春期向青年期过渡阶段。这一阶段对个人的意义是重大的,因为这一阶段是一个人迈向社会前的最后准备阶段。对于这一时期孩子的教育,卢梭认为应该给他们灌输至善至美、高尚诚信等博爱思想。毕竟,一个有才无德的人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要远大于一个平庸的人。例如我们当前社会出现的一些高智商犯罪现象,某化学博士躲在穷乡僻壤的山沟里给一些不良商贩提炼地沟油,牟取暴利。一定程度上讲,他的犯罪严重性要比那些贩卖地沟油的不良商贩还要严重。所以说,在这一阶段加强对青年人的品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要注意,与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有很大不同,对于此时的青年来说,它们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行为的能力,对规则有了更新的认识,认为规则是可以被改变的,所以有时候一些理念性的思想教育他们听不进去,或者达不到预期效果。这时可以借助法律法规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加以规范。
在第五卷中,卢梭不再是如之前四卷中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而给出相应的教育方法。这一卷主要围绕女子教育以及青年之间的爱情教育两方面内容加以论述。在封建制度下的中西方,女子权力始终是远不如男权的。例如古代中国,在传统伦理三纲五常的约束下,女子基本要遵循“三从四德”的要求。另外,“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思想在传统封建社会人们心中也是根深蒂固。只要少数贵族或者富商家庭中的女子有幸可以接受一定教育,熟练琴棋书画,但接受这些教育的初衷也并非她们本意,而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相夫教子的客观要求。对于此类现象,卢梭认为虽然男女有别,相对应的教育方法也可以有所差别,但这并不意味着受教育权利有所差别,女子也应该享有受教育权,反对和批判封建制度下剥夺女子受教育权的现象。
此外,爱情是青年时期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在由青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逐渐展现出一些成人初显期的特征。他们此时已经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具备一套为人处世方法,但或许迫于经验不足,外界环境压力以及对朦胧的爱情认识不够全面、透彻,可能会遇到迷茫,甚至一定程度上遇到挫折和打击。卢梭指出,家长和老师们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不应一味反对,可以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使青年们明白什么是爱情,爱情的价值以及其要承担的责任是什么,如何对待爱情等问题,使青年形成一套科学、客观的思考判断标准,这对以后他们的爱情行为会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爱弥尔》浓缩着卢梭的教育理念,概括来讲,一方面从孩童时期就应当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对其进行教育,而非拖至长大成人之后。另一方面,教育应当顺其自然,不应与孩童本性相悖,主张自主学习。前者我不觉得有什么太大争议,不过后者谈到应当将教育视为自然生长而不加以强行干涉是否过于偏激和片面呢?诚然我们应当承认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但失去一些科学的必要的有意义的引导岂非会令本就该自由自在却又理解力不及成人的孩童难以回归到教育的正轨?又或者将多绕很多弯路才得以实现。不过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主张天性至上,顺其自然的教育理念何尝不是对封建社会天主教会在思想文化领域一元化统治地位的挑战呢?由此可见其时代性的需要。





