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黄玉麟读书报告(更新至7.4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黄玉麟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
威望: 1 点
金钱: 10 RMB
注册时间:2013-06-24
最后登录:2013-07-04

 黄玉麟读书报告(更新至7.4日)

抱歉这么晚发帖,前段时间由于一直登陆不上,去所以没有赶在6月底发帖  ~
然后今天就把6月底-7月初看得书也总结一下
当当当~先说书目吧:
《货币哲学》 《路西法效应》 《自杀论》 《论语别裁》。
  重点讲一下前两本书
  齐美尔的《货币哲学》真的很难懂,要不是吕老师的课上我们这组被分到了这本书,我可能不会硬着头皮读下去....因为很艰涩又很抽象。我感觉货币哲学要提出的问题就是货币经济的兴起对我们生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所产生的影响和变革。当货币的功能发生了转化,僭越价值,当手段成为目的时,货币就通过交换实现了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治。“货币制度是树根,而文化就是在树枝上开放的花朵”这是一句很贴切的比喻。齐美尔想通过分析货币制度这个“树根”的性质、特点,来探寻由这颗“树根”发源的“花朵”——货币制度下的人类文化。他说“认识越接近树根,就越能揭示出货币制度与人类文化的内在关联”。货币制度。《货币哲学》提出了金钱与文化的两个方向。一是由货币经济所引发的的社会文化的平均化,世俗化,量化和客观化倾向;二是货币经济最大程度促进了个人自由和个体性发展,而货币带来的这种自由却是消极的。
《路西法效应》:菲利普·津巴多著名的社会心理学范畴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全过程揭露。本书开篇津巴多将视角投向卢旺达大屠杀、纳粹对犹太的大屠杀,还有南京大屠杀,对于这一系列在现代文明中催生的惨无人道的行为,我们能够归咎于谁?人性,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不可知的字眼,你永远没有把握说你完全了解自己,人是不会了解自己的另外一面,直到暴露在另一个你从未遇到过的极端环境之中,你做出的选择,可能让你事后(在这情境之外)无法直视。斯坦福监狱实验就给一批由社会心理学测验所鉴定的正常人营造了这样一个极端环境,事实是每个人都能很快地进入这个极端环境中自己所分配到的角色,并扮演得栩栩如生。这个实验中的很多人到后来都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因为当时他们在模拟监狱这种逼真的情境下做出的选择和行为是无法让自己接受的。没有多少人是天生的恶魔、人格分裂;也没有多少人是天生的天使人格。社会心理学想研究的就是情境、机制等社会性因素对人行为、选择、态度产生的影响和诱导,在何种情境下人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发生怎样的行为。由这本书我联想到了这段时间很火的英剧《黑镜》,《黑镜》中每一集就是塑造一个很极端的情境或者氛围,看正常人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做出什么选择,当大家的行为在观众看来都是无法接受时,也许我们也该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在那种情况下是否会做出和大多数一样的行动。
  《自杀论》:涂尔干关于自杀的实证主义研究,把自杀看做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重点从个人与社会的角度来探讨自杀,自杀率反映了社会整合的程度,在社会整合程度适中的年份,自杀率会维持在一个略有波动的范围内,在社会整合程度过高或过低的年份,自杀率会增高。他将自杀分为利己主义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宿命型自杀。
  《论语别裁》:南怀瑾作为国学大师分析的东西就是有独到之处。因为我之前并没有完整地读过《论语》,所以只能对其中的很多观点不置可否。但是南环瑾先生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三句话的解读确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人感受到几千年前我们民族已经拥有这样一些充满智慧的哲人,他们的思想对民族的性格有着比我们想象中深刻得多的影响。
Posted: 2013-07-04 15:16 | [楼 主]
maindron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
威望: 3 点
金钱: 30 RMB
注册时间:2013-04-20
最后登录:2013-09-04

 

黄玉麟文字优美,读书深刻,厉害呀厉害!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Posted: 2013-07-04 16:24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本科生读书报告

Total 0.023039(s) query 4, Time now is:03-28 23:51,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