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Pages: ( 1/2 total )
本页主题: 孙龙读书汇报(更新至2012年1月9号)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孙龙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80
威望: 80 点
金钱: 800 RMB
注册时间:2009-03-09
最后登录:2012-04-21

 孙龙读书汇报(更新至2012年1月9号)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第一 从 研究生读书报告 复制到本区(2012-09-22)
2011年12月读书:

《心理发生与科学史》  皮亚杰 加西亚著 姜志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生认识论原理》 皮亚杰 王宪钿译 商务印书馆
《科学与人类行为》斯金纳 谭力海等译 华夏出版社
《从行为研究到社会改造》  乐国安 湖北教育出版社
《人格心理学导论》郭永玉等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定性研究:策略与艺术》邓津 林肯 风笑天等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

    这个月还是主要读认知和行为的书,一开始我是抱着读点心理学的想法,但是在阅读中发现,他们是否专属于心理学还是值得商榷的。正像继弗洛伊德之后被称作伟大的心理学家斯金纳评价自己的学说——他的学说并不是关于心理的学说,而是关于行为的学说。
    带着上个月的一些疑问,这个月接着把皮亚杰的两本通读一番,只是收获不是很大了。他的观点简单的总结是建构主义的发生认识论。认识论是所有科学最基本的命题,人认识世界的可能和方式也在此萌发。无论是人具有先天综合判断的康德论还是意识是对物质反应的所谓唯物论,在皮亚杰那里都是片面的。皮亚杰绕过认识的起源,专注认识的发生机制,认为认识是结构和建构的交替、交互的过程,低级的认识结构是高级认识结构的基础,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建构出的新的认识系统,每个水平的认识结构都是自足的平衡系统。皮亚杰把认识结构分为三个水平——其划分的依据和方法论基础大可商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这三个阶段不仅是认识结构的三个水平,也是科学发展的三个水平。在此假设下,皮亚杰建构了科学史的发展阶段,只是这种建构的佐证材料略显单薄,此外科学史的发展过程是否遵循线性的结构也大可怀疑。毕竟科学的产生也是近代以来的事情。
    斯金纳在20世纪心理学界享有盛誉,然而他的学说绝非心理学学科所能包容下。华生提出经典的刺激—反应命题,并将这一命题扩展到解释行为存在的任何领域。而在斯金纳看来,刺激——反应公式揭示的是条件反射,却忽视了操作条件反射的过程,即反应本身对反应的强化作用,这正是行为习得的关键所在。作为行为主义的继承人,斯金纳那里依然充满着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他甚至宣称心理学没必要探究观察不到——观察作为自然科学认识论的产物——的意识过程。这种心灵主义的研究只能是思辨的争吵。认为环境与行为的学说足以解释人的行为,因此其晚期学说便否认自己是属于心理科学的研究,而发出行为主义是关于行为科学研究的学说的观点。从行为研究到社会改造,是对斯金纳勃勃野心最好的写照,他试图通过环境的改造控制人的行为进而实现社会改造的目的。
    皮亚杰在探讨人文科学认识论中指出,决定一个学科的是其研究对象和认识论,研究对象和认识论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如行为主义认为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达到其研究目的的认识论基础是科学主义的。科学——如物理、化学——是观察的。而意识、心灵作为人内在的过程是无法观察的,其是否存在都是需要讨论的问题。认识论是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制约因素。社会科学作为所谓科学的学科,其认识论的发展就意味着自身的突破。皮亚杰将建构主义引入认识论的分析,突破了原有认识论片面强调主体的先验或客体的认知结构,无疑拓展了社会科学研究的视野。只是不知道社会学在当代所具有的弥合结构与功能、个体与社会的努力是否也受其影响,还是自发的不约而同。无论是否受其影响,在社会科学(至少心理学、社会学)里,当代对弥合近代和现代认识论中二元对立的努力至少预示了一个问题,用建构或互动将对立双方融合的努力预示着认识论的终结——既有认识论难有大的突破,如是那么也就意味着学科发展的终结。考虑到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的巨大影响力,可以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崛起是对认识论终结的救赎,看来后现代并非是现代主义的掘墓者,而是以新的认识论和研究对象扩展科学可以涉足的范围,这是新的跑马圈地和开疆拓土。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识论表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渊源比他们的差异更多,所谓后现代对现代的消解和打碎也是局部的和反思性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联合将把人类的认识能力往前推一大步。到此,便可以释怀以往对后现代的偏见或奉为圭某,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重新审视。