第三组:叶子龙 (10.23——11.30)
【阅读书单】
《自然辩证法》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精英的兴衰》
《乡土中国》
《在野之学》(在读)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在读)
【理解与思考】
1、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思考;
《自然辩证法》是一部揭示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和联系的著作,恩格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通过对生命起源以及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描绘,以物质永恒运动思想为指导,论证了自然界万事万物均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这是自然界的规律。
这本著作中内容比较丰富,尤其恩格斯分别论述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等专业学科与辩证法的联系,在此我们不对这些内容做过多探讨,我主要想从中跟大家讨论《劳动从猿到人转变的作用》这一重要论文的学习感想。
谈到劳动从猿到人转变的作用,我们或许首先应该思考的是劳动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读完这篇著作,我觉得劳动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是辩证的。即劳动因人而产生,并得以发展。包括劳动对象、劳动主体、劳动形式、劳动产出、劳动内容等等;人因劳动而生存;人类凭借劳动这一法宝,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适应自然,甚至想着去征服、支配自然。
那么问题又来了,什么是劳动?为什么说劳动因人而产生而非动物?劳动又是如何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
简言之,劳动是人类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是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和劳动价值的人类活动,是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通常我们会将劳动习惯上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所以说劳动是因人类而产生,那是因为劳动是一种伴随着人类意识能动性的活动,而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基础是人脑,所以说劳动是人类活动。自然界的动物们更多仅仅只能顺应自然,通过本能来获取生存资料来维持生存,所以漫长时间过去之后,基本大多数动物在生理构造、本能习性等方面与无数岁月前的祖先们没什么差别,可以说完全是受自然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么一种自然法则支配。但是人类呢?自从人类尚处于猿人阶段且在采摘、狩猎等过程中逐渐懂得并开始利用某些工具,到后来制造一些简易工具,工具构造和使用也逐渐由简单到复杂,人类也从在自然界中艰难求生存,到慢慢适应自然,再到后来懂得并且利用自然规律来支配自然,使得自然能够以人类为主、为人类所用。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人与动物的又一本质区别,而这一切正是基于劳动。
劳动在这一过程中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更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像从最初的刀耕火种时期开始,人类逐渐从采摘、打猎发展到精耕细作的种植农业,随后农林牧副渔等副业也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后边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劳动形式、内容等日益多元化,农业活动在日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更出现了手工业、商业活动,而劳动也逐渐从物质层面过渡到精神层面,产生了文化、艺术以及法律、科学,民族和国家的确立和发展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一步趋于完善。随着人类在劳动过程的逐步突破,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也更加深入。人类社会随生产力的发展也从原始阶段、农耕阶段迈入工业蒸汽时代,再到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直到步入今天的智能时代,整个已经呈现出一副人类通过支配大自然使之为其服务并取得巨大胜利的乐观前景,而这一切都是基于人类艰苦卓绝的劳动过程。
在从猿到人转变的这一漫长过程中,劳动通过促成人类“手”的解放、手脚等肢体分工协作、大脑进化、智力提升等,从而保证了“人”成为了现代意义上的人。毕竟作为现代人类特征的一切东西——思维、手工、语言等都是在基于劳动,改变自然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从以上分析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人和劳动之间的关系即辩证的、相互依存而又共同促进。基于此,我们也需要警醒人类需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因为这也是保护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过程。当前新冠疫情进入了常态化阶段,我们立足于此,回首过去会发现,诸如近年来出现的各种如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再比如非典、埃博拉、禽流感等夺走人类生命的疫情面前,人类在众志成城、共赴艰难的同时,更应该不断反思,维持社会发展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平衡,这也是本篇著作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2、对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思考;
涂尔干在开篇即指出了这么一个研究思路或者说道理,要想得到一个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那就需要从它的最原始形态来进行研究,而事物最原始形态就具有的性质或者说状态,无疑是这个事物的本质和核心。随后在这一基础上可能会有很多的加工和丰富,但无论如何变化,其本质和核心不会变,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吧。即要想了解和探究事物的本质,就要追本溯源。基于这么一个研究思路,涂尔干开展了对澳洲原始部落等类似原始宗教活动的研究,并得出一些结论。
