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马卓辰的读书报告10.24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马卓辰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22-06-25
最后登录:2023-03-22

 马卓辰的读书报告10.24

这一个月来阅读了韦伯的书籍,分别是《学术与政治》、《支配社会学》、《支配的类型——经济与历史》、《非正当型支配——城市类型学》、《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感想】通过阅读韦伯的书籍,有一个最大的感触,韦伯是一个不止在社会学领域很出彩的人,在历史,政治领域也很有建树。
《学术与政治》大有种在德国危亡之秋写下来的告诫德国青年的处世之法。韦伯所处的时代,德国发生着巨大的变迁,经济快速崛起,但同时国内的政治流派和思想流派却充斥着对立,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文化悲观主义、浪漫主义等充斥着德国青年的精神世界,对于年轻人的精神危机,韦伯陆续发表这两篇演讲。
在韦伯的书里,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理知化,尤其是将世界之迷魅加以祛除的年代。但在这个时代里,世界的迷魅被消除,对于许多人来说精神是空虚的,信仰的神秘被破除,当时的科学又无法提供新的生命意义。在这种情形下,学术与政治该如何去做,韦伯认为一要拒绝虚妄的信心,二要拒绝极端的虚无主义与悲观主义。这也如他在书中提到的要保持思想的清明,不要对学术抱有过高的幻想,它并不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完美,相反,由于学术的发展,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渺小并且认识到自己只能知道了解文明进程中微小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韦伯认为个人要具有信念与责任,由其是作为一个政治家,需要对政治抱有高度的热情和判断力,并且坚定立场,真心诚意地做
出实事。
在学术作为志业中、韦伯认为教授不是领袖或生命导师,但可以对学生的生命提供帮助,帮学生建
立起认知的清明、正确看待自己与学术。在政治作为志业中,韦伯认为要让人抓住权力,有种身处于重大历史脉络中的感觉,能触碰到它,但同时,这种人要具有热情、判断力、责任感,并且要克服虚荣。韦伯在这两篇志业当中都明确指出了年轻人不管投入到哪一种建设中,都会陷入一个坚难的局势,困苦的环境,但正因如此,才要怀揣踏实的英雄主义投入到值得献身的伟大事业当中去。

支配
支配在韦伯这里可以认为是将自己的想法加于他人行动上的可能性,但这与权力并不相同,权力是将自己的意志直接贯彻到他人的行动中,不管他人是否愿意,而支配则是被支配者在基于正当性的基础上选择去顺从支配者所提出的看法。在支配社会学里韦伯将支配分为了很多种模式:官僚制支配、家父长制支配、家产制支配、封建身份制支配、卡里斯玛支配、政治支配与教权支配。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家父长制支配以及卡里斯玛支配,一个在我看来由于传统以及身份带来的支配,一个则是由于个人身上所具有的超凡品质所带来的支配,前者由于传统威信的积累,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后者则由于个人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以及时代的祛魅,会变得漂乎不定。在支配的类型里,韦伯将支配分为传统型支配、卡里斯玛支配、法制型支配。这些支配的实行,都是以背后的正当性作为
基础的,法治型支配的正当性是通过“法律规范的理性、受规则约束、管辖权”确立的。传统型支配的正当性是来自于“被支配者所认可的惯例、支配者的身份、支配者的权力”。卡理斯玛型支配的正当性来自于“支配者的个人特质、被支配者的承认”。但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卡理斯玛型”支配的再进一步解释:被支配者的承认是正当性的一个结果,但是在卡理斯玛组织走向理性化的过程时,被支配者的承认却变成了正当性的一个重要依据。承认与正当性在此时是双向作用的互动,互为依据。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卡里斯玛制会由于自身的不确定性转向于趋于稳定的传统型统治,然而传统型统治会由于内部城市,市场的出现,理性的发展,逐渐走向符合时代发展的法治型统治。
对于非正当型支配来说,在我看来,他是与传统型支配里的家父长制、君主制贵族支配相对立而言的,它们是传统身份给人的直接支配,而其对立面的则是在资本主义发度下,不再需要君主权力,家庭威望所建立起来的政治团体,他们的支配基于团体内部的契约与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资本主义为何会在西方建立而没有出现东方。

感触
看完韦伯的这几本书,有一些感触
1.韦伯通过学术作为志业、政治作为志业两篇演讲所传达的价值观,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还是有很大的益处。在我们所处这个时代,青年群体似乎只有在学校里才会显示出对学术激情与对未来的憧憬,一旦从学校象牙塔走出,迎接大部分人的则是生存的压力,买房购车成为人生目标,赚钱成为人生终级目的,衡量一个普通人的价值也更多偏向于他的经济地位是什么样的,经济快速增长带给个人价值观的冲击远大于前,普通人所拥有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都略显匮乏,我们似乎也成为韦伯笔下所描述的德国青年,对未来感到迷茫与困惑。前些天看到的一个的新闻,深圳某村一晚上拆出几个亿万富翁,文章讲一个亿是什么概念,作者在文章里说到结合当前利率,一个亿什么都不干放银行利息一天一万,就是你一睁眼发现今天的一万到了,却发现昨天的一万还没花完。文章下评论最高的都是要投胎以及描述自己要一天怎样花完一万,还有描述自己身边的这类朋友是什么样的人,以及获得钱后又变成什么样,看完突然有种魔幻与荒诞的感觉,一种要躺平的心态油然而生。
2.韦伯在学术作为志业中所讲述的老师对学生“生命”所起到的帮助,帮助学生获得一种好处:清明。让学生能够充足的认识自己,并且告诉学生“这样这样的实践立场,按照其意义,可以在内心上一致并因此在人格之一贯的方式下,从这样这样的终极世界观式的基本立场导出,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的终极意义提供一套交待。不外乎韦伯口中的老师描述的十分理想化,但从我过去的经历来看,这样的老师基本很少。不论是高中还是大学,老师的教学以及教学的目的,更多是来自量化的考量。对老师的量化考量,对学生的量化考量充斥着教学的始终,我们似乎都在追寻一个目的,却很少考虑过程的合理性,只关注学生达到的日的,不对学生的内心一致和人格一贯做过多考量。
3.支配无处不在,在当前的社会里,我们很难看到韦伯所细分的各种支配模型,即使是非常符合社会发展的法治型支配也不能在当前单独掏出来讲。社会的支配在今天是一种完全综合的形势出现在我们面前,基于契约、人格魅力、传统威信造就出来的支配的正当性基础,在今天我感觉似乎被整合于在一起,人们服从支配是基于理性、崇拜、传统于一体的。当代人的社会属性太复杂了,人们基于不同场合依据不同的正当性原则进行支配,有时候讲利益、有时候讲信仰,有时候讲亲情关系,人们随意切换不同的正当性基础来适应现实的支配。



这一个月来阅读的书目并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在马克思的书籍上,阅读书目为马克思的《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资本论》这几本书。