2011年11月读书
《未发现的自我》 古斯塔夫 荣格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人文科学认识论》  让 皮亚杰 郑文彬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走向一种意义的逻辑》 让 皮亚杰  李其维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认知失调理论》  利昂 费斯廷格 郑全全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
《行为主义讲演录》  约翰 华生  艾其来译 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
《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 何增科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焦点团体》  理查德 柯鲁杰等 林小英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
    荣格认为现代人的个人生活目标和意义不再存在于个性的发展中,而是存在于国家、社会与共同体中。其原因在于现代社会关于自我的知识与个体的个性特征不一致,这种不一致的原因又在于国家、社会、共同体对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体验的剥夺。实际上,这种剥夺不仅是个体的体验,吉登斯认为,这也是现代性对私人生活的侵入。只不过荣格是站在捍卫个体个性与自由的角度提出未发现的自我以对抗国家与共同体对个体自我知识的剥夺。这个“自我”就是个体的个性与体验,它们是构成个体的最本质因素。
    那么如何发现这个未发现的自我,荣格作为精神分析的继承人,认为通过对梦、潜意识、心理类型的分析可以找到这个自我。潜意识与个体的个性紧密相连。
    在我看来,国家与共同体对个人的侵入其实也是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只不过规范、观念等文化因素的社会化过程过于标准化和统一化,而且在在借助现代技术的基础上,国家与共同体的控制能力不断增强,个体的个性特征和体验无处可逃,只有被改造的命运。从而,自我便不在存在,国家与共同体变为群氓的所在。
    要想达到发现自我的目的,创造个体的个性体验和自由,仅仅通过对个人潜意识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借助对自我的“对立面”——国家、社会与共同体的分析。这些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任务所在,皮亚杰的人文科学认识论提供了基础。
    皮亚杰以广阔的视野将人文社会科学集中在“社会现象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之下。分析了各人文社会学科为追求对规律的探索而建立的认识论,这种分裂的认识论是各学科彼此分离的基础。但是,人文社会科学应该是统一的,皮亚杰提出研究的一般性问题和共同机制问题——结构与功能协调问题——是跨学科交流融合的现实基础。其认识论基础便是发生认识论,一种认识与结构相互建构的认识论。
    华生的行为主义有三个基本命题:刺激——反应;反应的转移与替代命题;反应的循环命题。
华生将人的活动看作刺激——反应的过程。来源于环境的刺激从人脱离母体后在非习得性(非条件性)行为的基础上开始作用于人体,之后非习得性行为就成为有条件的,并逐渐扩展成为复杂的反应机制,这个扩展的过程是三大命题交互作用的过程。华生实验表明,孩子对兔子的恐惧转移为对一切有皮毛动物的恐惧,对兔子的恐惧也可能被对活动物体的恐惧替代。因此单一环境因素的刺激造成的反应可能扩展为对多个环境因素的反应,此外外在因素的刺激造成的内在反应后果会辩证的成为新的刺激,对人体实施刺激以此形成刺激——反应的循环。
    意识与行为的关系。华生使“行为”成为无所不包的概念,它不仅指可以观察到的肢体动作和情绪状态,也包括不可观察的生理反应——细胞活动、器官活动。这样便将不可直接观察的意识——大脑活动的过程——排挤出心理研究的范围。从华生行为概念界定的角度讲,行为反应便是心理过程的一切。从而意识的概念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但是,华生为了赋予行为主义合理性,反对内省、联想的心理研究方法,那么对于不可直接观察的内显反应又该如何观察呢?对于细胞等生理机制的反应过程该如何研究?华生认为环境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行为反应是可观察的的对象,无论这种反应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可见行为主义浸染着客观主义和还原主义的色彩。
    如果用另一套概念转移华生的话语,可以看到另一番景象。华生在否认本能存在的同时,却又提出与生俱来的非习得性行为,且这种非习得性行为是条件反应的基础。如果反应的习惯机制等同于经验的概念,那么这种非习得性行为就是先天具有的本能,是人反应和活动的基础。华生是自相矛盾的。另外,习惯性机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它为何会对相似的刺激或具有某些共性的刺激产生同样的反应,显然习惯性机制之所以发挥作用在于有个比较分析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意识的过程。华生试图通过为“行为反应”赋予无所不包的内涵来排挤詹姆士等人对意识、本能的推崇,结果事与愿违。
如果行为反应和意识在内涵上是互斥的概念,将行为反应视作意识的观测变量在理论是才可以说得通,也与实际有更大的符合。行为和意识之间是相互改变的过程,这种改变是通过认知发生的。因此,意识,认知和行为三者构成完整的个体,这种个体与其他个体以及整个外在的环境发生关系,构成人伦秩序、社会秩序等。因而对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的理解断不可离开对个体心理过程的理解。



2011年10月阅读:
《精神分析导论讲演新篇》  弗洛伊德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论文明》  弗洛伊德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性欲三论》 弗洛伊德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自我分析》  霍尼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我们时代的变态人格》  霍尼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被遗忘的语言》  弗洛姆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  阿德勒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陈向明  教育科学出版社