在涂尔干看来,宗教活动的最基本意义是形成并维系生活过程中人们之间的共同意识,从而提高社会成员的参与度,增加社会活力。基于现代视角下,一些原始部落的宗教仪式哪怕看起来确实很离谱,但它也有其一定程度上合理的一面,也可以理解为它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任何事物的存在必有其存在的需要或者说合理性,也就是存在即合理。虽然说现代社会似乎已经淡化了宗教生活对现代化社会生活的影响,但事实上,宗教生活并未离我们远去,它仅仅是隐藏起来并且换了一种形式而已,只是我们并没有察觉到。另外,宗教的本质性功能从未过时,更何谈消亡呢?即形成并维系生活过程中人们之间的共同意识,从而提高社会成员的参与度,增加社会活力这一功能。通过这一宗教基本功能的作用发挥,人们可以意识到个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是个人相互联结组成的一个整体。可能大多数时候集体氛围比较平静,长此以往,集体凝聚力会有所削弱。这时可以通过一些容易引起成员共鸣的各种形式的狂欢活动,来激发成员的参与意识,进而提高参与度,增加社会活力。
现代社会中,传统意义上或者说我们狭义上所认为宗教生活并不常见了,但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早已日益碎片化,并融入到平时生活中,比如各种形式的集体性聚会,生日聚会、同学聚会以及各种应酬性质的聚会等等。本质来说,这些都是增添集体活力,加强集体凝聚力的活动,从这一点来讲,本身与宗教活动没有本质的区别,可以将其理解为宗教发展到现代所产生的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何况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现代很多节日活动最初的原始形态都是来自宗教活动,比如西方的圣诞节、复活节,再比如我们中国的春节、清明节等。也许我们对此早已经习以为常,但不能说这些形式的活动没有发挥类似宗教活动的功能,也不能否认其功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们都需要通过开展一些集体性、仪式性活动来激发共同意识和情感。这种意识或者说情感可以是家族性的(如全家共聚中秋团圆节)、也可以是民族性的(如清明节公祭轩辕黄帝)、更可以是国家性的(全民欢聚十一国庆节)等等。通过这些节日活动,能够激发集体意识,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增添社会活力。难以想象没有这些欢聚性质活动的集体该怎么样发展?又能持续存在多久?
科学之所以能取代传统意义的宗教并成为科学,是因为我们相信科学,相信它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随着现代专业教育体系愈加完善,现在也有出现宗教学等相关专业。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宗教相关内容,包括其仪式、活动、基本功能等内容都属于科学了呢?如果是科学,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并更好发挥其功能呢?如果其不算科学,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
3、对帕累托《精英的兴衰》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思考;
如果说马克思认为人类的一切历史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那么帕累托就认为人类历史是一部精英统治下并且持续更替的历史。精英统治并非一成不变,其必然伴随着特定时代和特定阶段的精英兴起和衰落的循环往复。就如同新事物必然会取代旧事物一样,新精英也必然会基于其科学的、先进的、更符合社会民众所需的思想,一步步蚕食旧精英阶层(一般也就是当前统治阶层)的势力和影响力,直至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旧精英阶层最终被新精英阶层完全取而代之。随着新精英阶层一步步发展,取得巅峰之后又不断衰弱下去成为旧精英阶层,又等待着历史安排的下一个取而代之的新精英阶层,如此反反复复,构成了整部人类历史。
另外,帕累托在本书中提到了人类大部分行为并非源于逻辑推理,而是源于感情冲动。事实上,我们有时候常常将基于理性基础上的前者与基于感性基础上的后者对立起来,毕竟前者属于客观现象,后者则属于主观行为。可有时候很多人都没有理由地坚持后者,比如出于感性上的情感泛滥,哪怕不惜损己利他,也要劳心劳力地为之服务,即便旁人告诉他怎么样才是对他有利的,他也不大能听进去。于是,就很容易理解旧精英阶层在利他主义、人道主义、博爱思想等的指导下,他们为何会不遗余力却又乐此不疲地帮助他们的敌人——正日益强大起来并时刻准备取代他们的新精英阶层了。也许衰落中的旧精英阶层企图幻想着借用人道主义的外衣来感化他们的反对者,继而维持统治。可归根到底而言,新旧精英阶层在指导思想 、资源争夺、民众支持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具有不可调和性。援引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锐意进取,敢于斗争,追求卓越,永不言败,从来都是强者的精神特质,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所需要的精神动力,而弱者不配拥有。再说说新旧精英阶层,旧精英坐拥大量财富、权力,进取心和斗志普遍早已在纸醉金迷中磨损殆尽,遇到事欺软怕硬,也在让步和妥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反观新精英阶层,就跟当初的旧精英阶层一样,筚路蓝缕,不畏强权,敢于斗争,永不言弃。加上旧精英阶层对新精英阶层有意无意地“支持”和“照顾”,于是,前者实力越来越弱,后者实力则越来越强。在优胜劣汰,强者生存的法则指挥下,也就不难理解前者一定会被后者所取代了。
当然我们可以对帕累托的精英理论保留意见,尤其对于他所认为的——人类大部分行为并非源于逻辑推理,而是源于感情这一论断,似乎夸大了个人的主观作用,历史的发展受到新旧精英阶层循环往复过程中的“感情用事”,偏向了历史唯心主义范畴。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其研究角度和思路也为我们分析社会政治和社会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三组:叶子龙 (9.21—10.23)
【阅读书单】
《社会分工论》
《社会学与哲学》
《原始分类》
《共产党宣言》
《自然辩证法》(在读)
【理解与思考】
1、对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思考;
在涂尔干看来,现代社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即为其社会分工,通过培养和提升个人的专业性,使得个体彼此之间相互依赖,从而实现社会团结。这点不同于古代社会以集体意识为核心形成凝聚力,实现和维持社会团结。无论古今中外,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凝聚力的社会该如何维持下去。不管是传统社会基于集体意识,还是现代社会基于专业分工,都需要形成凝聚力进而实现社会团结,这样才能保证一个社会运行的合理有序。