【感想】这个月看的是马克思的书,总体来说,除了《共产党宣言》,其它书都读起来很难理解,尤其是《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阅读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其涉及到了好多哲学思辨,目前阶段,有些无法理解。但是也对书中的一些理论映象深刻,比如马克思在书中提到的资本主义社公中的异化劳动,其异化劳动中包含的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其指由于工人手中没有生产资料,所以他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归他所有,他倾注心血劳动所创造的有价值的物品与他无关,并且他创造的越多,他自己的劳动力价值就越廉价。二是工人同自己的生产活动相异化,这指劳动本身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基础性空践活动,是个人生命活动的表现,然而身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变成了强制的东西,通过各种各样的规章规章,以及
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狂热追求,对工人劳动时间的压榨,这使得工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没有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机械化、流水线重复性劳动,忍受肉体精神的折磨。三是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人作为类存在物,可以自由自在的活动、劳动,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既失去 自由自觉的劳动,并且失去其赖以实现和证明其生命活动的对家世界,资本的剥削使劳动成为维持工人以及工人家庭的生存下去的手段,并且用这种方法使工人家庭得到延续,产生循环。四是人同人相异化,作为一个体的人,工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同自己的生产活动和自己的类本质都异化了,这就使人同他人,同他人劳动、同他人的劳动产品相和化,由此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人和人的阶级分化,进而产生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对抗和斗争。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指出了资本与劳动的不可调和性,私有财产、资本主义存在必然造成异化劳动,因而必然给人类社会未来带来灾难,只有握弃私有财产,将工人从私有财产统治中解放出来,才能避免这一矛盾。
《资本论》可以说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完成的一本巨著。在书里,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里最不公平在于资本家对劳动的剥削,劳动所得报酬仅仅可勉强糊口,维持生计、其所付出劳动所创造的报酬之外的价值被其生产资料所有者雇主获得。马克思通过两种商品流通方式 W一G一W,G一W一G指出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规律。前一种是为买而卖,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再转化为商品,后一种形式则是为卖而买,货币转化为商品、商品再转化为货币,商品的价值在简单流通中所采取的独立形式,即货币表现形式,它只是两个商品交换之间的中介,商品通过货币中介一旦交换,价值就退出这一流通过程,即使商品所有者下次还是通过此种方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这只是一种重复,因为下次参与流通的商品是一种新的商品,他仅仅可能只是与过去的商品形态保持一致,商品价值还是作为货币形式,只是交换过程中的中介,一旦交换结束,便退出市场流通,只具有使用价值了。而在后一种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他们二者仅仅是价值本身的不同存在形式,货币是价值表现的一般存在形式,商品是价值的种特殊表现形式,因为凡是商品都是倾入了人们劳动的产物,价值在后一种过程中只是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他在这一流通结本后,不会退出市场,会继续作为价值的存在形式进入下一场流通,在下一场流通中,作为价值的存在形式与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就行流通交换并再次变为价值的存在形式,在这种流通中,价值是永远存在的,通过两种形式一直保持在流通的过程中。那价值增值以及资本在流通中又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可以看出,在前一种流通形式中,价值之间之所以会出现交换,是因为他自身的使用价值,商品在通过货币中介进行交换后,又变为需要使用的商品,他是一种等价形式的交换,交换结束后其所得商品便被他使用,哪怕他用这一商品再去交换另外一商品,他的本质核心依旧是通过手中所有商品去获得对自己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这样的心里便无法是的商品的价值增加与积累。然而在后一种商品流通中,商品、货币都是价值在流通中的存在形式,为卖而卖,并且是为贵卖而买。用100磅去购买棉花,然而·却用110磅将棉花卖出,这10磅就是在流通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从G变成了G’。然而如果把所得的货币使用掉,那它就不是资本,他也只是用来满足使用者使用需求的。要想让流通中的货币成为有效的资本,货币的占有者必须成为资本家这个人,货币在他手里是同时作为出发点复归点的,这种在流通中的客观内容——价值增值是——是他个人的主观目的,同时是他的主观意愿。只有在越来越多地占有抽象财富成为他的活动的唯一动机时,他才作为资本家或作为人格化的、有意识的资本执行自己的职能。因此,对于资本家来说,对于他们这些货币占有者来说,商品是的使用价值绝对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的目的也绝对不是获得一次的利润,他们的目的是在无限的流通中获取无限的价值增值部分。这种极致的对于富裕的渴望,对价值的狂热追求,是资本家以及货币贮藏者所共有的。但是,货币贮藏者是发狂的资本家,他们竭尽全力的把货币从商品流通中解救出来,然后这就为资本家——理性的货币贮藏者提供了更多机会,把更多的货币投入到流通过程中去产生价值增值。