    弗洛伊德的全部学说贯穿着生物性的观点,忽视人性的历史性、社会性、以及文化因素对个人人格发展的影响。
    关于梦的理论,弗洛伊德将梦分为外显得梦和内隐地梦,释梦的过程就是从外显的梦中发现内隐的梦。梦的机制是受压制的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冲突。无意识的冲动是梦的真正创造者,被压抑的无意识过于强烈以至于在心灵休眠的夜晚压到现实的意识。
    人格/心灵的结构与意识的结构相对的对应。自我源于本我,外部的限制内在化,超我取代父母的力量,并采用父母对付孩子的方式监视、指导和威胁自我。自我在本我的命令下控制着各种活动方式,但是在需要和行动之间擦插入了一个起缓和作用的思维活动,期间利用了记忆的残余经验。自我扮演着本我和客观世界之间的调解人。自我需要侍奉三位主人:外部世界、本我和超我。自我被本我奴役、受超我限制、遭现实排斥,使他遭遇的种种内外力量和影响之间达到调和。自我是焦虑唯一的的住所。本我只有通过自我才可与外部世界联系,本我是精神领域最原始最本能的部分。超我,在儿童的自我中,父母的影响成了一种沉淀物,并以此为中介使父母影响得以延续。个人以为,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是弗洛伊德解释体系的基础核心部分。
    本能分为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力比多来源于肉体,从身体的各个器官和各个部分流入自我。梦的形成机制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形成机制一样。精神病产生的机制,本我和超我联合对付重压下的自我,使自我松动并改变自身的组织,使自我与现实的本来关系受到干扰走到尽头。自我被内心的冲突削弱,本我的本能需求和超我的认真需求奴役。精神分析就是使自我重又能控制他失控的那一部分区域。神经症的突发原因或是因为现实突然变得无法忍受的痛楚或是因为本能变得的异常强烈
    文明是以人性为代价获得的,是通过对性冲动的限制获得的。所有人的人都表现出破坏性的、反社会的、反文明的倾向。只有当强制能够行之有效而且为人们所畏惧的时候,多数人才会遵守有关这方面的禁律。宗教形成的动机与孩提的表面动机完全一样:使人们免于幼年的无助的防卫将其特征赋予成人不得不承认的无助的反应,这种反应就形成宗教。宗教是更强大的父亲,是人类最迫切的愿望的满足。宗教的神圣感是自我感觉的早期阶段,这种感觉是宗教需要的根源,是从婴儿的柔弱无助和由此引来的对父亲的渴望中衍生出来的。文明进步所付出的代价是通过加强有罪意识而失去幸福。
    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色彩浓厚的观点遭到了其弟子的不断修正。霍尼、阿德勒与弗洛姆作为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之三,分别从文化、社会等角度重新论述了精神分析的思想。将早期经验和人格冲突的观点保留,而关于早期经验是如何形成以及对以后会有怎样的影响和人格冲突的原因和表现方面提出了与弗洛伊德不同的观点,个人以为,后来者对弗洛伊德的修正更具建设性。
    另外一个感想是,不同学科的分化是基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而产生的,由此一些人物和学派被划到不同的学科里,其实是分割。但我们不应该用学科的视角看一些人物和书籍。