具体来讲,我们首先要知道传统社会中形成凝聚力进而实现社会团结所基于的集体意识,指的是一般社会成员共同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传统社会里,毫无疑问机械团结占主导地位。因为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人与人之间同质性很强,也极易形成具有普遍性特征的集体意识,每一位社会成员都默认集体意识指导下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道德伦理等标准,任何一种对集体意识的背离都会被看作是离经叛道的表现,将要受到社会团结外显形式,也就是法律的惩罚和矫正。传统社会下的机械团结,法律特征更多表现为压制性制裁特征。之所以称其为压制性制裁,是因为法律以刑法为代表,表现为需要建立在痛苦之上的,或者至少要给犯人带来一定的损失。毕竟这种压制性制裁法的目的一方面就是要损害犯人的财产、名誉、生命和自由,或者剥夺犯人所享用的某些事物的权利。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维护集体意识来极力维持社会的凝聚力和社会团结。就比如宗教信仰。倘若违反宗教法规,即便没有损害某个或者某些个人的利益,却仍然免不了遭致严厉的制裁,比如为了宣扬和维护日心说而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科学斗士布鲁诺。另外,传统社会中有时对犯罪的惩罚不仅牵扯到本人,还要涉及其亲属,中国古代的连坐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不过在涂尔干看来,机械团结下的社会属于低级社会,低级社会下的法律都具有压制性制裁特征,为维护社会习俗、道德、纲常伦理等集体意识的产物而存在。就比如传统中国社会,儒家思想作为一种集体意识,形成了包括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等要求全体社会成员遵守的社会标准,长此以来,形成了像人治重于法治、中庸和平之道、重农抑商等传统社会特征,社会强调道德文化功能,经济功能受到较大歧视,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标准不正是对这一特征恰如其分的证明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当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进一步增加之后,人类社会逐渐迈入高等社会,城镇数量逐渐增加,人口趋于集中,尤其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来,生产力已得到充分提高,因分工越发细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越发频繁,而且突破了原有的地域和血缘限制,这种情况下的每个社会成员个性越来越彰显,行为也更趋近于专业化,集体意识对个人的约束力进一步被削弱。
如果按照这么一层意思来理解的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劳动分工降低了集体意识呢?但集体意识使社会凝聚力产生以及实现社会团结的前提,这么讲的话岂不是自相矛盾?按照涂尔干的说法,这种由分工形成的团结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机械团结,因为大工业时代冲垮了传统意义上的小工厂和小作坊,造成原有的类似于手工业者的群体发生个体与原有集体(如小作坊)的分离,而不得不依靠于大工厂,但不同劳动工序、行业之间,必然发生沟通、协作、交换,这是生产的必然性要求,由此形成新的、更稳定的团结纽带。这种团结,又称作有机团结,法律形式上为区别于压制性制裁的恢复性制裁,常见的法律比如民法、商业法、宪法等,按照涂尔干所讲,这种法律制裁“并不一定会给犯人带来痛苦,它的目的只在于拨乱反正,即把已经变得混乱不堪的关系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集体意识和集体感情影响力的削弱,是生产力发展以及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导致的必然结果。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只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才会产生分工。而这种分工,也会形成新的更加稳固的社会团结。
2、对《共产党宣言》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思考;
谈起《共产党宣言》这部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我们大家也都不陌生。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在于: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又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原始社会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生产力低下,人类集体捕猎、采摘食物,以此维持生存,属于低级公有制。参考我们中国历史来理解,我国夏商周时期正处于奴隶社会,也处于青铜器时期,生产力获得了一定发展。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大统一,定都咸阳称皇帝之后,标志着我国迈入封建社会阶段,铁犁牛耕的推广和使用也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随着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人类迈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更是得到飞跃发展。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生产资料不断增加,伴随着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私有制开始出现,这也直接导致了阶级的出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属于阶级社会。我们需要先明白什么是阶级?阶级是指相同经济利益的人组成的利益集团。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阶级。就比如奴隶社会主要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斗争;封建社会主要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斗争;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斗争。由于各阶级经济利益不同,因此可以说阶级关系是根本对立和不可调和的。换言之,被剥削阶级一定会通过起义、革命等暴力手段推翻剥削阶级统治,而这一过程正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最后,马克思作出了历史性论断,无产阶级一定能通过革命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第三组:叶子龙 (8月—9月)
【阅读书单】
《古犹太教》
《印度的宗教》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自杀论》
《社会分工论》(在读)
《大国崛起》(在读)
【理解与思考】
1、韦伯宗教学思想的理解与思考(接上次的补充);
读完韦伯《古犹太教》这本书,感觉整个过程纯粹是看热闹了,由于对犹太教经典及历史之前几乎从未接触过,因此很多地方都是快速翻过。韦伯《印度的宗教》一书中,对种姓制度的描述占了相当大的篇幅。读完不难发现,印度的种姓制度分层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按照职业划分。就像垄断神职的婆罗门阶层,韦伯认为印度教是属于氏族卡里斯玛(卡里斯玛角色由大祭司扮演),由于婆罗门垄断了神职,所以印度教又可称为婆罗门教。作为一个封闭性的制度,种姓制度实际上也是婆罗门思想的产物,并且结合婆罗门强大而深入的影响力,从而具有如此优势的支配性,导致印度社会所有阶层不得不按照种姓制度来界定自己的阶层,且种姓世袭,不易更改,低阶层上升基本不可能。另外,种姓制度的最大特征在于职业世袭和内部通婚,长此以往的固步自封过程,这明显不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印度社会又怎么可能诞生出现代资本主义发展要素,并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呢?