写到这里,我们似乎已经清楚了资本如何而来,商品价值增值是如何形成的,似乎就是因为资本家的为贵卖而买,表达为G- G’。但如果进一步的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这其中的矛盾,所谓的价值增值究竟是从何而来的,是真的完全是由于他的个人主观意愿吗?在商品流通中,我作为一个中间的人,我从A手里购买商品,并且把所得的商品又卖给B,我在流通中既是商品占有者,又是货币占有者。对A而言,我是买者,对B而言,我是卖者。A和B并不关心的我同他人的交易,他们只是让渡对于自己没有价值的商品。他们完全可以不通过我,将自己所需商品进行交换。但他们为什么要通过我来完成商品的交换。我觉得主要原因是A和B他们在自行交换时,他们都会认为自己所生产之物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会比对方创造更多自己的物品。,就如A是酿造葡萄酒的,B是种植谷物的,A认为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他大概会比种植谷物的B酿出更多的葡萄酒,对B来说也是一样。一个有许多葡萄酒而·没·有谷物的人,和一个有许多谷物而没有葡萄酒的人进行交易,在他们交换过程中,是用价值50的小麦和价值50的谷物相交换的,他们之间交换并存在交换价值的增多,因为他们每一次交换都是等价的,并不会由于我出现在商品流通中所改变,也不会由于我的买卖行为而改变,我本质只是商品流通的桥梁,是一形式商品转化为另一形式商品,那价值增值从何而来,在流通中所多出的10磅是从何而来的。有两种思路,一是加、降商品价格,另一是欺骗。前者是假定卖者可以加价10%来卖,这样在流通中的就可以多得剩余价值10,他成为卖者后,将所有商品出售出去,赚取而外的10%,但此时他又成为买者,他的卖者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将他刚所得10%赚到,这就使得流通中的商品普遍涨价,所增加的剩余价值在流通中又消失了,反过来,如果我们可以用低于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那我们就可以少付10的剩余价值,但同样的在流通中,他成为卖者时也失去了这10%,结局也是一样的,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如果是在后一种模式下,商品占有者A非常狡猾,他用骗术将自己手中价值40镑的葡萄酒换回B手中价值50镑的谷物,看似他赚到了10磅的价值。但总体而言,在流通场中,A手里的40磅价值和B手里的50磅价值,总共90磅的价值并没有改变,只是重新分配了AB手里所拥有的价值,将他们的分配形式做了区别与规划。整体的价值在这一流通并没有增加与减少。由此看来,以上两种解释似乎都无法解释在商品流通中的所出现的价值增值是如何而来的,也同时说明,剩余价值是不能从流通中产生的;因此,在剩余价值的形成上,必然有某种在流通中看不到的情况发生在流通的背后。剩余价值就出现在这种流通以外的地方,商品占有者只同他自己的商品有关,他的商品包含着他自己的一定社会劳动量,这个劳动量在一定程度上变表现为他的商品价值量,这一部分价值量则就表现为在流通过程中所额外多出的10磅,因为当他买下商品时,他就已经成为商品的占有者,一个商品在流通中如不欺骗,涨跌便只能进行等价交换,一个商品不能表现出为一个大于他自身的价值。故而商品占有者未来获得更多的价值,他只有给原有的价值增添新的价值,从而使商品价值扩大,就如他收购皮子,但他把皮子做成皮靴卖出,就会获得更大的价值。因此,价值增值,资本的形成,他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他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作为货币占有者的资本家,他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物品,按商品价值出售物品,但在结束时只要取出的价值大于投入的价值就可以。这种方式造就了剩余价值,但这种方法速度过于缓慢。因此,一种特殊商品,劳动力出现了。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他是一个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货币占有者在市场上寻找作为商品的劳动力的工人,这样的人和他之间只具有的商品交换本身的从属关系,并且只能把自己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出卖。货币占有者要把货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在商品市场上找到这样自由的工人。这种自由,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故而,当货币占有者找到这样的工人时,他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必须让工人投入更多的劳动。为了让自己投入与产出之间所赚的货币越多,他会不断压低支付给工人的薪水,只支付够他及他的家庭生活的薪酬,以致工人家庭不会绝种,并且用种各种方式变相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从而给商品赋予更多的剩余价值通过。在买入与卖出中不断追求最大价值,实现在流通过程中价值的快速增值,完成资本积累。
[ 此贴被马卓辰在2022-10-24 09:38重新编辑 ]
Posted: 2022-08-21 20:06 | [楼 主]
马卓辰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22-06-25
最后登录:2023-03-22

 

这一个月来阅读的书目并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在马克思的书籍上,阅读书目为马克思的《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资本论》这几本书。
【感想】这个月看的是马克思的书,总体来说,除了《共产党宣言》,其它书都读起来很难理解,尤其是《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阅读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其涉及到了好多哲学思辨,目前阶段,有些无法理解。但是也对书中的一些理论映象深刻,比如马克思在书中提到的资本主义社公中的异化劳动,其异化劳动中包含的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其指由于工人手中没有生产资料,所以他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归他所有,他倾注心血劳动所创造的有价值的物品与他无关,并且他创造的越多,他自己的劳动力价值就越廉价。二是工人同自己的生产活动相异化,这指劳动本身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基础性空践活动,是个人生命活动的表现,然而身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变成了强制的东西,通过各种各样的规章规章,以及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狂热追求,对工人劳动时间的压榨,这使得工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没有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机械化、流水线重复性劳动,忍受肉体精神的折磨。三是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人作为类存在物,可以自由自在的活动、劳动,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既失去 自由自觉的劳动,并且失去其赖以实现和证明其生命活动的对家世界,资本的剥削使劳动成为维持工人以及工人家庭的生存下去的手段,并且用这种方法使工人家庭得到延续,产生循环。四是人同人相异化,作为一个体的人,工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同自己的生产活动和自己的类本质都异化了,这就使人同他人,同他人劳动、同他人的劳动产品相和化,由此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人和人的阶级分化,进而产生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对抗和斗争。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指出了资本与劳动的不可调和性,私有财产、资本主义存在必然造成异化劳动,因而必然给人类社会未来带来灾难,只有握弃私有财产,将工人从私有财产统治中解放出来,才能避免这一矛盾。