2011年9月书目:
《科学的文化理论》马林诺夫斯基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社会人类学方法》 拉德克里夫•布朗 华夏出版社
《安达曼岛人》拉德克里夫•布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萨摩亚人的成年》 米德 商务印书馆
《土著如何思考》 马歇尔•萨林斯 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化的解释》克利福德•格尔茨 译林出版社
《西方人学思潮十讲》王铭铭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杰里•D•穆尔 商务印书馆
《晚晴七十年》唐德刚 (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人类学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古典人类学阶段,以泰勒、摩尔根、弗雷泽为代表,进化论、传播论盛行一时;二是现代人类学阶段,以马林诺夫斯基、布朗和博厄斯为代表,主要是功能论和文化论,主导着20世纪初期的人类学研究,尤其是博厄斯开创的美国文化学派(还包括各异的众多主张),影响深远;第三个阶段是战后人类学研究反思时期,这个阶段的划分很粗糙,可以细分。从不同时期主张的人类学研究对象和方法可以有助于理解什么是人类学。
    古典人类学是传教士、殖民者无心插柳的结果,在对异文化的猎奇过程中,形成了将异文化视作人类文化进化环节中较低的环节的进化观点。此时的人类学研究对象基本是原始部落,研究目的主要是为殖民统治服务。
    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人类学研究出现了重大转向。重要人物是马林诺夫斯基、布朗和博厄斯。
    马林诺夫斯基将文化视作人类学研究的对象,认为文化研究时其他人文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文化是人类机体和群体为了基本需求的满足和生活水准的提高而充分适应环境所逐渐发展出来的体系。从文化是基本需求的满足这一基本点出发,马氏在他的遗作《科学的文化理论》中相对完整的阐述了其文化功能思想。功能分析是界定文化性能与人类需求之间关系的分析,由于文化具有完整性和自足性,因此对文化功能的分析要秉持整体论、相关性的方法。马氏列出了人类基本需求与文化回应的表格,以及衍生需求的极其回应。并指出任何关键的行为体系如果不合人类需求极其满足直接联系或间接联系,都不会继续存在。而对任何文化要素的理解都意味着说明它与基本需求满足之间的功用性联系或直接联系,无论这种需求是基本的还是衍生的。制度是文化功能分析的重点之一。马氏认为文化配置的组织化满足形成了组织单位,称为制度。科学的人类学是基于制度的理论,即对组织单位类型的具体分析。通过其对巫术与宗教的分析可以更为深刻的理解这一点。
    虽然布朗反对别人将自己视作功能派人物,但其人类学研究的主张无疑具有浓厚的功能色彩。布朗的功能论和马氏的功能论虽然都主张对文化的功能进行分析,但二者有着重大的区别。布朗认为对功能的分析是对社会制度满足社会整体功能的分析,是对宗教、仪式如何满足社会整合需要的分析。而马氏的功能分析是要强调文化设置对个体需求尤其是生理性基本需求的满足。马氏从个体的需要出发理解功能,布朗承袭了涂尔干浓厚的社会实在论观点,因此提出社会人类学的研究。
    社会人类学是对社会制度——法律的、宗教的、政治的经济的组织进行一般理论的研究。认为社会制度或习俗、信仰等存在,都是由于他们对整个社会有着独特的功能。布朗区别了历史的研究方法和比较的研究方法,认为历史的解释方法是对部落历史的构拟,是民族学的方法,而社会人类学是从事对规律或通则进行归纳的学科。比较是达到归纳目的的方法,分为共时性比较和历时性比较,前者指对特定时期文化的本质与功能的比较,后者是对文化变迁的比较。比较是对完整文化系统的比较,而不是孤立的文化元素的比较……这需要确立明确的文化类型。布朗认为对一般性通则的归纳需要经过提出假设-观察验证-假设-验证的过程,这里的观察就是田野观察。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倡导的田野方法深刻的改变了人类学的研究。
    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个重大转向的端倪,就是人类学开始了对自身文化的研究,或反思自身文化。这一点最确凿的证据是马氏在《江村经济•序言》中的观点。
博厄斯反对进化论和传播论,指出文化实践只能在特殊的文化语境中理解,认为文化都是处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当中的。开创了人类学的历史文化学派。其学生米德、本尼迪克特、萨丕尔等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米德对萨摩亚社会青年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佐证其老师文化论观点的典范,通过对影响青年时期叛逆的比较研究,米德认为青年期叛逆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因素而不是生理因素。与萨摩亚社会相比,美国社会充满着对性、死亡的遮掩,作为人生两大重要领域的性与死亡直接影响着个人的生活和宇宙观,萨摩亚社会将性与死亡公开化免去了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焦虑和好奇。此外,美国社会与萨摩亚社会更大的不同是前者充满着文化选择,在一个分工的社会,价值观念多元、生活选择多元,而后者却没有多元的选择,个体的成长似乎有着固定的模式遵循;同时美国社会中的青年在面对众多选择作出抉择时还要面临着重大的家庭和社会压力。于是,叛逆就不可避免,青少年问题层出不穷。米德作为人类学家,以及细腻丰富的现实关怀赢得了美国人极大的尊敬。
    战后人类学的反思是多个层面的。包括对异文化和自身文化关系的反思,对研究方法的反思等。萨林斯同奥贝塞克拉的论战可见一斑。
    西方学者是否可以替非西方人表述观念?貌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却引发了人类学家之间的激烈交战。萨林斯借助英国经验论哲学和丰富的田野资料反驳了奥贝赛克拉的非难,认为夏威夷人有着自己独有的实践理性。西方人不能以自身拥有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点强加于土著人之上。夏威夷土著人正是基于他们自身的宇宙论和观念将库克视作罗诺神,并在自身的文化体系中将返回的库克视作试图争夺国王的权力,于是土著人为了保护国王将库克杀死。萨林斯和奥贝塞克拉之间的争辩看似对人类学基本命题之一——人类心智是否具有一致性的争辩,实际上是战后人类学的反思的一个缩影。
    战后人类学的另一个特点是语言学、符号—象征研究的盛行。语言学主要是萨丕尔、斯特劳斯的研究,前者认为不同的语言表明了不同的观念体系,各个社会行为上的差异是在语言意义的结构中传递和编码的。
    格尔茨的解释人类学研究关注了符号的意义。认为文化是意义的结构,是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依据它人类解释经验并指导自己的行为。对文化的分析不再是一种类似布朗的寻求规律的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在个案中进行概括使深描成为可能。如此一来,关于文化是一种行为模式还是心智结构的争论就没有任何意义。格尔茨以这样的方式将布朗、本尼迪克特以及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人类学主张扫地出门。
    格尔茨认为,文化是公众所有的,是由社会通行的意义结构所组成。符号是文化的表征,承载着意义,对文化的分析就成为对符号意义的解释。对其他民族的符号系统的构建必须以行为者为取向,以他们的经历的解释的词来表达。格尔茨将文化视作符号象征的体系,认为宗教符号的象征体系可以保证人们有能力理解这个世界,同时感受到一种精确性;意识形态本身也是一个赋予政体以意义和形式的符号框架,民族主义作为特殊的艺意识形态被很多新兴国家加以利用,以用符号的形式使一种普遍的情感成为实际的力量。
    格尔茨在分析巴厘岛斗鸡游戏中认为,斗鸡游戏基本是一种地位关系的戏剧化过程,是社会基体的模拟。他指出了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文化既是塑造社会结构的纽带,又是社会结构的表征。
    人类学从内容上来看,大致可以看作是对个人、文化与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个人是生活在文化意义之网上的个人,意义之网是人类经验的共享,米德对个体与文化模式之间关系的研究认为个体是塑造了自身与其他人共同点的文化模式的产物,但是随着长大成人并为人父母,又在重新解释、重新表达和释放中具有了独特性。布迪厄的文化实践理论也有对个人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虽然是社会学的基本命题之一,但在人类学研究中,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联性使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为人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最集中的体现是布朗的社会人类学研究,布朗承袭涂尔干社会实在论,将文化的研究视作社会制度对社会的功能研究,认为文化发挥着社会整合的功能。格尔茨在研究巴厘岛斗鸡游戏指出,斗鸡这种文化本身宣示的的是社会关系,是社会结构的再现。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早期体现为对所谓“野蛮、落后”文明的研究,当代更多的是对“他者”的研究。