2、对《自杀论》的理解与思考;
《自杀论》是涂尔干的代表作,书中因为涉及到大量的数据比对和分析推理过程,故也是实证主义的代表作。比如第一编中探讨非社会性因素对自杀的影响,通过包括精神错乱、酗酒、气候等非社会性因素与各国自杀率数据之间的对比分析,然后得出结论,即非社会性因素与自杀并未存在逻辑上的直接关联性。 
可能我们会觉得涂尔干用大量篇幅的数据分析来论证精神错乱等因素对自杀率的影响会显得过于冗杂,直接简要给出必要数据然后得出结论难道不更方便吗?因为有些论证内容或许在我们看来无需用大量篇幅来说明。不过,这也正是实证主义的特点,区别于主观意识建构的解释范式,每一个论证过程都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一方面更加通俗易懂;另一方面,也觉得更有逻辑性和条理性。
对自杀类型的讨论是本书的核心部分,主要涉及到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以及反常自杀三方面的讨论。前两者似乎很容易理解和找到例子,对比着理解,如果说利己主义自杀是因为个人有较强的个性,并形成和服从强有力的自我同一性,以至与社会脱节;那利他主义自杀就可以理解为个人性格相对软弱,与集体或者社会过分融入,甚至融为一体,这样难免会陷入一荣俱荣,一陨俱陨的尴尬境地。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上层社会以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自杀意识会更强烈,乍然一想,还难免疑惑。毕竟这类群体不仅衣食住行用等物质条件有保障,另外接受的高等教育培养也有助于将其塑造成一名有思想内涵,人格健全的人。可仔细想想,也可以这么理解,这一群体之所以利己主义自杀倾向相对严重,正源于其生活层次较高,追求不再停留于表层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满足上,而致力于精神追求,然后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个性鲜明并且与社会有时候会形成激烈冲突的个性,导致了自杀倾向进一步趋于严重。这一群体的利他主义自杀也容易理解,姑且将其看作是义务性利他主义自杀,就比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三纲五常伦理影响下,形成了包括“主辱臣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驾崩,近臣陪葬”等义务性自杀类型。
关于利他主义自杀,似乎有时不大好做评判。如果说像上边提到的“主辱臣死”这类自杀,我们还可以批评他迂腐,那再比如战争年代一名受伤被俘即将面临酷刑以及有背叛信仰和国家的风险的这么一种境遇下的士兵选择自杀,以此来规避背叛的风险以及遭受的诘责,这种自杀何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呢?不同于利他主义自杀,关于利己主义自杀,似乎很多情况下都没有那么多的争议,舆论也大都是一面倒的批评态度。就比如前不久引发热讨的某985硕士自杀殉情一事。因为遭遇失恋,所以选择自杀。看起来,这二者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失恋是作为结果的自杀的因。可细细琢磨,尤其在对当事人生平事迹、成长历程等的深入了解后,我们不难发现当事人所处的原生家庭、成长历程、社会关系对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并且对其本人而言更多还是负面影响,长此以往,当事人也变得更加缺乏自信、内心自卑、个性怯懦、甚至有些抑郁,越发不想与他人交流,生活圈子也显得很封闭,所有的痛苦、挫折也大多选择自我消化,各种集体对其约束和控制作用也显得很有限。而这种时候再加上失恋,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般,令其最终绝望并选择放弃生命。我们看到大多评论都是围绕当事人个人比如心理素质不佳、抗逆力差、责任意识淡漠、性格孤僻等等角度展开讨论,很少会从集体角度来探讨当事人的自杀。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来讨论,一方面,首先我们需要承认当事人是存在一定的个人问题,比如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流沟通,减压技巧缺乏等等;但另一方面,人在情境中,并且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不同的集体中,每一集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整合度,比如家庭、工作单位、社区以及社工机构这类社会组织等等,如果这些集体能适当提升社会控制和社会整合,给予个别疏远集体甚至孤立的个体以适当的关心和帮助,将其重新纳入集体的范畴中,是不是更容易帮助个人提升自我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力,更好融入集体,有效减轻自杀意识呢?
关于对自杀的应对和预防,涂尔干也给出了一定的建议,比如提升社会自杀容忍度、惩罚自杀者、对个体进行开导和心理辅导、发挥好家庭、行会等集体对个人的积极约束力和控制力等。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应重视集体建设,发挥好集体对个人的积极控制和整合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个人加强人际交往,提高抗逆力,积极融入集体生活,在家庭、学校、单位等找到归属感,积累更多的亲情、友情、爱情,使自己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珍爱生命,远离自杀。
3、有关《大国崛起》(葡萄牙)的理解和思考;
三个月以来的社会学经典阅读过程中,一方面感觉内容有些晦涩难懂、枯燥乏味,有时阅读久了难免会感觉到很疲惫;另一方面在阅读过程中也深感自己知识面的狭窄,缺乏一些必备史学基础的积累和沉淀。因此抱着调节读书状态和节奏,适当积累一些历史知识的目的阅读《大国崛起》一书。
对于葡萄牙这个国家说起来我们并不陌生,世纪之交之际我们国家才从其手中收回了阔别已久的澳门地区。论国际影响力、国家综合国力,葡萄牙还远比不上英国、法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但正是它首先拉开了地理大发现以及殖民时代的帷幕,也曾经建立起一个横跨亚、欧、非、美四大洲的海上帝国,但其本身却只是一个本土面积只有九万多平方公里,坐落于欧洲大陆西南端的“小国”,这不得不让人感觉历史的不可思议。作为一个临海的小国家,葡萄牙的劣势显而易见,小国寡民、耕地不足、土地贫瘠、军事力量后继乏力等等,但其却能扬长避短,利用临海的优越地理条件,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充分发扬冒险精神,敢于寻求突破,政府的大力支持,合纵联合的外交政策等,使得葡萄牙迅速崛起,成为人类历史上海洋时代的引领者。即便限于自身固有的局限性、领导者个人能力所限、世界格局的变化等原因,葡萄牙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但其这种进取精神和冒险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第三组:叶子龙 (7月—8月)
【阅读书单】
《社会科学方法论》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宗教社会学》
《宗教与世界》
《中国的宗教》
【理解与思考】
1、社会科学价值无涉和价值关联的理解与思考;