《资本论》可以说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完成的一本巨著。在书里,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里最不公平在于资本家对劳动的剥削,劳动所得报酬仅仅可勉强糊口,维持生计、其所付出劳动所创造的报酬之外的价值被其生产资料所有者雇主获得。马克思通过两种商品流通方式 W一G一W,G一W一G指出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规律。前一种是为买而卖,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再转化为商品,后一种形式则是为卖而买,货币转化为商品、商品再转化为货币,商品的价值在简单流通中所采取的独立形式,即货币表现形式,它只是两个商品交换之间的中介,商品通过货币中介一旦交换,价值就退出这一流通过程,即使商品所有者下次还是通过此种方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这只是一种重复,因为下次参与流通的商品是一种新的商品,他仅仅可能只是与过去的商品形态保持一致,商品价值还是作为货币形式,只是交换过程中的中介,一旦交换结束,便退出市场流通,只具有使用价值了。而在后一种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他们二者仅仅是价值本身的不同存在形式,货币是价值表现的一般存在形式,商品是价值的种特殊表现形式,因为凡是商品都是倾入了人们劳动的产物,价值在后一种过程中只是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他在这一流通结本后,不会退出市场,会继续作为价值的存在形式进入下一场流通,在下一场流通中,作为价值的存在形式与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就行流通交换并再次变为价值的存在形式,在这种流通中,价值是永远存在的,通过两种形式一直保持在流通的过程中。那价值增值以及资本在流通中又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可以看出,在前一种流通形式中,价值之间之所以会出现交换,是因为他自身的使用价值,商品在通过货币中介进行交换后,又变为需要使用的商品,他是一种等价形式的交换,交换结束后其所得商品便被他使用,哪怕他用这一商品再去交换另外一商品,他的本质核心依旧是通过手中所有商品去获得对自己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这样的心里便无法是的商品的价值增加与积累。然而在后一种商品流通中,商品、货币都是价值在流通中的存在形式,为卖而卖,并且是为贵卖而买。用100磅去购买棉花,然而·却用110磅将棉花卖出,这10磅就是在流通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从G变成了G’。然而如果把所得的货币使用掉,那它就不是资本,他也只是用来满足使用者使用需求的。要想让流通中的货币成为有效的资本,货币的占有者必须成为资本家这个人,货币在他手里是同时作为出发点复归点的,这种在流通中的客观内容——价值增值是——是他个人的主观目的,同时是他的主观意愿。只有在越来越多地占有抽象财富成为他的活动的唯一动机时,他才作为资本家或作为人格化的、有意识的资本执行自己的职能。因此,对于资本家来说,对于他们这些货币占有者来说,商品是的使用价值绝对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的目的也绝对不是获得一次的利润,他们的目的是在无限的流通中获取无限的价值增值部分。这种极致的对于富裕的渴望,对价值的狂热追求,是资本家以及货币贮藏者所共有的。但是,货币贮藏者是发狂的资本家,他们竭尽全力的把货币从商品流通中解救出来,然后这就为资本家——理性的货币贮藏者提供了更多机会,把更多的货币投入到流通过程中去产生价值增值。
写到这里,我们似乎已经清楚了资本如何而来,商品价值增值是如何形成的,似乎就是因为资本家的为贵卖而买,表达为G- G’。但如果进一步的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这其中的矛盾,所谓的价值增值究竟是从何而来的,是真的完全是由于他的个人主观意愿吗?在商品流通中,我作为一个中间的人,我从A手里购买商品,并且把所得的商品又卖给B,我在流通中既是商品占有者,又是货币占有者。对A而言,我是买者,对B而言,我是卖者。A和B并不关心的我同他人的交易,他们只是让渡对于自己没有价值的商品。他们完全可以不通过我,将自己所需商品进行交换。但他们为什么要通过我来完成商品的交换。我觉得主要原因是A和B他们在自行交换时,他们都会认为自己所生产之物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会比对方创造更多自己的物品。,就如A是酿造葡萄酒的,B是种植谷物的,A认为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他大概会比种植谷物的B酿出更多的葡萄酒,对B来说也是一样。一个有许多葡萄酒而·没·有谷物的人,和一个有许多谷物而没有葡萄酒的人进行交易,在他们交换过程中,是用价值50的小麦和价值50的谷物相交换的,他们之间交换并存在交换价值的增多,因为他们每一次交换都是等价的,并不会由于我出现在商品流通中所改变,也不会由于我的买卖行为而改变,我本质只是商品流通的桥梁,是一形式商品转化为另一形式商品,那价值增值从何而来,在流通中所多出的10磅是从何而来的。有两种思路,一是加、降商品价格,另一是欺骗。前者是假定卖者可以加价10%来卖,这样在流通中的就可以多得剩余价值10,他成为卖者后,将所有商品出售出去,赚取而外的10%,但此时他又成为买者,他的卖者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将他刚所得10%赚到,这就使得流通中的商品普遍涨价,所增加的剩余价值在流通中又消失了,反过来,如果我们可以用低于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那我们就可以少付10的剩余价值,但同样的在流通中,他成为卖者时也失去了这10%,结局也是一样的,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如果是在后一种模式下,商品占有者A非常狡猾,他用骗术将自己手中价值40镑的葡萄酒换回B手中价值50镑的谷物,看似他赚到了10磅的价值。但总体而言,在流通场中,A手里的40磅价值和B手里的50磅价值,总共90磅的价值并没有改变,只是重新分配了AB手里所拥有的价值,将他们的分配形式做了区别与规划。整体的价值在这一流通并没有增加与减少。由此看来,以上两种解释似乎都无法解释在商品流通中的所出现的价值增值是如何而来的,也同时说明,剩余价值是不能从流通中产生的;因此,在剩余价值的形成上,必然有某种在流通中看不到的情况发生在流通的背后。剩余价值就出现在这种流通以外的地方,商品占有者只同他自己的商品有关,他的商品包含着他自己的一定社会劳动量,这个劳动量在一定程度上变表现为他的商品价值量,这一部分价值量则就表现为在流通过程中所额外多出的10磅,因为当他买下商品时,他就已经成为商品的占有者,一个商品在流通中如不欺骗,涨跌便只能进行等价交换,一个商品不能表现出为一个大于他自身的价值。故而商品占有者未来获得更多的价值,他只有给原有的价值增添新的价值,从而使商品价值扩大,就如他收购皮子,但他把皮子做成皮靴卖出,就会获得更大的价值。