2011年5月读书
《规训与惩罚》 米歇尔•福柯 刘北成等译 三联书店
《疯癫与文明》 米歇尔•福柯 刘北成等译 三联书店
《知识考古学》 米歇尔•福柯 谢强等译 三联书店
《福柯的界限》 汪民安 南京大学出版社
《罪过与惩罚》 朱晓阳 天津古籍出版社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 包亚明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 时蓉华 浙江教育出版社
《从传统人到现代人》 英克尔斯、斯密斯著 顾 昕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福柯是一位备受争议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游离徘徊;他的生活在“正常与不正常”之间游荡;他以犬儒式的极限体验反抗权力对主体的奴役,在其死后因此而引起规训社会的争议;他用断裂、否定、细节的方式重新考察知识、揭露理性。在他的思想里,充满着尼采式的对非理性的迷恋狂热,他拒绝主体的“我思”,拒绝理性的合法性,将人作为知识对象加以分析并预言人将会如沙滩上上的一张脸,非理性的大海将轻易将其抹去。从早期对理性/非理性的关注到对知识何以可能的认识论反思,再到晚期对社会理论的揭示,福柯用他的方法论横扫古今,深刻披露了诸多被有意或无意忽视的方面,并因此而蜚声内外。
  福柯从权力的角度描述社会形态,社会理论在福柯这里翻开了新的一页。在福柯之前的众多社会理论中,没有一部著作如此重视权力对社会形态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他将监狱视作规训社会的隐喻,通过对惩罚和权力的历史分析来描述一种社会形态的源起和发展。正是围绕着规训权力的运作机制,伴随着资本主义兴起的庞大的组织方式才得以建立和发展,且整个社会结构缠绕在权力上面。可以说,新的社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同规训权力的弥漫密不可分,正是无处不在的规训权力规训着每个肉体,新的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才建立起来,新的社会中个体的身体行动才有符合秩序的可能。但是在这样权力无处不在的社会,主体的命运究竟该何去何从呢,这是福柯其他著作讨论的主题。
    选几本书就妄图解读福柯总显得很轻浮,实在没有勇气去把一个人的大部分著作读一遍,这样的后果就是无法从总体的、历史的角度看待某个人的思想,对其观点的理解也是截面似的理解。但是某个人一生的全部著作所关注的问题并不是几个结论几个观点可以代表,诸大家的思想所涉及的广度轻易会让人产生难以把握的无力感,若是如此,就不要因某种虚幻的感觉把自己置于焦虑、冒进的境地。且取些许,细细品味,时时回想或加以比较,所得或许不少。聊以自慰。

2011年4月读书:
《关于电视》 布迪厄 许钧译 辽宁教育出版社
《再生产》 布迪厄 帕斯隆 商务印书馆
《继承人》 布迪厄 帕斯隆 商务印书馆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宫留记 河南大学出版社
《不平等与异质性》 布劳 王春光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泽厚近年答问录》 李泽厚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布迪厄通过对教育不平等的分析揭露了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过程。通过大学教育,社会实现了隐秘的结构(文化资本与权力关系结构)再生产。揭露这种隐秘的社会过程,在布迪厄看来正是社会学的基本任务。运用其场域、惯习、资本以及符号暴力理论,布迪厄深刻分析了法国高等教育的本质。
一、再生产的基础
“只有在灌输内容的专断性从未以其全部真实面目出现的情况下,一种交流关系才能发挥自己,即纯符号的作用”。人们对教育权威的认同,对教育作为一种符号暴力工具的认可是建立在对教育行动本身的误识基础上的。教育外表的独立性欺骗了大众,实际上其对权力关系的依附性很大,也就是说教育场域同权力场域的关系非常近以至于成为权力关系再生产的合谋者。另一个要强调的基础是教育再生产的内容是文化专断的再生产——每一个教育当局都会强加一些集团或阶级的文化专断。布迪厄以为,与权力关系密切的文化资本是社会等级划分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再生产文化专断的过程也是再生产社会权力关系结构的过程。这样,教育行动就和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紧密联系起来。
二、再生产的隐秘机制和过程
以考试为主的淘汰机制是再生产的重要帮凶,“被考试淘汰的比例随社会阶级的不同而不同”,其原因就在于,教育选拔时的考试是按着有利于文化专断拥有者的标准进行的,最典型的例子是语言,上层阶级对官方语言的掌控使其子女在入学考试中与下层阶级子女竞争中轻易胜出。考试披着技术选择的外衣进行着社会选择,通过将社会等级变为学校等级使社会等级的再生产合法化。
考试是一种直接淘汰机制,实际上还有一种延迟淘汰机制,即专业、学科甚至学校的等级划分。“各阶级的学习机会与不同专业和学校提供的以后成功的机会结合,便把一种社会方面的不平等变为学校方面的不平等”即使一些下层阶级的子女通过残酷的考试进入大学,他们也难以在那些有更多成功机会的学校学习好的专业。上层阶级的子女总是有更大的概率进入好的学校学习好的专业。这种延迟淘汰机制又赋予了不同的文化资本和塑造不同的惯习。
三、不同阶层的大学生的文化精神
资产阶级特权的继承人在大学里继续享受着其阶级的兴趣、爱好等生活习性,这和其原有的生活如此一致以至于不为未来担心,而下层阶级的子女来讲,掌握学校文化无异于文化移入,他们只有十分刻苦才能掌握符合那些符合文化教养阶级子女的风格兴趣的学校文化。对一些人来说,掌握精英文化是一种继承;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学到精英文化是用很大代价换来的成功,包括以不现实的方式体验大学文化而带来的对前途的迷茫和焦虑。
教育是不合理性的庇护所,在布迪厄看来,改变教育作为社会不平等再生产工具地位的方法应是一种以文化不平等社会学为基础的方法,究竟是怎样的方法,布迪厄显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的巨大空间。只是这个想象一定要建立在破除“天资”观点的基础之上——永远不要相信一个给定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天生的。
四、评价
布迪厄对教育再生产社会不平等的揭露无疑是深刻的,对人们的观念也是一种冲击:貌似公平、高尚的教育充当着着社会不平等再生产的工具。但是仔细考量,却也疑惑布迪厄的深刻是否是一种片面的深刻。 再生产理论是建立在教育机构是当局灌输文化专断的工具这个假设基础上的。那么文化专断的内容是什么呢,它不仅仅是布迪厄满篇在讨论的口语、兴趣、爱好、文化方式等,还包括具体的知识。在具体的知识面前,阶级出身是不重要的,如果说教育通过最初的入学淘汰机制将不同的学生放入不同的学校以进行阶级区分,那这样的最初区分作用对学生长期的影响未免太大。