价值无涉,指科学研究等工作不使用价值判断,只采用逻辑判断,即客观地说明“事实是什么”,“事物是如何变化的”,不夹杂任何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韦伯倡导价值无涉主要针对当时德国学术界演讲式的教学方式,教授们借讲台有意无意会借“科学之名”宣扬包装着个人价值判断的内容。在韦伯看来,学术应该作为一种志业,而非一种工具。另外,价值无涉概念常常也会用于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中,更多称为价值中立。
我认为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中的价值中立原则与学术研究中的价值中立原则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前者强调对求助者的非指导性,坚持价值中立是为了实现求助者的助人自助;而后者则是为了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另外,我认为学术研究或教学过程中的价值无涉原则更多是应然而非必然,相对而非绝对。就比如课堂上,老师们固然可以坚持价值中立原则,从客观理论知识出发,引导学生从事学习和研究工作。但是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适当地加入自己的价值判断是不是更容易引导学生们入门呢?自然或许也会更容易使学生理解老师的重点和核心,从而更好地进步。
2、韦伯宗教学思想的理解与思考;
近期主要阅读韦伯宗教学相关内容。在刚开始进入韦伯宗教学系列著作的阅读时,可能难免会出现一般无神论者都会面临的情况,即过于纠结各宗教的教义,或是一些仪式等,这样主观上不免有些排斥,后边抛开这些想法,深入阅读下去会发现,宗教并非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文化现象,在韦伯看来,宗教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深远。
就比如佛教主张来世说,认为众生皆苦,鼓励人们无欲无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人们追求更高生产力的积极性,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基督教(尤其指区别于天主教的基督新教)的思想相对比较入世,人们争做上帝财富的守护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解决了生产力发展积极性的问题。对此,或许就容易理解韦伯为何如此推崇基督新教理性化了。因为在韦伯看来,只有基督新教理性化指导下的西方才能产生合理的经济体系,才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而《中国的宗教》一文中,韦伯是想证明,中国之所以没能成功地发展出西方式的理性化资本主义,是因为被统治者官方扶植推崇的儒教(或许我们更习惯性称其为儒家思想)缺乏类似于基督新教伦理那样的能够指导和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宗教内涵。在此,我们首先界定一下新教伦理的内涵。在韦伯看来,新教伦理应基于加尔文主义的看法,即强调努力工作是一个人的使命,世俗的成功可以作为个人超度的一个标志。在这种伦理导向下,显而易见,基督新教徒远比天主教徒更注重实效工作,基于此,对于“为什么是新教而不是天主教促进产生了资本主义精神?”或许更容易理解了。因为天主教伦理本身是宣称出世禁欲主义的,更强调对上帝的信仰通过冥想、禁欲、苦行等途径获得拯救,而财富会导致人享乐腐化堕落,故主张反对一切逐利的商业行为。这有些类似于我们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官方始终推崇的重农抑商政策。只不过前者是由宗教或者说教会基于宗教伦理所推行的,而后者则是由统治者基于政策和行政命令自上而下推行。但二者的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维系各自统治的需要。
然后,我们又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儒家思想要为中国未产生理性化资本主义而负主要责任。但是,换个角度思考儒家本来就是中国封建传统社会的产物,其三纲五常、中庸思想、科举制等本就是为适应传统封建社会而诞生的,而且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也曾创造了灿烂文明并长期领先于世界。从这一角度来讲,儒家似乎不应为中国未产生资本主义来完全背锅承责,毕竟儒家文化本就不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更不是为资本义而生的。
另外,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指的是一种带有功利主义色彩以增加资本本身为目的,累积个人资本的责任,并且将积累的资本用于社会再生产而不是个人消费。资本主义精神同时带有资产阶级文化色彩,个人只要能够在经济制度下以合法途径赚钱,就是擅长于某种天职的表现。而新教之所以能促进形成资本主义精神,是因为宗教改革之后,更强调关注现实社会,关注人的生活,把人们的视野从宗教生活层面拉回人间,使人们积极追求现世的幸福,鼓励人们努力奋斗,实现发财致富,这些主张毫无疑问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
但事实上,韦伯所分析的新教伦理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诸如勤奋工作,诚实守信,节俭戒奢等品质在传统中国儒家思想中并不少见。那么又说回来了,中国没能产生资本主义就不能完全归结于儒家思想。
从历史层面来看,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方面,新航路开辟后,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两次工业革命更是将资本主义经济推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政治方面,17—19世纪中的西欧诸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这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激发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也带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当时的中国,政治上,由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并且重农抑商,加上不稳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思想文化上还有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儒家思想对社会大众的思想钳制。我们并不否认儒家思想对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归根结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传统社会中作为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所起的作用始终是有限的,倘若全部归因于儒家思想,那岂不是犯了意识决定论的唯心主义错误?
当然,基于唯物史观来认识韦伯的宗教学思想本身就值得商榷,我们也不得不佩服韦伯这位社会学大家渊博的知识积累,同时也为我们学习、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