因此,价值增值,资本的形成,他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他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作为货币占有者的资本家,他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物品,按商品价值出售物品,但在结束时只要取出的价值大于投入的价值就可以。这种方式造就了剩余价值,但这种方法速度过于缓慢。因此,一种特殊商品,劳动力出现了。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他是一个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货币占有者在市场上寻找作为商品的劳动力的工人,这样的人和他之间只具有的商品交换本身的从属关系,并且只能把自己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出卖。货币占有者要把货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在商品市场上找到这样自由的工人。这种自由,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故而,当货币占有者找到这样的工人时,他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必须让工人投入更多的劳动。为了让自己投入与产出之间所赚的货币越多,他会不断压低支付给工人的薪水,只支付够他及他的家庭生活的薪酬,以致工人家庭不会绝种,并且用种各种方式变相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从而给商品赋予更多的剩余价值通过。在买入与卖出中不断追求最大价值,实现在流通过程中价值的快速增值,完成资本积累。
Posted: 2022-10-24 11:01 | 1 楼
马卓辰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22-06-25
最后登录:2023-03-22

 Re:马卓辰的读书报告11.27

这一个月来读书的内容跨度稍微有些大,阅读为齐美尔的《货币哲学》、戈夫曼的《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米尔斯的《权力精英》。
【感想】这个月主要看的是齐美尔的《货币哲学》,阅读完了这本书的三卷,总体来说在阅读过程中,感觉本书内容读起来还是有些拗口,并且如它的书名一般,哲学色彩让我感觉十分浓厚。本书总共分为三卷,前言、分析卷、综合卷。在前言部分,作者试图表明可以通过某种特殊的社会学视角对社会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全新的阐释,并且齐美尔选择货币作为其研究的对象,是由于货币在后现代社会基本已经无处不在,全范围的渗透进了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分析卷则主要从价值与货币、货币的物质性价值、目的序列中的货币来主要分析的。在阅读这一卷中,我对齐美尔在文中所描述的货币的社会作用比较感兴趣。
在这卷的开始,齐美尔先对价值与货币之间的关系做了讨论,齐美尔从社会生活入手刨析了货币的本质,在他的思想里,人作为在客体世界生活的个人,个人很大程度是生活在价值世界里的。及人的意识内涵是由价值感觉和价值判断两个方面组成的,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与判断是从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以及事物对于我们是否具有价值出发的。价值它并不仅是客体的性质,它依旧保留在人的主体判断内部,并且随着客观物质世界的快速发展,客观文化的快速飞跃,价值存在于主客体的分离当中,并且价值处在事物和我们的相对距离之中。比如黄金十分有价值,但这些有价值的黄金我们发现它在太空之中,它与我们的距离实在太遥远了,即使这些黄金对于我们有十分高的价值,但由于我们没法获得的到,所以它就之于我们没价值;再比如我们随处可见的阳光、空气,它无时不刻处在我们的身边,它和我们的相对距离非常近,导致它对于我们也是没有价值的。齐美尔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大部分都可以用交换方式去理解,并且它认为这种交换方式就是通过货币实现的,齐美尔也和马克思认识的一样,认为价值是可以用货币表现出来的。
但是,当货币作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出现时,货币在社会交换中便具有了很强的社会作用。首先,货币的出现,它不但创造了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同时又提供了方法去克服它的限制。如前文所说,价值是存在于主客体的分离之中,主客体之所以会产生分离,在于我们所创造之物与我们产生了分离,这种分离是通过货币展现出来的,我们所创造出的物品由于其拥有了自身的价值,这种价值通过货币展现,货币的数量形式表现了它所具有的价值。所以,个人对于货币量的拥有便使得我们与物之间的距离出现波动。一方面,货币价值附着于物体之上,它将物体与人的距离拉大,以至于人如果没有货币,就无法获得物体;另一方面,如果个人拥有着足够多的的货币,他就可以购买到任意现实物品,从而可以克服人类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其次随着货币的出现,它作为人们日常生活进行交换的中介不断深入渗透入我们的生活。一方面,货币成为一切价值的公母,他将所有的不可计算的量和特性都转换为可计算的量。由于价值通过货币的数量形式得以呈现在人们眼前,故而他可以将一切有价值的物品进行量化的显示,不论该事物本身是否具有量的特性。另一方面,货币在交换领域的深入发展,它将所有经验形式都做了最大程度的简化,使得质的差别不复存在。于上文所说,一切有价值的物品都可以通过货币来表现出量的特征,这就使得事物之间丧失了质的特性,区别事物只在于事物所表现出来的量的方面多少,就是货币多少,这种变相消除了事物质的差别一定程度上直接实现了社会价值的平等。再者,货币它本身还是一个纯粹的工具,通过它,个人可以把自己的活动同拥有集中起来以去获取它平时不能直接获取的目标。在这里就出现了两方面的内容,货币的出现,它对人和商品都提供了选择的机会,人可以通过手中所拥有的货币去能动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如上面所谈的一样可以集中自己的活动与拥有去实现一些平时的目标,这大大提高了人的自主性,让人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同时,它也为商品提供了选择的权利,商品由于自身拥有着货币的量的属性,这在无形中就选择了拥有它的人,这使得商品形式更加的丰富多彩。但是,货币这种为人和商品提供选择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它从人类目的的手段演变为人类行动的绝对目的,我们在交换中,不是用货币去获得物品,而是单纯的只是要通过它去获取更多的货币,这就使得货币在交换过程中控制了我们的实践意识以至于牵制了我们全部的注意力,货币在流通中不仅成为一种绝对的手段,也在心理层面成为我们心理的绝对目的。最后,由于货币的出现,现代社会交易频繁,市场经济便得以巩固下来,一个日益物化的世界就此诞生。在物化的世界里,强调绝对的理性,货币通过两个方面来增强这个世界的理性,其一,货币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事物量的计算超过了对事物质的认识,这就造就了人们的计算型人格,在物化世界里,人们对于每一件事都精打细算、认真揣摩,左右思索以谋求适合自己的最大利益途径;其二,货币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由于人们在货币交换中的计算型人格,这就要求人们要精于细算,这就使得人们大概只能看到事物在量上的差别,从而逐渐的消除了质的差别,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价值的平等,从而造就了人人平等的理念,一定程度上和韦伯所论述的法理制的统治基础,人人平等有着一些联系。故而,货币所造成的这种平等一定程度为传统礼俗社会转向法理社会铺平了前进道路。