2011年3月读书: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 布迪厄 华康德 李猛、李康译 邓正来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实践感》 布迪厄 蒋梓骅 译 译林出版社
《单身者舞会》 布迪厄 姜志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科学的社会用途》 布迪厄 刘成富等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原始社会的结构和功能》(选读部分章节) 布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 谢立中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冲突的功能》 科塞 孙立平等译 华夏出版社
《单向度的人》 马尔库塞 刘继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如何研究中国》 曹锦清 上海人民出版社
《社会学主要思潮》 雷蒙 阿隆 葛志强译 华夏出版社

布迪厄说,场域是由附着于某种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本质上说,场域就是结构,只不过布迪厄对这种结构的定义中突出了两个方面,一是历史关系,另一个是附着资本的位置;历史关系隐含着行动的规则和惯例,表明行动的延续性,附着资本的位置说的是关系等级,不同的位置关系体现着资本或权力的差异,对较高等级位置的追求是个体行动的动力,因为位置等级越高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场域中位置的占据着运用策略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并强加一种对自身产物最为有利的等级化原则,而行动者的策略又取决于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即特定资源的分配,同时策略的选择还取决于对场域的认知—这种认知取决于从场域中某个位置点出发所采取的视角。这种对场域的认知构成了行动者的性情倾向和认知图式,即惯习,所以说要解释惯习离不开对场域的理解。在行动者保证或改善自身位置的同时,场域中的位置关系得到了维持或产生了变化,结构得到生成。吉登斯说过,行动的后果有一种情况是非意图后果,行动者在场域中行动的非意图后果会对结构的生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同时,行动者所在场域的规范、行动者对规范的认知、行动者对情境的认知以及不同位置间资本的运作互动过程等布迪厄似乎没有顾及到,可能他看到了,但在场域理论中很难把这些完全包括,毕竟经验是万分复杂的,理论不可能完全包容,只能相对接近。建构的结构论也是一种结构(这里的结构仅指社会结构:人与人之间的稳定关系模式)理论。
布朗是较早分析运用结构分析的学者之一,在其著作中专章讨论结构分析和功能问题。也涉及了结构与社会过程、制度、社会裁定的讨论。但布朗的结构分析显得很是粗糙,显然被后来者如布迪厄详细的分析超越,布朗指出结构分析的原则、方法,而没有对结构本身做更深入的探讨。结果就是对早期包括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做出的批评:结构分析的静态性。实际上,深入分析结构生成的动荡性以及和其他诸如行动者等因素的互动过程可以发现,结构的分析中可以包容更多。
行动者关系、策略的理论对本土相关理论的提出有很多启发。过程—事件分析可是一例,可以看出,将叙事的技巧同策略的分析结合,在叙事中展现互动双方微妙的权力关系,无疑可以更细腻的接近事实本身。但是,这种分析容易忽视超个人因素对行动的影响,同时,若过于关注具体的、微观的场域运作,将会损害对更为重大的、基本的问题的关注,在一个还在发展中的社会而言,对重大的、基本的问题的关注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2010年12月读书
安东尼•吉登斯:
《批判的社会学导论》
《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学理论》
《为社会学辩护》
《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
《民族-国家与暴力》
《社会的构成》
怀特:《街角社会》
威尔逊:《真正的穷人》
拉尔夫•林顿 《人格的文化背景》

