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读书会里的那人那事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第一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81
威望: 181 点
金钱: 181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18-12-22

 读书会里的那人那事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第一 从 研究生读书报告 复制到本区(2012-09-22)

读书会里的那人那事

作者:奚茜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周报》      发布时间:2010-11-01 00:00


本科生阶段有时间就上图书馆,将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硕士生阶段要阅读200本以上人文社科经典著作;博士生阶段要进行至少10个省、每省1到2个村、每村15天以上的驻村调研。

这是我校社会学系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对读书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5年来,在中心读书会中,硕士生攻读博士率为50%,博士生在读期间人均发表论文10多篇。在校研究生文科“学术十杰”评选中,中心博士生连续三届均有两人进入前三甲。

5年来,读书会不断壮大。从最初的10多人,到目前有本科生70多人、硕士生50多人、博士生12人。

刘锐、桂华和赵晓峰,是读书会里的普通成员。他们的故事,折射出整个读书会的精神风貌。


刘锐:“比学赶帮”读经典

刘锐,社会学系2006级本科生,现为2010级硕士生。没课的日子,他就“泡”在图书馆。读书,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

大二下学期,“农村社会学”课引起了刘锐的浓厚兴趣,于是他参加了华中科技大学三农研究读书会。

“我要这样有压力的读书干嘛?”“太没情调了,只知道读书!”有人对每月读6至8本经典著作的要求不理解。刘锐也觉得完成任务比较难。

每个月底的读书检查汇报会,让大家“既期待又恐惧”。汇报上月读书情况和下月读书计划,认真读书的同学总能侃侃而谈。刘锐坦言:“看到别人读书那么好,我就在心里较劲,下个月一定要超过他。”没完成任务的同学也暗下决心:“下个月,我也要认真读书。”

“读书有个群体效应。”刘锐笑着说,“当你身边的人都不读书,你一个人读,大家就会觉得你很怪,久而久之自己都会怀疑要不要读书;而当大多数人都在读书时,你不读,一天两天还可以,时间长了自己心里就会发慌。”

因为读书有任务量,刘锐平时想的不是上网聊天、兼职或出去玩,而是抓紧时间去图书馆看书。渐渐地,他真正领悟了导师的话:一日不读书,果然“面目可憎”。读书,成为本科生中的一种“潮流”。

大四还没结束,刘锐就读了100多本经典。今年,与他一起读书的11位同年级同学全部保送或考上了研究生。


桂华:“深山老林”练内功

桂华,社会学系2008级硕士。当初他本可以保送到北大读研,却毅然决然留在中心。他说:“选择留在中心,只为寻找一张宁静的书桌,有时间读书,有心情思考。”

“读书要有点理想主义。”桂华牢记着导师的这句话。他将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座右铭,不仅自己带头读书,还担任了本科生读书会会长。

  每天,他们坚持最早到图书馆,最晚离开,风雨无阻。4个月内,桂华和同学一起硬是“啃”完了13卷马克思的著作,这个过程“痛并快乐着”,成为他一生最难忘的时光。
“几年的同窗共读,读书会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桂华兴奋地讲述着,他觉得每个读书的同学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这种幸福极具感染力。

进入调研阶段后,桂华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调研或在寝室写报告。有一次,他去图书馆查资料,管理员惊讶地问:“你咋好久没来了?”桂华环视阅览室,小声告诉管理员:“座位要留给师弟师妹了。”

说出这话时,桂华感到无比自豪。他悄悄地数了一下,当时在阅览室静静看书的学生中,就有近40位来自他们中心读书会。

桂华所在年级的硕士生读书会有20人,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读博。他说,读书增强了自己的学术自信心,使他坚定了“以学术作为志业”的人生理想。

  
赵晓峰:“田间地头”做学问

赵晓峰,2006年从河南大学考研到我校社会学系,现在中心读博。本科期间,他有过15次农村调研经历,可与导师第一次见面,导师就郑重地告诫他: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实践”了,老老实实读经典。
从此,课余时间,赵晓峰手不释卷,埋头攻读。傍晚,他和同学去爬喻家山,半小时后回来继续读书。两年里,他走遍了喻家山的每个角落,也读了一百多本本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的经典。

博士生阶段以调研和写作为主。4年来,赵晓峰先后在河南、湖北、山西、广东等6省15个村驻村调研,累计调研时间300多天,撰写调查报告数百万字,在CS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18篇。

在中心,既有个人调研,又有集体调研。所谓集体调研,就是10多个人分成若干调查组,白天分头在临近村庄调查,晚上集中讨论。赵晓峰说:“讨论时,大家思维活跃,争论激烈,经常持续到凌晨一两点。”经过几次集体调研,赵晓峰认识到:农村每一个具体问题都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果对村庄了解不全面,就很难把问题真正看透。

与集体调查相一致,中心的学术研究称为“集体学术”,其目标就是要做“离农村最近”、中国最好的农村研究。

大量阅读经典训练了思维,驻村调研培养了对农村的经验质感。回想在中心的读书调研生活,赵晓峰说:“现在我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做学术研究顺手多了。”

虽然有10多篇CSSCI论文,但赵晓峰感到自己的学术生涯才刚刚起步。


Posted: 2010-11-03 22:50 | [楼 主]
春子1999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11-05-07
最后登录:2012-08-02

 

想学长学习
Posted: 2011-06-03 18:57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Total 0.026228(s) query 5, Time now is:03-29 06:13,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