虽然在上文中,我们看到了货币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人平等、并且造就了现代市场经济以及推动力法理制社会的建立,推动了社会各个方面的现代化转变,但是,也有货币的发展,它也有着许多消极方面的影响。首先,货币的出现,导致了个人的没落,作为生活在物化世界里的个人,我们是身处于以金钱为价值尺度的文化里的,所有事物都是以其货币价值为出发的,这就使得事物只具备了经济价值,其它价值对它来说基本没有意义,尤其是事物所具备的情感价值,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这种事物金钱化的发展,使得个人对事物丧失了追求,导致了事物对于人而言丧失了终极意义。其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非人格化,在现代社会中,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交往的不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占据特定位置的抽象角色。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我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原子化,我们在现代社会里并不能单独依靠自身去完成一项事件,我们越来越依赖他人,通过他人,我们才能完成我们自己想要做成的事情。另一方面,我们在通过他人完成某项事件时,对他人了解的很少,即是对他人产生了解,但也只局限于在这一事件过程中,该事件结束后,我们和他人又重回陌生关系。所以,我们在协作时,对占据该位置的人知道的很少,他之于我们而言人格特征是逐渐消失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替换他,换而言之,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他”,而是处在这个位置上的“他”,之于这个他到底是谁,这不重要,只要他能发挥出这个位置的作用,当好这个位置角色就行。再者,人与人的内在维度不在必要,在金钱化社会中,人与人的情感维系被金钱关系这种抽象关系所替代,我们与他人在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时,他人所具有的货币、金钱成为了我们着重考虑的一个环节。最后,人处在现代社会中,看似可以通过货币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事物,看似获得了自由。并且人们拥有了货币,就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圈层,把自己从过去的圈子解救出来,但实质则是现代社会又成为囚禁人的牢笼,虽然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货币去选择自己想要加入的圈子,但在另一方面,个人由于使用货币脱离了原始的圈子,这就使得个人变得孤立无援,独自一人面对物化社会的冲击,并且换一种思路,个人是否真正可以自己选择圈子,在表面看来,人是可以选择的,但实质来讲,是圈子选择了个人,人作为社会化动物,不可能一直处在一个独立的状态,圈子所具有的特质吸引了我们加入他,即便我们不加入这个,我们总会加入那个,圈子把我们吸引加入后,便不在管我们,它只是把我们当作某种工具来实现圈子的目标。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个人的自发行为和情感都是毫无意义的。我们虽然解除了过去小团体对我们的控制,但同时在物化社会中,又遭遇了我们所创造的客观文化的奴役。 
Posted: 2022-11-27 17:38 | 2 楼
马卓辰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22-06-25
最后登录:2023-03-22

 Re:马卓辰的读书报告1.10

这个月阅读主要还是以齐美尔为主,阅读了他的《金钱、性别、现代性生活风格》、《现代性的诊断》、《时尚的哲学》,辅之还看到了科赛的《社会冲突的功能》,之所以想到阅读科赛的这本书,在于在阅读齐美尔的过程中,似有似无的感受到一种社会之间的冲突感。故而想起来这本关于社会冲突的书籍,也想从中抓住那种社会的冲突感。
阅读齐美尔的《金钱、性别、现代性生活风格》,书中所提到的社会学假设,一个悲观的玫瑰花理论,读起来让我就有很强的冲突感。在齐美尔的玫瑰花中,人们在最开始之初,惊人的不平等,虽然每个人都有一片土地,但是总有人因为有其他相应的外在条件,他们就是有别人没有的玫瑰花。当有一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有些人他们发现,外在条件所造成的差异是不应该如此的,每个人都应该有拥有玫瑰的权利,他们纷纷站出来,成为一个革命政党,而玫瑰花的拥有者也立马成立为一个保守政党,保护自己对玫瑰花的占有。在长久地争斗中,革命不可避免,各退一步的平等主义将不可避免的获胜。重新分配土地的方案使得每个人都有种植玫瑰的外在条件,但这就意味着社会会永久的平等下去吗?不,不论怎样的划分,自然的外在条件总会出现差错,总会有人分得土地阳光更好,总有人更懂得照顾玫瑰,因此差异是永远都存在。然而当这种差异再次被放大地时候,新一轮地革命就会再次到来,人们会再一次地重复上述地这一流程,但结果是没有发生变化的,掉入历史的车轮中,重新分配——再次不均——爆发革命——重新分配,成为一个历史的闭环。显而易见,这种平等是一种不切实际的,人们在获得种植玫瑰的权力后,一旦大家都种植上玫瑰,对于玫瑰质的差异就会消散,取之于是量的层面的比较,有比较就出现前面所讲的不均,因为总有人的自然外在属性会更好,这就又会导致新一轮的革命再次出现。从以上的关于种植玫瑰的小假设,就很容易想到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冲突,种植玫瑰就像是资产阶级,他们有着一种先天而来的特权,而当人民群众意识到这一事实时,革命推翻他后,做出一种平等性的分配,以求大同,但这种大同似乎也存在着相应的隐患。这种类似于意识形态的冲突还是和齐美尔与科赛所讲的意识形态冲突距离较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着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冲突所带的群体整合功能,当自然外在条件所导致的冲突出现时,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就会出现相应的党派团体,他们的成立都有自己的目标,为了这一明确目标,他们集合在一起相互对抗。