当历史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主义滚滚前行到新的时代,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却要忍受精神的委顿和混乱,对于这个时代越来越缺乏清晰的认识。不是人们耽于物质而疏远心灵,而是人类缺乏思想的激荡和智者的深邃,当然这些不只是取决于人类的主观愿望,认识工具也是很重要的。从这个意义来说,社会科学的工具地位及其有价值,也因此,吉登斯为社会学辩护,呼吁人们应该有社会学的想象力,当然比米尔斯的想象力更加丰富。
认识现代的社会,首先要梳理现代社会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吉登斯重新梳理了19世纪和20世纪初社会理论思想,这个时期是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迁时期,各种力量粉墨登场,竞相争逐。吉登斯厘清了古典思想的关注所在,进行了横向的比较。特定的思想是对其时空坐落下的区域情况的反应,这是知识社会学的基本命题,因此吉登斯认为,古典思想是对19世纪社会变迁的反应,将之用于当代社会的分析是不行的,当代社会学的任务应该关注当代社会,弄清这个时代的真实面貌,这个时代是如何来的。
在《民族-国家与暴力》中,吉登斯以历史社会学的方法梳理了从阶级分化社会到绝对主义社会再到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资本主义、工业主义、国家监控、军事力量、主权公民权观念等等,这些力量汇成了社会转型的多彩图景。只是吉登斯的分析立足于抽象的概念进行历史的考察,这样的历史“再现”,难免不生怀疑。构成理论融汇了吉登斯思想的精髓,这个需要仔细再梳理和自我重构。
吉登斯的构成理论中,一个最基本的预设是人作为行动者具有反思性,这种反思性表现为人的行动是有意图的,在行动者的行动流中,行动者还可以时时关照自我的行动。反思性是人行动的特点也是作为人的优势所在。故而,在学期的末尾,回顾之前的读书生活显得很有必要了。简单的用几句话总结自4月份以来的读书体会:
量是质提升的基础。不用过多纠结于书读多了不消化、记不住、没效果等等问题,事实上只要慢慢把书看下来,而且看了很多,慢慢会感到一种提升。一本书没有可能彻底搞懂,否则红学不会养了那么多人。量的累积是必须的,精读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才可算有效的精读。
阅读有方向、有计划、有目的。书的海洋是广袤的,人的生命有限,不期望涉猎所有的书籍。知道自己读书的机会很少,有计划的读书或许更有效果。这样也少了本体性的焦虑和自我效能低下感。
读书面向生活、面向实践。我想社会科学的本质应该是工具性的,如果耽于概念和理论的乌托邦,那这样的读书有什么意义的呢。或许还会有很大负面效果。进得去、出的来,还是不要期望在书本中找到一切答案。改造老师的一句话,终极意义在书本中是找不到的,终极意义的寻找可以在读书中获得灵感,读书却不能提供源泉和持续的动力,它的动力和源泉在活生生的生活体验和思考中。书本不是万能的所在。坦露点,读社会科学,内心秉持的是功利主义态度。
时间过得很快。我想这是大家读书共有的一个体验吧,长跑的路上,被我们标记了一段段清晰的路标。没来得及忧郁、没来得及烦恼,或许我们就到了另一个境地。这样的经历与体验真的应该抓紧受用,莫待无花空折枝。与其等到失去后悔,不如当下努力把握;与其踌躇不前,不如勇敢探索自己的道路。
最后,我想我们都该做一个自我激励、自我满足和快乐的人,给自己这段期间读书生活一个好的分数。

孙龙2010年11月读书
《共同体与社会》 裴迪南•滕尼斯 林荣远译 商务印书馆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卡尔•曼海姆 黎鸣译 商务印书馆
《普通社会学纲要》 帕累托 田时纲译 东方出版社
《我们内心的冲突》 卡伦•霍尼 王作虹等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他者的眼光》 罗伯特•莱顿 蒙养山人译 华夏出版社
《从传统到现代》 金耀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现代化的陷阱》 何清涟 中国福利出版社
《国家与社会》 邓正来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10月10日到11月10日阅读书目:
《社会是如何让可能的》 齐美尔著 林荣远编译 广西师大出版社
《货币哲学》 齐美尔著 陈戎女等译 华夏出版社
《时尚的哲学》 齐美尔著 费勇等译 文化艺术出版社
《现代人与宗教》 齐美尔著 曹卫东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美尔与现代性》 陈戎女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现代性的碎片》 戴维.弗里斯比著 商务印书馆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 博厄斯著 刘莎等译 华夏出版社
《启蒙辩证法》 马克思•霍克海默 阿多诺著 曹卫东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现代心理学》 张春兴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与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 李有梅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
《山东台头——一个中国村庄》 杨懋春著 张雄等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年9月10号--10月10号读书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韦伯 康乐、简惠美译 广西师大出版社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韦伯 康乐、简惠美译 广西师大出版社
《宗教社会学》 韦伯 康乐、简惠美译 广西师大出版社
《马克思•韦伯思想肖像》 莱因哈特•本迪克斯 刘北城译 上海世纪出版社
《韦伯学说》 顾忠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始分类》 涂尔干 、莫斯 汲喆译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涂尔干 渠东 汲喆译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齐美尔 刘小枫编 顾仁明译 学林出版社
《宗教社会学》 齐美尔 曹卫东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心灵、自我与社会》 乔治•米德 赵月瑟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社会性动物》 E•阿伦森 刑占军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西方社会学经典命题》 文军主编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0年8月阅读书目:
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 杰弗里 亚历山大 贾春增译 华夏出版社
中国社会学经典读本 谢立中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人类学名著提要 王铭铭主编 江西人民出版社
西方哲学简史 赵敦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下卷) 罗素著 马元德译 商务印书馆
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朱寰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史新论 钱穆 三联书店