叶子龙读书报告
2020年6月—2020年7月

【书单】
1.《学术与政治》
2.《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
3.《非正当性的支配》
4. 《法律社会学》
5. 《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读)

【理解和思考】
一、学术之可为与不可为
  韦伯在《以学术为业》的演讲中,一开始先跟读者探讨学术工作的外部条件,告诫年轻的学生们从事学术工作之艰难。因为学术工作依赖于一定的制度环境,而韦伯所处时代的德国显然缺乏制度完善、运行合理的制度环境,学术圈就跟象牙塔一般等级森严,初出茅庐的青年学子们想要在学术之路上出人头地,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往往艰辛而漫长,任重而道远,并且时常需要寄托于命运的眷顾。韦伯关于学术工作外部条件严峻现状的描述无疑是给渴望献身学术的年轻人泼冷水。那既然学术工作投入大回报小,付出与回报完全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那年轻人何必再去选择这条艰辛之路呢?事实上,坚持走学术之路的年轻人不仅有,而且大有人在,且不乏一些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难不成他们都有命运的眷顾?
  显然不是这样的。韦伯对此提出了与外部条件相对应的内心支持条件,即基于兴趣的激情与热爱。如果说将学术作为毕生追求的志业、信仰,似乎这样很容易理解学术之可为了。但前提是,学术得有能成为我们志业的价值和筹码啊,或者说学术因何能引发我们的激情与热爱,使我们愿意将其作为志业、信仰去努力追逐实现呢?
  我们大多数人或许都理所应当地认为学术它有价值意义,比如可以带给有学术成就的人以金钱、鲜花和掌声,能够使人实现人生价值,获得完满人生。韦伯却不这么认为,他明确指出“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因为科学没有提供给我们任何终极答案。“我们应该做什么,应当如何生活?”这一终极问题需根据个人对生命所持的终极态度(如接受或是拒绝)来进行解释,比如在医学科学领域讨论是否让垂死的病人活着,在法律科学领域讨论什么具有法律效力问题。显然,科学以及基于科学知识的学术研究有其不可为的地方,至少就无法直接使我们摆脱诸如伦理困境等问题。但毋庸置疑的是,科学和学术会提供给我们知识和方法,帮助我们保持理智和头脑清明,在忠于自己本心的基础上,从而更接近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韦伯的支配理论
  关于支配,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某些具体命令或者全部命令得到群体及全部成员服从的概率。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支配形式都应该基于一定的动机,而不仅仅立足于经济目的,并且行使支配权往往会有一个基于物质利益、情感纽带或是习俗文化的特定群体,群体成员基于各自动机而服从上司。由于个人动机类型及程度的差异,通常支配过程还需要一些正当性或非正当性信任。正当性支配的三种纯粹类型包括理性化基础(理性基础上,基于对已制定的规则之合法性的信仰,以及对享有权威根据这些规则发号施令者之权利(合法权威)的信仰)、传统型基础(传统基础上,基于对悠久传统的神圣性以及根据这些传统行使权威者的正当性(传统权威)的牢固信仰)以及卡里斯玛型基础(超凡魅力的基础上,基于对某个个人的罕见神性、英雄品质或者典范特性以及对他所启示或创立的规范模式或秩序(超凡魅力型权威)的忠诚),而非正当性支配在韦伯看来,指排除或限制了君主权力基础上的政治上建构起来的政治团体,团体成员多为以政治为业的政治家们,与正当性支配的几种类型截然不同。非正当性支配的发展也得益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推行以及城市共同体的形成。正当性支配与非正当性支配无疑是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合史料,了解韦伯所处的历史大背景,或许我们不难理解1870年普法战争后的德国,它是以王朝战争形式来实现统一并发展资本主义的。另外,当时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奉行权威优于议会的铁血治国原则,这尤其区别于英法自下而上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而是通过自上而下依靠政治手腕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模式。这点或许也是韦伯有关支配正当性与非正当性大讨论矛盾之处的一个重要方面吧。