在齐美尔这里,货币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他不同于马克思以经济学视角去看它,齐美尔是用文化的视角去看待他的。就如我上次论坛关于齐美尔的《货币哲学》所说,货币它在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平等,但是它又在一定程度上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使得社会更加不平等。这看来似乎是充满矛盾的,在齐美尔眼中的货币,他是有着非常巨大的功能的。主客文化的分离,客观而独立的现代性的发展,几乎摧毁了人们共同体的生活模式,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与所创之物越来越远,货币的出现弥补了这种客观上的距离,并且赋予所谓的客观之物权力,即人们可以通过手中货币去克服与物的这一客观距离,并且在选择客观之物的过程中,人和客观之物在货币的作用下,都具有了双向选择的能力。人们依靠手中的货币量去弥补自己与客观之物的距离,客观之物依靠自身所具有的价值——货币数量来选择自己的主人。在这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中,货币所带来的自由与不自由同时刻的存在着。并且随着货币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建立,货币所呈现的矛盾更加的突出。随着现代社会的深入发展,货币的大量使用,所有客观之物都有着自身所具有的价值,这种价值通过货币呈现出来,就会出现一个奇特的场景,所有物都是可以用货币去痕量得到的。客观之物之间的唯一区别就是他们自身货币量的不同,这就是使得客观之物之间质的区别消散,留下来的只有量的特征,既然所有物品都可以用货币得到,那他们本质就没有区别,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但反而观之,当所有客观之物都是量的产物时,人们对于货币量的追求就会表现出疯狂的态度,想要获得客观之物就得拥有货币,货币从一种获取客观之物的手段演变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最终目的。运用绝对数量去置换事物本身的价值,这在齐美尔看来是不平等的所在之处。货币是客观的、无特性的,它对于任何用途、任何去处都不加选择和限制,它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不会对现实客体的性质产生任何特定的促进和阻碍作用。任何人都可以用金钱做任何事。这种看似公正不偏,最具平等的东西确是造就不平等的温床。但是这种货币量的置换会使得个人不断强化利己的本能,并且通过这首目的与手段的交换不断强化它,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平等,会使得社会出现差异,从而积攒矛盾,引发冲突。这种由货币带来的平等与不平等也是同时发生的,看起来也是十分的矛盾。但在这里,我们基于货币的视角,能观察到我们当前社会中所经历的各种冲突,并且在当前追求利益与货币的环境下,可以发觉我们遇到的大部分社会矛盾如土地的征收、劳资冲突等都是由于利益所导致的,之所以会出现冲突是由于利益与货币的量的缺少所造成的,之所以冲突会被解决也是由于利益与货币在量上的满足所达成的。这种由货币所带来冲突与冲突的解决,让我想到了科赛在冲突中所讲的安全阀机制,通过设置一个安全阀制度,让社会中存在的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有着一个合理的宣泄口,让这种存在于社会中的不满情绪得以发泄,进而使得冲突的强度与烈度变低,造成的社会危害就会降低。在这一安全阀制度中,我觉得货币就可以扮演很好的角色,当社会关系紧张时,可以通过合理的社会福利消解这种紧张感,并且可以通过货币去完成一些相对应的社会福利设施,进一步缓解民众的的紧张情绪,从而减少弱化现实中的冲突。但这种方式也只是暂缓之计,只能规避一定时期的一些特定冲突。
齐美尔除了对货币有着与其他社会学家不同的看法,对于时尚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时尚作为一种既定的模仿,它满足了社会调适的需要;它为每一个人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它提供了一种把个人行为变成样板的可能,并且同时它又满足了人们对于差异、个性的追求。他在实现这种差异个性化的追求时,是凭借一种很灵活的变动,这种变动总是将昨天、今天、明天区别开来。同时,时尚还是具有等级性的,社会的较高阶层总是通过时尚将自己与较为底层的人区别开来,而当较底层的人开始模仿较高层的时尚时,较高层就会抛弃这种时尚,转而重新去制造寻找一种时尚,用新的时时尚将他们与底层区别开来。由此看来,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较高阶级总是通过区别于别人,用一种时尚风格引领划分社会阶层。一但当较低社会阶层发现挪用他们的时尚风格时,跨越过他们划定的具有阶级象征的意义的红线时,寻找新的区别的这种模式将会周而复始。同时,时尚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所展示给大家的并不一定是前卫的、审美的。即如果主流圈层有时会以不入时的举止作为时尚,这是一种特别的心理。在这种模式下,追求个人的引人注目时可以通过对社会时尚模仿的颠倒达到的,就如无神论者像宗教狂热者那样疯狂,有自己明确的教义,并在任何事上都明确的去执行。在此时,他成为了不是宗教的宗教,同样这种反时尚也就可以成为一种不是时尚的时尚被人们所追求,进而达到区别的目的。所以,不去赶时髦也可以说成是一种时髦,人们可以接受与事物本身相反的东西来更显得自己与众不同。
Posted: 2023-01-10 13:17 | 3 楼
马卓辰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22-06-25
最后登录:2023-03-22

 Re:马卓辰的读书报告3.22

这一个月阅读的书籍主要以吉登斯的著作为主,基本进入了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学习。阅读下来,有难有简。但在阅读之余,还是觉得略过过渡时期作家的书籍直接阅读后面理论家的作品,在知识的衔接上不是那么流畅,所以决定本月还是回过头来看看过渡时期社会学家的理论著作。
本次论坛内容主要围绕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这本书来展开。现代性作为书中提出的重要概念,其意义是相当广泛的。现代性首先产生于17世纪的欧洲,随后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并且产生了一种与前社会不同寻常的生活方式。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这本书里分析了现代性的三大动力机制,即时空分离、社会制度的脱域机制、制度化反身性,其中的脱域机制又分为了象征性标识和专家体系两种类型。现代性的出现使整个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期,也可以说是使得现代社会处在空前绝后的风险时代,因为其使得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不同于传统社会。
时间和空间二者本来是一体的,是人们为了组织社会活动和生产方式而形成的。在过去的传统社会,人们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人们对于自然界时空的认识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即对于时空的认识处在一个较为原始的地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自然保持高度的和谐统一,这使得整体的社会变迁速度十分缓慢,大部分人可能穷其一生都在一个地方生产劳作,变迁速度的缓慢使得整个社会由头有序,有着很强的层次性。在传统社会的时空观念里,所有事件的发生出现都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与之对应,就如我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一样,到哪个节气、土地会相映处于一个什么状态,只有这些都相互符合的时候,人们才会开始相应的种植工作。而到了现代社会,机械钟表的发明与使用,使得传统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被打破,这使得过往时间对人的限制被打破了,人们可以自由的安排自己的时间。人们可以选择在不同的时间段里进入到不同的社会场域之中,从而使得时间和空间分开了,每一件事情的出现不在是划分在具体的时间位置地点才能出现,而是在任何时间段地点里都有可能发生出现。随着时代与技术的快速发展,钟表的全球普及,以及国际出现的统一计时法则,当代的时间与空间二者的分离是更加具体的与现实的。如吉登斯在书中所讲:现代社会组织意味着,在物理层面上彼此分开的许多人类行动可被精确地协调,这些行动何时发生与在何处发生直接相连,并非如前现代时期那样必须经过具体位置的中介方能产生联系。正如吉登斯所讲,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人的生产生活基本已经脱离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这虽然使得社会变迁速度加快,使得社会整体更加活跃,但这种时间与空间的分离也为现代社会埋下了风险的种子。