7月读书阅读书目: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埃米尔 涂尔干 胡伟译 华夏出版社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安东尼•吉登斯 田佑中 刘江涛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知识人的社会角色 弗•兹纳涅茨基 郏斌祥译 译林出版社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欧文•戈夫曼 冯钢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社会学理论 黎明 张小山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叶浩生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 刘佳宜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6月读书阅读书目:
社会科学方法论 韦伯 李秋零田薇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城市家庭夫妻权力研究 郑丹丹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精英的兴衰 帕累托 刘北成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5月阅读书目
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 渠东译 三联书店
儒教与道教 韦伯 洪天福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韦伯作品集Ⅱ—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 康乐等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韦伯作品集Ⅲ—支配社会学 康乐等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4月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 费孝通 北京大学出版社
江村经济 费孝通 商务印书馆
学术与政治 韦伯 冯克利译 三联书店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 康乐等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增长的极限 丹尼斯。米都斯等著 李宝恒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
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 渠东译 三联书店 (在读)
描述:孙龙5月读书笔记
附件: 孙龙2010年05月读书.rar (37 K) 下载次数:13
描述:4月到8月的汇报内容
附件: 4月到8月的汇报内容.rar (20 K) 下载次数:4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Posted: 2010-04-26 09:21 | [楼 主]
孙龙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80
威望: 80 点
金钱: 800 RMB
注册时间:2009-03-09
最后登录:2012-04-21

 

    要向学长看齐,大家一起努力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Posted: 2010-04-26 14:54 | 1 楼
孙龙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80
威望: 80 点
金钱: 800 RMB
注册时间:2009-03-09
最后登录:2012-04-21

 

感觉差距很大,希望在“焦虑”中追赶各位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Posted: 2010-04-28 13:55 | 2 楼
孙龙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80
威望: 80 点
金钱: 800 RMB
注册时间:2009-03-09
最后登录:2012-04-21

 

Quote:
引用第16楼曾凡木于2010-06-08 22:03发表的  :
读书重在感悟和思考,对大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具体的知识倒是次要的,以后最好多一点自己的感想!

还不能随心所欲的在宏观和微观之间把握平衡,希望可以早点做到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Posted: 2010-06-23 09:41 | 3 楼
孙龙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80
威望: 80 点
金钱: 800 RMB
注册时间:2009-03-09
最后登录:2012-04-21

 

Quote:
引用第17楼冯小于2010-06-15 12:19发表的  :
开始上手,读书就很不错哦!继续坚持!

大家互相学习啊,相互鼓励!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Posted: 2010-06-23 09:44 | 4 楼
孙龙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80
威望: 80 点
金钱: 800 RMB
注册时间:2009-03-09
最后登录:2012-04-21

 

Quote:
引用第32楼李觉华于2010-10-11 22:10发表的  :
厉害。。学习。。

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Posted: 2010-10-11 23:47 | 5 楼
孙龙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80
威望: 80 点
金钱: 800 RMB
注册时间:2009-03-09
最后登录:2012-04-21

 

Quote:
引用第31楼王海娟于2010-10-11 16:51发表的  :
不管是量还是质都非常的不错,非常的佩服!尤其是同时横扫三大家,总结与联系,把握的非常的到位,其中滋味一定非常的好。

“横扫”有点霸气了,其实现在没有大致把握,感到还是挺难为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Posted: 2010-10-11 23:49 | 6 楼
孙龙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80
威望: 80 点
金钱: 800 RMB
注册时间:2009-03-09
最后登录:2012-04-21

 

Quote:
引用第30楼赵建平于2010-10-11 14:50发表的  :
高手!

平哥,不要谦虚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Posted: 2010-10-11 23:50 | 7 楼
孙龙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80
威望: 80 点
金钱: 800 RMB
注册时间:2009-03-09
最后登录:2012-04-21

 

Quote:
引用第29楼阳云云于2010-09-10 13:03发表的  :
读的很不错,感想也很不错,慢慢地读出自己的主体性。继续一起加油!

加油加油,霍霍,霍霍。。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Posted: 2010-10-11 23:51 | 8 楼
孙龙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80
威望: 80 点
金钱: 800 RMB
注册时间:2009-03-09
最后登录:2012-04-21

 

Quote:
引用第43楼杨婷于2010-10-14 09:31发表的  :
  状态很不错  刚开始系统的读经典困惑肯定是有的,不过有些收获是意想不到的,以后再读的过程中你会慢慢体会到。
关于韦伯到底想说什么,我也自己的一点看法。从思想上看,和许多社会学家一样他们致力于发展出自己的一套理论来解说这个社会。韦伯关注的是社会演变过程中“理性”的作用,抓住了理性对社会的助推作用,无论是新教伦理还是儒教与道教都因与;理性的不同瓜葛而对社会发展起到不同作用。总的来说,他系统论述的结论是“理性”的东西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马克思则得出不同的结论,认为资本主义带来了“异化”。当然除了发展自己的解释体系外,古典社会学家还发展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对于韦伯来说,方法论或分析原则与工具就是价值中立、理想型。所以在读韦伯的著作时,要把其思想和方法结合起来。这样更容易理解他的解释社会学。

对,我发现把方法论和其思想贯通起来,很利于理解内容。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Posted: 2010-10-14 23:55 | 9 楼
« 1 2» Pages: ( 1/2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027794(s) query 5, Time now is:03-28 20:00,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