三、韦伯心目中的法律类型(法律社会学)
  韦伯运用理性化和非理性化,形式和实体这两组概念,将法律分了四种类型:
  1、形式非理性化法律:这种法律有严格的程序,但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原则可循。它主要表现为人类社会早期所采用的根据神谕处理纠纷的原始程序。解释和行使这类法律权利的一般是具有卡理斯玛资质的人,他们多为巫师或领受神谕的祭司或先知,也可能是最年长的氏族长老,他们基于卡理斯玛资格,基于对于巫术的专门知识,基于对规范最年深日久的认识,而拥有对程序的解释权。
  2、实体非理性化法律:它的非理性化表现在他不按法律处理案件,而是建立在具体案件具体处理的基础上。它的实体性表现在它处理纠纷所依据的是把法律,道德,情感和政治因素混在一起的不确定的标准。其典型形式为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众法庭,审判的典型事例比如苏格拉底之死以及一名女囚犯因特别漂亮而被赦免等。
  3、实体理性化法律:理性化是指它严格执行确定的原则。其实体性体现在这种原则是由家族头领或统治者按照某种政治,经济或道德的实体原则制定的。其特点是不区分法律和道德规范;所遵循的是理性化而非形式化的原则。他的典型形式是家长制社会中的法律制度。
  4、形式理性化法律:它是古代罗马法的基础上,经过十九世纪德国法律学派的宣传和推动而形成的法律思想。它要求运用抽象的逻辑分析和解释的方法,建立一套高度系统化的成文法体系。
[ 此贴被叶子龙在2021-05-13 14:50重新编辑 ]
Posted: 2020-07-11 21:58 | [楼 主]
薇纸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6
威望: 36 点
金钱: 360 RMB
注册时间:2018-12-19
最后登录:2022-12-05

 

跟着你的思路又重新回顾了一遍韦伯的思想,总结的很到位~期待下个月的拓展~
Posted: 2020-07-19 18:28 | 1 楼
吴楠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1
威望: 31 点
金钱: 310 RMB
注册时间:2019-04-09
最后登录:2021-08-05

 

刚刚开始就可以读出这么多东西,很棒了,总结的很条理呢。科学和学术会提供给我们知识和方法,帮助我们保持理智和头脑清明,在忠于自己本心的基础上,从而更接近自我价值的实现。嘻嘻,突然对这句话有了更新的感触。
吴楠
Posted: 2020-07-21 22:00 | 2 楼
严启航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1
威望: 11 点
金钱: 110 RMB
注册时间:2020-06-06
最后登录:2022-05-27

 

接下来打算读韦伯,有思路了。
Posted: 2020-07-21 23:04 | 3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07
威望: 707 点
金钱: 707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3-28

 

非常不错!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20-12-19 09:17 | 4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07
威望: 707 点
金钱: 707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3-28

 

非常好。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21-01-30 10:20 | 5 楼
严启航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1
威望: 11 点
金钱: 110 RMB
注册时间:2020-06-06
最后登录:2022-05-27

 

期待子龙下个月的读书报告
Posted: 2021-05-17 16:58 | 6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020480(s) query 4, Time now is:03-28 17:08,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