吉登斯在书中所讲的脱域指的是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脱离”出来。这和上文所讲的时空相分离是密切相关的。社会之间的关系从彼此面对面的制度中抽离出来形成了脱域制度。其表现为两种,象征标识和专家体系。社会制度的脱域机制中“象征意识”指交换媒介,具备标准价值,因而在多元化场景中其指代意义是可以相互进行替换的。而专家体系则是“通过对技术性知识的利用将时间和空间连接起来,而这些技术性知识的有效性独立于利用它们的具体从业者和当事人。作者在书中举了货币这一例子,尽管在过去的生活世界中也出现过货币,但过去生活世界的货币形式是过于单一的,只有在现代社会中,货币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整体的经济行动才变得越来越抽象以及复杂化。现代货币的出现与发展成为了时空延展的工具,并且不止是货币,现代社会造就的大部分工具产物都成为了我们在现实生活过程中的时空延展工具。而像货币这类工具产物之所以都促进了时空延展的产生,其原因在于上述所说的两种脱域机制类型,其一是象征标识、其二是专家系统。首先是象征标识如前文所讲的交换媒介:货币。现代货币具有前所未有的脱域能力,它可以把交易者从具体的时空情景中抽离出来,可以随时随地地去进行交易合作。其次就是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由技术成就和专业队伍所组成的一个体系,专家作为一个实体的词,代表了他们,专家系统之所以是脱域的,在于它给我们未来提供了保障。由专家自身所具有的专业能力作为依托所提出的意见,这给了我们对于该事务工具权威的认知,进而使得我们对该事务工具未来的发展变化有了了解,进而愿意去使用参与。从专家系统这一为未来提供保障的能力来看,它也是一种脱域机制。上述这两种机制相辅相成,但它们同时都存在一个前提,那就是信任。人们之所以相信某物的象征作用,就如货币一样,人们之所用它去购买物品亦用物品去获取它,在于人们相信有朝一日自己和他人可以使用货币区获得自己想要的物品,它是可以完全去自由买卖交换。而专家所对于未来的预测或者说是对于未来的保障,我们之所以会听,而没有质疑,这也来自于信任。我们相信“专家”所具有的知识以及能力,这使得我们也相信了他们对于未来的保障。但这些支撑脱域机制的信任在当前我们的社会中却有种岌岌可危的感觉,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好像就是一个不那么信任的环境,我们对于货币的信任基本可以说是对于自身切身利益的关注,对于货币的他人持有者我们是不信任的,我们都在一个信任危机的时代。
制度的反身性也是吉登斯现代性动力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反身性是一种敏感性,是“社会生活的大多数面向其与自然的物质关系对收到新信息或知识影响而产生的长时性修正之敏感性。吉登斯的反身性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个人化的一个行为。并且他的反思性是建立在三种人格模式的基础之上的,分别为无意识、实践意识、话语意识。其代表的含义也很明显,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个人最先开始是处于一个无意识的状态中的,这是我们基本的意识存在,维持我们的基本正常生活,随着实践的过程展开,我们开始有了对于行动事务的思考,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用意识去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实践过程的反思来不断调整我们的实践过程,以使其达到完美的地步。而话语意识则是指我们在完场某项实践后,我们的个人主体有能力并且可以合乎逻辑对于我们采取的行动给出合理化的理由。反性作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一项重要机制,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我们通过反身性,可以为我们提前去规避一些风险,通过对实践过程的全过程监控,我们可以有效的操纵改变一些外部条件使得我们行动更符合我们个人的利益。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越是想通过反身性来达到我们的目标,尤其是我们目前在鼎盛的信息化时代,我们能够干预的外部条件十分多,当人们都不约而同的进行各种各样的选择,又反身性带来的选择效应会逐渐影响我们全体,看似规避当下风险的我们实则为自己未来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世界自然的属性越来越少,人工的属性越来越多,我们会在激烈的社会变化中逐渐走向个体化。
这几种现代的动力特征深深透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由于时间与空间的分离,社会的脱域,制度的反身性等现代性的渗入,个人生活是充满不确定与极具风险的,焦虑成为我们现代生活的基本特点。由于我们一方面借助工具脱离了原有的时空限制,另一方面脱离时空限制使得我们脱离面对面的对话系统,使得社会层面的信任崩塌;一方面我们通过时间过程的反身去监控改善实践过程,另一方面由于我们过度的反身监控去改变大量自然条件,使得到最后我们被迫去改变自身;一方面心里觉得自己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可以操纵一切,改变一切,另一方面觉得顺其自然也是可以的。这种前后矛盾的心理想法是我们现代人焦虑的关键所在。而在此状态下我们应该如何完成自我的认同,在吉登斯这里,首先个人认识到既然风险无法避免,会选择去忽略某些风险或者去靠近某些风险,进而积累经验以去适应相应的风险,其次是个人建立对于世界的某种基本信任,依靠这种基本信任在现代社会中生活。而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应对这种不确定所带来的焦虑,我觉得首先需要我们明确看到,现代社会中充满了选择,我们需要积极的去面对,而不是去逃避,其次我们需要认真的做出我们的选择并且合理的利用我们的反身性,我们的选择不仅关乎个人,也会关乎到世界,再者我们需要重建我们的信任机制,使得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很好利用相应的资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的未来提供一定保障。                                                                                                                                     
Posted: 2023-03-22 15:45 | 4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022729(s) query 4, Time now is:03-29 06:30,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

鄂ICP备05028355号-1